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白崇禧葬禮上,老蔣盛裝前去吊唁,卻被白家長子嘲諷假惺惺

妙之評過去 2024-05-21 07:23:31

在解放戰爭中,作爲地方實力派系的代表,白崇禧一直是新桂系的領軍人物。多年來,他一直都是國軍中著名的軍事天才,即使是長期跟其作戰的我軍,在談到白崇禧時也不得不承認,他是國軍中最難纏的對手之一。

林總當年在東北,就曾說:

“白崇禧,是國軍中最具才幹的將領”。

就連與其一直作對的老蔣,在早年也曾多次拉攏他,對于白崇禧,老蔣還是很欣賞,兩人之間也是亦敵亦友。

可就在1966年白崇禧在台北的葬禮上,白崇禧的家人卻情緒激動對待親自到葬禮現場告別的老蔣告別白崇禧,這背後的又是怎麽回事呢?

白崇禧的葬禮

白蔣矛盾,由來已久

1950年,當從海口起飛飛機緩緩升空之後,白崇禧就知道,他這一輩子基本已經回不了曾經爲之奮鬥的那片土地。也許那時的白崇禧心裏思緒萬千。

腦海中閃過的可能曾經的過往:

少年和保定軍校的學霸級,和李宗仁八桂起事擊敗陸榮廷成立新桂系,北伐完成總理的遺願,和老蔣之間的摩擦,八載抗戰和如今失去廣西……

但此時的白崇禧還是有所不甘的,本性固執的他在李宗仁逃往大洋彼岸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決定再次和老蔣合作,再次反攻我軍,回到那個廣西老家。

白崇禧和老蔣,兩人亦敵亦友

可失去了起家的八桂戰兵和鋼七軍的白崇禧,到了台灣之後,卻也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人冷暖。

1950年初,當時身在香港的老部下和戰友,如黃旭初和夏威等人就極力反對白崇禧前往台灣投靠老蔣。這些人的想法也很很簡單,他們不相信老蔣在台灣的幾十萬殘軍能擋住我軍兵鋒,而即使靠著國際勢力的介入勉強守住又如何?

談反攻,無異于癡人說夢。

桂系四人組

而且白崇禧在和老蔣在內地時期的龃龉,作爲親信的這些人又哪會不知呢?

看看在內地時期,兩人之間劍拔弩張的關系。

1926年,北伐時期。

作爲北伐軍代總參謀長(總參謀長李濟深留守廣東),白崇禧就多次和身爲總司令的老蔣發生過矛盾,老蔣和白崇禧都是處于那種要強和固執之人,在司令部的兩人總是吵的面紅耳赤。

進攻江西的作戰中,白崇禧越級指揮第3和6軍,公然違抗老蔣命令分配物資,直接讓老蔣下不來台,在第一次北伐進攻上海的作戰中白崇禧又再次擅自指揮軍隊,氣的老蔣直接讓其回到李宗仁的第七軍身邊。

可在氣頭上的老蔣,卻不知道1年前可是他三顧茅廬,千方百計從李宗仁身邊挖角白崇禧擔任其參謀長。

北伐時期的白崇禧是老蔣的參謀長

1927年,老蔣北上進攻孫傳芳失利,落魄的他只身逃回上海,眼看北伐再次失敗,關鍵時候李宗仁和白崇禧會師南京,與直魯聯軍在南京城外激戰,取得龍潭大捷,當時白崇禧作爲主將,被革命軍元老譚延闿稱之爲:

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

但李宗仁並非是要救老蔣,而是在獲勝之後聯合汪先生等人趁機發難,公然叫板讓其下台,而作爲李宗仁戰友的白崇禧,自然也加入到“落井下石”的隊列中。

1929年2次北伐成功之後。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實力一度躍居到老蔣身後,成爲國軍內部第二大勢力,老蔣的臥榻豈容桂系做大,于是借口發動蔣桂戰爭,身在華北的白崇禧被唐生智用金錢收買起其部將,不得已只身從海上逃跑。

