1979年中越戰爭,越南輸得不服氣:我們6大主力,只出動了1個

兵說視界 2024-03-13 11:22:42

#對越反擊戰#

作者:相忘于江湖

聲明:兵說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搬運必究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輸得並不心服口服。

在他們眼裏,自己的6大主力師只動用了1個316A師,就給我軍制造了相當大的麻煩。如果保衛河內的兩個老大哥部隊308師、312師調到一線,我軍的進攻未必能啃得動越軍3個主力師,最起碼不會像1979年2月那麽一帆風順。

越南人認爲,如果他們再把占領柬埔寨的325師、304師和320師都及時召回,6大主力一起出動,我軍即便有9個軍的22.5萬大軍,也不一定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就拿下諒山、老街。

越軍對自己6大主力師的謎之自信,到底有沒有道理?

【1965年5月,鄧公在北京西郊機場爲胡志明送行】

越軍所謂的6大主力師,其綜合戰鬥力究竟如何?

1979年,在越軍120萬軍隊中,成建制的約有58個師,其中60%具備相當的實戰經驗,畢竟越軍經曆了抗法、抗美,幾乎就沒停過。從這一點上來看,越軍參加實戰的經驗,比我軍占有一定的優勢。

我軍發起反擊作戰時,越軍引以爲豪的6大主力師,的確只有1個師參加了與我軍的戰鬥,也就是在第二軍區一線的316A師。316A師被公認是“越軍第三主力師”,僅次于“禦林軍”308師和312師,其戰鬥力不可小觑。

被譽爲“英雄師”的316A師,不但由清一色的老兵組成,還裝備了大量蘇式武器,具備很強的機動能力,而且是越軍連、排級軍官的訓練“大本營”,是基層軍官的“教導師”。

需要說明的是,316A師實際上也是師從我軍的。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316A師狂言“以一敵三,可滅掉中國軍隊任何一個師”。不過,他們從萊州省封土縣馳援經濟重鎮柑塘的途中,先是被我13軍39師在代乃阻擊戰中消滅近千人,隨後又被149師乘勝追擊,殲滅了3000余人。

經此兩戰,316A師再也無心戀戰,只好灰溜溜地退出戰場。

【越軍資料照】

越軍316A師碰了一個頭破血流,對其他部隊震懾極大。

眼看“三弟”被我軍暴打,衛戍部隊“老大”308師也失去了和我軍決一死戰的勇氣,直接放棄了和我軍過招。應該說,308師作爲越軍主力中的主力,資格最老、戰鬥力最強的第一王牌,空有蘇式坦克、美式重炮而未敢“亮劍”。

或許308師知難而退並非本意,而是越軍最高層的黎筍集團處于“丟車保帥”的戰略考慮,不得不犧牲磷礦石最大産地柑塘,死活也要讓308師、312師合力拱衛河內的安全。

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軍大將武元甲就成了316師馳援不力、柑塘失守得“替罪羔羊”,被後輩、能力差的文進勇取代。實際上,即便是308師和312師一起出動,面對“師傅”13軍39師和149師,除了送人頭也不會增加任何勝算。

【黎筍的心腹悍將文進勇】

事實上,在和我13軍39師、149師對決中損兵過半的316A師,如果不是腳底下抹油跑得快了點,早就成了我13軍的槍下之鬼。308師和312師一起上,也必然是火上澆油起不到任何救火隊長的作用,這一點越軍也是心知肚明的。

【1979年對越反擊戰,我軍戰士在陣地上】

如果312師和其余3大主力師到東線,許世友吃得下嗎?

