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防長“絕密計劃”對中國無效!五角大樓需要很多很多武器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2024-03-11 19:38:42

美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在去年9月份提出了擊敗中國的“複制者”無人機這個裏程碑式的計劃,此後美媒一直都在報道該計劃如何在未來的台海危機中壓制PLA(解放軍),並且還給出了一系列研發以及大規模生産的時間表,然而就在最近的美海軍學會在線媒體上卻出現了一篇潑冷水的論文,稱該計劃即使實現也無法抵消PLA的優勢,五角大樓需要很多很多武器裝備!

美專家: 美防長“絕密計劃”對中國無效!

“通過Replicator,我們從全域、可消耗自主權或ADA2開始,幫助我們克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質量優勢:更多的艦艇、更多的導彈、更多的部隊。”

——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2023年9月6日

所謂的“Replicator”也就是“複制者計劃”,對這個沒啥概念的朋友可以了解下《星球大戰》中的《複制人的進攻》或者《克隆人的進攻》,即銀河共和國與杜庫伯爵的克隆人大軍之間的戰爭,無數一樣的克隆人戰士看得大家頭皮發麻,如果地球上任何一國擁有這樣一支軍隊,那麽一定所向披靡!

當然美國防部副部長提出的“Replicator”肯定沒有那麽先進,這個計劃的關鍵是部署“數千個”廉價組件裝配的可消耗的自主平台,可以是無人機或者地面的無人車,還有水面的無人艇以及水下的無人潛艇等等,這些成本可控的無人裝備將在一個人工智能算法的系統協調下來對抗中國龐大的武裝部隊。

這些作戰平台的威力是相當強大的,以“Replicator”空中平台爲例,這些低成本的無人機被部署到戰區後將在情報、偵察和監視以及瞄准和攻擊方面提供自主決策能力,在部署時間內長時間巡航等待攻擊時機,機群內做到信息共享,自主選定作戰目標等,無需人工幹預。

“Replicator”空中平台的作戰方式有些類似于蜂群無人機,但“Replicator”計劃不只是空中平台,還有地面與水面以及水下,這些平台被部署後可以提早在戰場部署,等待進攻時機的到來,比如TWZ就曾在2月1日報道稱,這些無人艇將協同作戰,對非配合目標發起攻擊,DIU(美國防創新部門)是這樣描述的:

這些攔截機能夠在有爭議的水域自主航行數百英裏,在指定的作戰區域徘徊,同時監測海上威脅,然後沖刺攔截“不合作的機動船”, “攔截機需要以有凝聚力的群體行動,並執行複雜的自主行爲,以適應被追擊船只的動態、規避運動。”

除了“Replicator”計劃的前景,希克斯還表示,在未來18~24個月內,多個領域的數千個平台將被生産出來,希克斯強調,這些可消耗的自主系統不僅有望在一夜之間取代現有系統,而是預示著五角大樓備戰和參戰方式的長期轉變。

2月5日,美媒TWZ報道稱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機戰爭即將到來,對此前美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提出的“Replicator”計劃予以了肯定,報道表示中低端無人機在AI的加持下,將成爲耗資數十億美元開發和生産的下一代隱形戰鬥機以及數百萬美元的導彈的先進防空系統最大的敵人,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美專家:“Replicator”計劃可能對中國無效

然而希克斯寄予厚望的“Replicator”計劃卻無法再軍方討巧,美海軍學會網站就有軍事專家發表文章指出“Replicator”計劃存在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就是“Replicator”計劃目前想要跨越(R&D) 工作、行政、官僚和監管障礙成爲項目實施非常困難,生産這種廉價設備的小型企業無法進入國防承包商行列。

該文章的觀點認爲“Replicator”計劃在未來的台海危機中對美軍事力量確實是一個補充,但完全不足以讓美軍阻止或擊敗未來在台海危機中的PLA,該文羅列了多個觀點,認爲該計劃無法達到國防部定下的目標:

1、該計劃高調啓動創造了一個無法實現的期望——“用殺傷力有限的小型設備以大規模生産的自主系統”對抗中國的能力。一些媒體將“Replicator”計劃描述爲“遊戲規則改變者”--這是一種令人畏縮的陳詞濫調,只會給提出者帶來負擔;

2、以烏克蘭戰爭爲例,現在美國政府有很多官員都認爲小型、廉價的自主平台可以在與中國發生沖突的預期範圍內執行任務,但該文表示,烏克蘭軍隊在使用這些廉價平台最大距離不超過7英裏(11千米),但美軍要在西太執行任務,距離至少是數百千米,甚至上千公裏。

3、另一個問題是烏克蘭面對的是俄羅斯並不是一個工業化門類齊全的國家,而中國全完全不是,美國在18~24個月內能生産數千架無人機,但中國作爲地球上最龐大的工業化國家,同一時間內中國可以生産美國十倍的“Replicator”無人機甚至還可能更多。

4、“Replicator”計劃培養了美國人的信念,認爲“Replicator”無人機可以戰勝中國,從而放松對其他真正能壓制PLA的軍事技術進步;

該文還表示,烏克蘭戰爭讓大家看到了無人機的巨大用處,但到目前爲止,烏克蘭戰爭中的任何一場大規模戰爭,無人機都不是決定性因素,而是作爲戰爭中的某一個系統使用,比如它們投擲小型彈藥,追殺落單的步兵,攻擊裝甲車輛以及摧毀未受保護的設施和後勤車輛等很擅長,但卻並不能撐起一場戰役級的勝利,不是所謂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期望一個由數千架廉價無人機組成的計劃能夠擊敗擁有大量常規彈藥的技術先進的對手是一種幻想。