而下決心斬草除根的老蔣,甚至命令在上海的熊式輝對准備停泊靠岸的白崇禧下了格殺令,還好提前收到風的白換船逃往香港。

1936年,在兩廣事變中。

白崇禧積極聯合兩廣勢力,主張和老蔣開戰,雙方之間劍拔弩張的,還好李宗仁釜底抽薪,借著抗戰的名號,保全了廣西,在廣西決定服從南京政府管理後,擔心被老蔣清算的白崇禧,以出國考察爲由不敢去廣州和南京和老蔣見面,直到抗戰開始後心不甘,情不願的白崇禧才去南京指揮抗戰。

到了抗戰期間。

擔任軍委會委員、桂林行營主任和軍訓部長的白崇禧和老蔣矛盾絲毫沒有轉好的迹象,在桂南會戰和粵湘桂作戰期間,白崇禧多次違抗老蔣的命令,明哲保身甚至還被老蔣降級處分。

抗戰時的白崇禧和李宗仁

解放戰爭期間。

身爲國防部長和華中剿總的白崇禧多次在各種場合發表對老蔣的不滿。在東北斥責陳誠等人,在劉鄧進入大別山後痛斥顧祝同等人圍剿不力,不僅辭去了國防部長的職位,還嘲諷老蔣只能當一個步兵營長,不會打仗。

到了淮海戰役期間,苦心制定的徐蚌會戰計劃被老蔣全盤否定後,拒絕出任徐州剿總,並阻止宋希濂兵團去救援雙堆集的黃維兵團。

總之,在作爲桂系大佬和老蔣一起的歲月裏,固執和自視甚高的白崇禧跟老蔣的關系相處的並不融洽。

升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劇照)

孤獨的晚年生活

可自負到骨子裏白崇禧,並沒有李宗仁那樣深的城府,以及拿得起放得下的決心。

偏執的白崇禧認爲,其和老蔣都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我軍。

反攻才是主旋律,在老戰友李宗仁抛棄自己前往國外的時候,唯一能實現總理願望的也只有死對頭老蔣了。在國軍那些殘兵敗將,自然也需要一個合格的指揮官,而除了他白崇禧,又有誰能勝任,總不能讓顧祝同、劉峙等人再披挂上陣?

正如20年前老蔣在廣州三顧茅廬,請自己擔任總參謀長一樣,白崇禧也幻想著再次攜手老蔣, 帶著“王師再次北伐”。

在台灣的總統府顧問們,白崇禧地位比較高

帶著不甘以及對老蔣的“小期待”,白崇禧踏上了前往台灣的旅程。

可到了台灣之後的白崇禧卻徹底發現自己“上當了”。

1950年3月,帶著全家30余口登島之後,老蔣之前承諾給白崇禧的國防部長的職位,並沒有兌現,反而依然讓“敗軍之將”顧祝同的擔任。

這無疑對白崇禧來說是晴天霹雳,要知道在白崇禧看來,自己對老蔣最大的作用就是指揮作戰,而此時老蔣卻將其棄如敝屣,壓根就沒有重視他的意思,這讓一向自尊心很強的白崇禧難以接受。

顧祝同(左)還好取代白崇禧成爲國防部長

說好的北伐,說好的反攻?

更讓白崇禧震驚的還在後面。

在1949年12月底的時候,老蔣就千方百計的做白崇禧思想工作,讓其電告李宗仁不要占著總統的寶座,給李宗仁施加壓力。而到了台灣之後,老蔣更是三天兩頭催著白崇禧和一幫赴台的桂系將領給李宗仁打電報,讓其放棄代總統至此白崇禧才知道,老蔣千方百計將自己哄騙到此壓根就不是因爲欣賞他,而是讓其牽制李宗仁。

但已經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白崇禧,也不得已只能接受。

在台灣的白崇禧,看的出來他不是很開心

白崇禧首先與吳忠信聯名發了一個電報給李宗仁,讓其主動將職位讓給老蔣,並希望李宗仁答應以“副總統兼特使”名義在海外養病,爭取美援,與老蔣再次合作,借助國際情勢轉變與老蔣一起北伐。

在得到李宗仁委婉的拒絕後,白崇禧又與赴台的桂系幹部李品仙、劉士毅、邱昌渭聯名給李宗仁發了電報,讓其自動解除“代總統”職務,並在老蔣繼任典禮上不要公然反對,最起碼也要保持望保持緘默,同時也大打感情牌——

崇禧過去推心置腹,詢及刍荛,豈以善始未能善終?‘戡亂’之時,‘總統’複職之時,爲國家……一再進言,棄若敝屣……今者受宵小之蠱惑

此時白崇禧就像一個老蔣專門用來惡心李宗仁的籌碼,有事沒事拿出來一下。

李宗仁還是勸不動這位老戰友(劇照)

知道老蔣險惡用心的白崇禧,也不再堅持,只求歸隱田園。

可對于這個曾經與自己作對的老對手,又怎會放過?