6大主力中的312師、325師、304師和320師,整體戰鬥力肯定比駐守第一軍區的3師(諒山)、346師(高平)、338師(亭立)和325B師(先安)強得多。

但是,這4個主力師和我東線幾個王牌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相比,還是差很多。越軍的這幾個師,基本都成立于上個世紀50年代初,武器裝備也是以蘇軍援助爲主。

除了第一軍區4個二流步兵師,越軍實際參戰部隊還有第二軍區“高山師”二流的345師(在柑塘地區被全殲)和支援不力的“白頰鳥師”主力316A師(損失4000余人)。

此外,還從第三、四軍區北上2個農墾師327師、337師。

越軍迎戰我軍的8個師,除了西線316A師之外,也就是東線3師、325B師還有一定的戰鬥力。至于其余5個師,都沒有對我軍構成多大威脅,甚至還不如特工和遊擊隊。

如果越軍6大主力師一起出戰,西線有308師和316A師,東線有312師、304師、320師和325師,越軍12個師和地方駐軍15萬人迎戰我軍22.5萬人,結果會有所不同嗎?

【黎筍(正面前排右一)檢查部署越軍戰備情況(資料圖)】

越軍6個主力師參戰,我軍攻堅難度、作戰傷亡肯定會增加。

但是,越軍從沒想到我軍投入的部隊規模是如此之大,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想。

越軍的情報和預想,我軍可能會出動四五萬人最多不超過六萬人,所以越軍北部6個主力師和地方駐軍15萬人足以應付。但實際上,我軍一線就出動了9個軍22.5萬人。

即便越軍6大主力師全部投入一線,對整體戰局也于事無補。

這是因爲,對付越軍增加的5個主力師我軍現有的9個軍足以對付。因爲無論是東線還是西線,雙方近40萬大軍完全施展不開,只能留下相當數量的預備隊(第二梯隊)。

從13軍圍捕316A師的過程來看,我軍沒有全殲這個“第三王牌師”,不是胃口吃不下,而是越軍不敢送上門,折損過半後又采取溜之大吉的“避戰”策略,用遊擊戰應付。

所以,如果越軍6大主力師一起出動,西線有13軍、14軍“關照”308師、316A師,東線有41軍、42軍、43軍、60軍、54軍“關照”越軍312師、325師、304師和320師,越軍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殲滅,河內就完全暴露在火力之下。

【我軍坦克部隊】

從實戰過程來看,越軍首先雪藏了自己的主力。

一方面,325師、304師和320師還在柬埔寨,遠水解不了近渴;另一方面,“老大”308師和“老二”312師還沒出動,“老三”316A 師已經繳械認輸了,所以誰也不願再當冤大頭。

越軍在兩個星期的對戰中,已經看到“徒弟”和“師傅”的差距,單純比拼軍事實力,100%不是我軍的對手;要想我方撤退,唯有寄希望于國際輿論和“老大哥”蘇聯出兵。

對越反擊戰結束以後,中越雙方都看到了自己的短板:

越軍的短板是中高層軍官指揮水平有限,大兵團作戰不力,大量二三流部隊冗員嚴重;我軍的短板則是當時的訓練基礎弱,部分武器裝備落後等。

戰後延至老山輪戰期間,中越軍隊不約而同地進行了改革。

【1984年老山作戰,40師118團1營教導員劉學邦爲8連官兵戴大紅花送行】

我軍從1985年開始百萬大裁軍,而越軍也在3年以後開始了60萬大裁軍。雙方試圖緩和邊境矛盾的同時,向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看齊,優化兵種結構、提升兵員質量。這種較量,一直在持續。

參考資料:

1、《中越戰爭秘錄》,金輝等著,時代文藝出版社;

2、《對越自衛反擊戰內幕》,王麗麗著,吉林出版集團。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投稿私信必複】

0 阅读:1693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5:13

    中越戰爭是近現代史上戰略上最成功的一場戰爭

  • 2024-03-14 15:14

    這場戰爭讓我們推開了與西方交流的大門。

  • 2024-03-14 15:15

    這才是中越戰爭的真實曆史原因

  • 2024-03-14 15:14

    從現在看,這場戰爭還是爲中國贏得了巨大的好處。

兵說視界

簡介:聚焦國際風雲,深耕戰爭軍事,獲評“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