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朗茨-斯特凡·加迪(Franz-Stefan Gady)總結了這一情況:“勝利有捷徑的想法提高了人們對快速結束屠殺的期望......經過18個多月的艱苦消耗戰後,很明顯不存在任何神奇武器,除了緩慢而有條不紊地減少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兵員之外別無選擇。”

而對于工業體系完備,常規武器裝備先進且數量巨大的中國來說,這種裝備只能是撓癢癢,比如中國可以構建多層防空系統對其進行反制,比如地對空導彈、高功率激光和微波系統、高射炮、幹擾器、誘餌、照明彈和箔條都可以阻礙或擊敗來襲的無人機。

不過文章表示,雖然“Replicator”無人機沒多大意義,但如果使用得當還是可以産生它們應有的價值,作者提了兩點:

1、“Replicator”無人機與火炮、火箭、海軍和地雷以及攻擊航空兵相結合,可以提高防禦系統的殺傷力,盡可能給PLA制造障礙;

2、“Replicator”無人機可以增強遠程、視距、超高頻 (UHF) 通信和數據傳輸;

作者把“Replicator”計劃貶得一無是處,不過在文中也肯定了“Replicator”計劃的一些可取之處,算是給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留了點面子。

五角大樓需要很多很多武器:美軍武器裝備速度完全比不上中國

作者在批駁完“Replicator”計劃後給出了美軍真正需要的武器裝備,一項被稱爲“Ordnator”計劃:快速生産可以對任何試圖穿越台灣海峽或南中國海的部隊造成巨大傷害的武器:

武器1:遠程反艦導彈(LRASM)能對PLA造成致命殺傷力,但庫存不足以擊敗甚至威懾PLA;

武器2:10,000枚能夠擊沉解放軍海軍艦艇和登陸艇或對其造成嚴重破壞的智能水雷;

武器3:超大型海底無人艇,能在戰爭開始前或者戰爭中在台灣海峽布雷的無人艇;

武器4:更先進的C4ISR系統(例如JADC2)主導的高水平電磁戰、網絡戰和太空戰爲特征的戰爭將會對PLA造成信息混亂繼而影響戰爭的進程;

除了這些裝備外,作者還表示美軍需要更多的水面艦艇以及作戰飛機,從作者對其他武器系統需求的數量來看數量應該也不小,簡而言之,作者認爲美軍需要很多很多武器裝備才能應對PLA未來在台海的挑戰,但美軍目前存在幾個問題卻無法讓原本可以輕松應付的美軍舉步維艱:

中美軍方的實際購買力不一樣

早在2022年7月6日,TWZ在線媒體刊發了一篇標題爲“China Acquiring New Weapons Five Times Faster Than U.S. Warns Top Official”(中國軍事裝備更新速度是美國的5倍),文中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概念:中國不僅裝備更新速度要比美軍高,而且中國軍方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于美國的20美元!

事實上當然沒那麽誇張,但美空軍裝備部長給出的比例是1:5,美軍將近8000億美元的軍費僅僅只相當于中國的2300億美元的2/3,也就是低于中國的軍費開支,主要原因就是美軍采購的裝備實在是太貴了!並且美軍更多的軍費是消耗在全球各地的駐軍、戰爭中的武器彈藥以及維持美軍在各熱點地區存在的“毫無意義”的費用,反觀中國卻是在不斷增強裝備,此消彼長,長久下去對美軍非常不利。

美國空有技術卻無法沒有能力生産

2023年12月6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稱,美國的高科技能負擔得起一支更強大的軍隊,但美國卻造不出來!反觀中國,卻以美國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速度在制造武器,不僅數量大,而且成本還低,在《華爾街日報》看來,中美之間一旦發生戰爭,美國一定會在戰爭開始時期占上風,但最終將會是中國取得勝利!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海軍分析師埃裏克(Eric Labs)稱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海軍增加了17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美國即使開足全部産能也需要六年才能建造同樣數量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埃裏克表示中國可以更快地替換損失的艦船是一項可怕的能力。

現在的美國就像二戰時的日本,武器非常精良,科技水平也不弱,但卻沒有強大的工業化生産能力,消耗的都是戰前積累的物資,戰爭中的消耗無法及時補充,無論戰艦還是戰鬥機又或者飛行員,損失了就沒有了,最終在快速消耗的太平洋戰爭中被美國擊敗,但很可惜的是美國變成了日本,而中國變成了美國。

中國的各型軍工企業能生産出美國數十倍的武器裝備,這只是大家能看到的!但中國另一項能力絕對不能忽視,中國擁有全球30%以上的制造業,生産了全球比例很高的工業産品,這些公司在戰時可以非常輕松的轉爲軍工企業,比如2023年出口量第一的汽車工業,美國就曾有這樣的經曆,汽車企業直接爲軍隊生産軍用汽車、裝甲車輛等,這點絕對會令美國膽寒。

美海軍學會網站的這篇文章挺有意思,盡管看起來中國已經占盡優勢,但該文的觀點仍然是美國將取得與中國戰爭的優勢,當然人家作者是美國人,當然要寫美國將取得最終勝利了!

1 阅读:1126
评论列表
  • 2024-03-12 12:12

    中國占了全球70%以上無人機市場份額,美國居然想跟中國拼無人機?它可能覺得美國的軍用無人機國際市場份額大,但那個是靠美國的影響力,並不說明生産能力強。中國去年剛推出了世界最大的民用無人運輸機,這個改成軍用無人機太容易了。

  • 2024-03-12 13:24

    和世界第一的人制造大國拼制造?美帝造一架,我們造3、4架

  • 2024-03-12 01:38

    感謝美國提供概念。美國搞清楚潛艇撞擊事件怎麽撞的嗎?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簡介:種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將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