在1950年下半年,當島內局勢緩和之後,老蔣就開始清算在解放戰爭中的“替罪羊”,比如陳儀這些反對勢力,以及李玉堂這些和我軍接觸過的將領,都被處以極刑。

長期以來和其作對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他自然也不想放過,但李宗仁在海外,剩下的白崇禧自然是重點針對的對象。

去了台灣後的白崇禧一家

並將行動代號稱爲“老妹子”,還在白崇禧家門口設立了一個崗哨,這種羞辱人的惡趣味,被白家人所知道之後,也是異常氣憤,這也體現了其對白崇禧的輕蔑和不尊重。

不過考慮到白崇禧歲代表的地方勢力和閻錫山、以及于右任、胡適等人的關系,再加上白崇禧已經沒有兵權,已是孤家寡人,故而只是讓人重點監視一下。

而如老蔣所言,白崇禧在台真的是孤家寡人,一衆一起過來的桂系將領紛紛明哲保身,投靠了老蔣,就連自己的老同學李品仙也多次背叛自己,正是當初李品仙說老蔣承諾給白崇禧放權,他才下定決心拒絕夏威等人登島,可之後李品仙官路亨通,當個富家翁,白崇禧卻一直處于老蔣的高壓監視之下。

晚年的白崇禧和李品仙(桂系老人)

除了桂系老人背自己而去,一些以前白崇禧的政敵也開始在老蔣的默許下,有事沒事的找白崇禧茬。

比如,有一次讓憲兵進入白崇禧家抽查,連地板都撬開了,整個房子讓整的一團糟,白崇禧打電話去質問老蔣,還被老蔣以“不僅是你,每個人都一樣”給搪塞推卸掉。

再比如在台的湖北籍國民政府要員,就對白崇禧很不滿,當年桂系在湖北搜刮最狠,得罪了一大幫湖北鄉紳和大員。這些人看到白崇禧無權無勢自然也要打擊報複。

他們以抗戰桂軍在湖北貪墨軍饷7萬兩黃金,爲由將白崇禧告到了立法院,而白崇禧只能北被迫將郭甩給了遠在大洋彼岸的李宗仁,才讓這些人作罷。

在台灣可有可無的白崇禧

就這樣,在1952年之後,白崇禧被排除在國民政府委員之外,總統府顧問也被解職,平日裏無非是偶爾參加赴台老兵們組織的活動,和老部下門大打列,主持一下典禮當吉祥物

1966年12月9日,就這樣在孤獨和憂心中,白崇禧在家中去世。

在白崇禧的葬禮上,老蔣也第一個到場並帶著他給白崇禧的功勳匾額,以表達對白崇禧的的敬意。他向白崇禧的屍體默哀鞠躬後,轉過身告訴了白家的大兒子,白先敬如果以後遇到困難,一定要來找他幫忙。可老蔣這話不說還好,一說白先敬就不領情了,回想起白崇禧在台灣遭遇的不動。這個大兒子直接說

“白家沒有任何困難”。

氣的老蔣在回家後,又翻出了自己的日記,說白家人不懂得感恩。

老蔣在葬禮上和白崇禧的兒子交流

可老蔣不知道,在白崇禧赴台之後,自己一直監視和打壓已經沒有權勢的白崇禧,即便白崇禧已經表明自己想過富家翁生活心迹之後,他依然沒有放松對白的打壓,以至于其在葬禮上做的秀,會被百家長子無情的拒絕。

另一方面,國民黨的長期氛圍,特別是老蔣和其他領導人的虛假、貪婪和三刀工作風格,不可能真正令人信服。曆史的謎團可能很難解決,但後代可以得到的反思足以讓人們思考很長一段時間。

3 阅读:1507
评论列表
  • 2024-06-12 17:09

    蔣介石在台灣虧待了民國建立抗日功臣白崇禧和家人

  • 2024-06-12 22:31

    蔣是一個十足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