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後爸殺害親生兒子,身亡前他看著拿著塑料袋的母親,放棄掙紮

坐不正經 2024-05-11 15:31:44

“孩子的力氣太大了,我壓制不住,我叫他的媽媽過來幫忙,他看到後,立馬就不動了。”這是一位生母和繼父一起殺了親生兒子被抓後,繼父在審訊的時候說出的話。

正是這一句話讓無數網友瞬間崩潰,因爲大家知道,孩子最後放棄掙紮的原因,就是知道了原來自己的媽媽也想要他的命。

沒人知道,在死之前,這個孩子該有多絕望。

某日,警方接到謝某的報案稱:昨日淩晨,其兒子離家出走,至今未歸。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查找。

在此期間,謝某和繼父也曾在網上發布視頻,哭訴著請大家幫忙尋找。

至于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謝某說是因爲孩子偷拿了家裏的800元錢,自己打了他幾巴掌。生氣之下才離家出走去找親生父親的。

可是孩子的親生父親沒聽說孩子要來找自己。

19天後,警方在孩子爺爺的墓地找到了他的屍體。而嫌疑犯鎖定在了謝某和繼父身上。

繼父在接受審訊時說:他和孩子生母早就認爲男孩是“拖油瓶”,他們想要過上幸福生活就必須甩掉他,于是二人決定在孩子不注意時把他殺掉。

結果爭鬥中,正值青年的孩子力氣不弱于繼父,爲了保證被壓在身下的孩子不能起身,他叫來孩子的母親幫忙。

起初孩子還以爲母親是來幫自己的,可是看到母親拿著塑料袋過來時,他意識到了母親也是來殺自己的,于是他放棄掙紮,任由母親將塑料袋套在自己頭上,最終窒息身亡。”

“生于你身,死于你手”,“兩不相欠,永不見面”。

隨著再婚人數的增加,重組家庭的數量也相應增多,重組家庭的親子關系往往面臨更多的變數和挑戰。

1、孩子把自己當局外人

重組家庭中的常見問題,其中最根本的是孩子“局外人”的窘境。

在三角關系中,關系比較緊密的一方是當事人,另一方是局外人。而孩子處在了尴尬的位置。

2、重組父母親密關系的潛在影響

在家庭剛剛重組的階段,父母關系是否融洽會對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産生影響。

如果父母一開始就出現冷戰、爭吵,那麽在這種家庭氛圍成長起來的孩子會高度敏感,對家庭成員要麽呈現出冷漠敵對的態度,要麽會刻意討好家庭成員,導致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

3、親生父母的關懷

重組家庭的孩子更渴望擁有安全感,此時親生父母的關懷是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因此親生父母的行動非常重要,親生父母如果能夠提供持續的、穩定的陪伴,會更加健全孩子的人格。

無論家長處于婚姻中,離婚狀態下,還是再婚重組中,你的孩子永遠是你的孩子,不要因爲自己的狀態而忽視或者抛棄你的孩子。

0 阅读:10

坐不正經

簡介:關于親情、友情、愛情情、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