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活得焦慮、憂愁,搞懂這6個因果,你就釋懷了

舒山有鹿 2024-05-21 11:55:19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爲沒有看透,也沒有活透。

沒有看透,就容易胡思亂想。沒有活透,就容易憤世嫉俗,憂愁不斷,覺得人生毫無意義,人間也毫無價值。

如果你活得焦慮、憂愁,那我勸你,搞懂這6個因果,你自然就釋懷了。

01

你所期待的,其實是你的欲望。

有一句名言:“你所跪拜的,究竟是佛,還是你的欲望?”

答案讓人紮心,無數人所跪拜的,是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希望大富大貴,有的人希望長命百歲,有的人希望成爲人上人......

對于欲望的期待太多,對于欲望的索求太重,就會讓人事與願違,而失去了活著的希望。這就是佛家談到的“求不得”。

這“求不得”的不幸,是誰造成的?就是欲望過重自己的造成的。正如曾仕強教授所言,每個人都“自作自受”。

02

被一葉障目,會讓你選擇失誤,走錯路。

蘇轼有詩雲:“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爲什麽我們看不清廬山的輪廓?因爲我們身處于山裏邊,被眼前的一切“一葉障目”了。這就是“局內人”的認知局限。

這一刻,你稍微小有成就,就覺得自己了不起,而各種騷操作不斷,那你就有可能走錯路。下一刻,你經曆了失敗,就覺得人生黑暗,而選擇放棄,那你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破局的關鍵,就在于破除“一葉障目”的束縛,讓自己擺脫局內人的身份,以上帝視角去看待一切人與事。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看清楚生活的真相,不再迷茫。

03

執著于什麽,什麽就讓你痛苦。

無數人都有這樣的觀念——自己一定要做成某件事,一定要爬到某個位置,一定要賺到大錢光宗耀祖,一定要擺脫階層,改變命運......

這種“一定要”的行爲,就是人之執念。執念這種東西,如果適可而止,那它就是人之奮鬥的動力。如果過度,那它就是人生的阻礙。

舉個例子。你看到親戚這個月賺了十萬,你也要求自己,這個月也要賺十萬。難道說,自己要求了,就能夠做到嗎?無數人都做不到,只會徒增煩惱。

偏執之人,無法看到整片森林,總喜歡在一棵樹上吊死。這般結果,豈不是悲劇?這就是佛家談到的“放不下”,乃是人間八苦之一。

04

不遵循自然規律,違背天道,就只會倒黴。

《孟子·梁惠王上》有言:“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意思是,不違背農業生産的時節,糧食就會豐收;采用良好的方式捕魚,避免破壞,魚類才能生生不息;遵循時節和規律砍伐樹木,木料才不會短缺。唯有遵循自然的規律,才是王道開始。

孟子說了那麽多,只爲了闡述一個道理——人立身于世,需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要違背天道的原則去做事。

順天者昌盛,逆天者衰亡。做了什麽,就需要承受什麽。都是一報還一報。

05

身外之物,皆是虛妄。

《金剛經》中有一個觀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其實都有著“虛妄”的屬性。而虛妄是什麽?就是荒誕、不真實的假象。比如說,我們所糾結的身外之物。

古來今往的王侯將相,他們都追求權勢、威名、地位、利益,算計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一分一毫都帶不走,完完全全是一場空。

正如曹雪芹所言:“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那些達官貴人,到哪去了呢?他們都跟普通人一樣,塵歸塵,土歸土了,有的連墳墓都沒了。

06

成敗枯榮,生老病死,皆有氣數。

沈複在《浮生六記》中寫道:“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人生之事紛紛擾擾,一世光陰終有盡頭,我們又何必過分奔波忙碌呢?萬事萬物,都是難測的,竟短論長毫無意義,一切都是定數,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

成敗如何,枯榮如何,不是我們能夠預測的。生老病死,命數如何,也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正是因爲無法預測,也不能改變,所以這個世界才絕對公平。

這個世界,可能存在貧富的不公,可能存在地位的差距,但整體的氣數,則是公平的。總有氣數興盛的時候,也總有氣數衰敗的時候。大家誰也不比誰好,誰也不比誰牛逼,終究是“風水輪流轉”而已。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215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