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完全失禁,昏迷時間長達半年,1972年的蔣介石病情有多嚴重

榮軒談曆史 2024-05-26 09:12:41

生命在死亡面前是極其脆弱的,無論你身份是高是低,貧窮還是富有,最終都要塵歸塵,土歸土。蔣介石身爲國民黨領袖,曾經站在中國權力的巅峰,可即便這樣他也無法阻擋死亡的來臨。

1972年,蔣介石病情得到了加重,大小便完全失禁,整個人時常陷入昏迷之中,生命快走到了終點。原本身體硬朗的他其實還能活好久,但是一場車禍降臨在了他的頭上,把他往死神面前推了一步。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車禍究竟是意外還是有人蓄意謀殺?他車禍後又得到了怎樣的治療呢?

一、前往陽明山避暑途中突發車禍

台灣氣候常年潮濕、悶熱,這讓原本在大陸生活的蔣介石很不適應,極大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爲了讓他睡得更好,生活的更舒服,國民黨官員在陽明山爲他專門修建了官邸。

陽明山是一個避暑勝地,夏季氣候十分涼爽,而且人煙比較稀少,也就沒有許多人來打擾蔣介石夫婦的清靜。1969年7月左右,蔣介石與其夫人宋美齡跟往年一樣前往陽明山官邸避暑,沒想到這次路上卻出了意外。

去往陽明山的仰德大道地勢比較陡峭,道路依山而建,轉彎處比較多,所以車速不宜過快。在蔣介石與其夫人來陽明山的這天,恰巧山上正在開一個軍事會議。

會議結束後,軍官們開車沿道路下山,一輛軍用吉普車因爲在轉彎處車速過快,車輛不受控制的撞向了蔣介石乘坐的車上。此時的蔣介石正在車上閉目眼神,他的夫人宋美齡也在看著窗外沿途的美景,兩人完全沒有料想到會出車禍。

再加上他們兩人都沒有系安全帶,車禍發生後,兩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撞擊,蔣介石胸口受到嚴重擠壓,吐血不止,宋美齡看上去也不好,身上多處擦傷。

車禍發生後,他們兩人立刻被送到了醫院。更讓衆人感到驚愕的是,引起這場車禍的肇事車輛竟然在事故發生後就不見了,這也引起了衆人的猜忌。

這場車禍究竟是不是故意的?肇事者又是誰呢?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在蔣介石夫婦發生車禍不久後就立即安排人著手調查,他動用了所有能調動的力量,勢必要找到肇事車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全力尋找下,肇事車輛被找到了,這輛車是一位陸軍師長的專用車,發生車禍那天,他著急回家,所以一直催促司機開快一點,沒想到最後竟讓撞上了蔣介石夫婦乘坐的車輛。

由于他心存僥幸,也並沒有認出那是蔣介石夫婦的車輛,所以車禍發生後,他立即讓司機把車開走,遠離了車禍現場。沒想到,一念之間他捅了這麽大的簍子。

最後還是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他主動承認了自己的罪行。蔣經國大怒,立即將他革職查辦,就連司機也沒能幸免,也同樣被軍事處置。事情調查清楚了,這場車禍就是一場意外,但是也正是這場車禍讓蔣介石少活了好多年。

因爲這場車禍,蔣介石身體受到猛烈撞擊,雖然生命並無大礙,但是各項身體指標也大不如從前,還是給他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因此,蔣介石更加注重身體上的治療。

二、召集各路名醫爲其身體保駕護航

蔣介石自這場車禍後,行動收到了嚴重的限制,以往還能用拐杖拄著走路,現在只要行動就得有人攙扶。可是他不服氣,總想著靠自己就能走路,因而摔過幾個大跟鬥。

宋美齡知道他的身體情況已經差到了極點,爲了保證他的生命安全,所以安排人寸步不離的守著他,防止有意外發生。車禍後,蔣介石的醫生陳耀翰就一直囑咐他需要靜養,不能再處理一些繁重的事務了。

可這卻遭到了宋美齡的反感,此時的台灣政局風流湧動,蔣介石身爲領導者若是一直靜養,不露面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猜忌,同時,她也對權利十分感興趣,可這都是基于蔣介石出面才擁有的。

若是蔣介石不再出面,她的權利也會受到很大限制,這是讓她難以接受的。因此,宋美齡便私下囑咐陳耀翰不要經常對蔣介石說靜養這種話,要說他的身體正在逐漸康複,要用最好的藥進行治療。

就這樣,蔣介石即使在生病期間,依舊還在處理著大量事務,這也讓他的身體變得超負荷,很快,各種並發症就開始顯現出來,他也急需要進行手術。

關于手術問題,宋美齡與蔣經國還曾鬧了不愉快。宋美齡認爲去美國動手術比在台灣的條件好,因此她想讓蔣介石去美國做手術。但是蔣經國不願意,台灣是他們的大本營,一旦去往美國,那麽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不可控,這時極其危險的。

最終,宋美齡同意在台灣給蔣介石做了手術,可是因爲條件有限,手術後又産生了更多的並發症,蔣介石的身體變得更加脆弱,病情也在陸陸續續的反複。

後來在一次宴會上,他的病情複發,又陷入了昏迷之中。這次昏迷時間較長,一直持續了大半年時間。爲了能夠讓蔣介石醒過來,宋美齡開始在全世界尋求名醫,知道在美國的心髒專家余南庚博士對心髒問題頗有研究,她不惜花費重金將余南庚博士請回台灣。

不光在心髒方面她請了權威醫生,在神經、骨科、腎髒科的等方面她也找了各自權威領域的醫生,這些醫生組成了一個13人的醫療小組,共同爲蔣介石的健康保駕護航。

三、各種治療手段盡出,已無力回天

可是天不遂人願,即便有這麽多專家共同爲蔣介石會診,他的身體狀況依舊沒有的得到好轉,在昏迷狀態下,大小便都已失禁。

爲此,宋美齡安排專人爲蔣介石定期翻身,擦洗身體,防止他身體因長時間躺臥而生褥瘡。要知道,蔣介石處于昏迷中,大便都已無法自己排出,所以必須有人給他從肛門裏掏出來。

這項工作任務相當繁重,下手既不能輕,輕了大便難以出來,更不能重,重了則會損壞他的身體器官,所以極其考驗下手人的經驗,沒有人願意但這樣的風險。

同時,爲了掏取大便方便,還專門爲蔣介石做了一張帶有大洞的床,需要掏取大便的時候就把他的屁股挪到洞裏,這樣就不用再有多人同時按著,也方便了下手人更好的工作。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蔣介石這次從鬼門關中被拉了回來,經過大半年時間的昏迷,他又醒了過來。但是這也只是他最後的回光返照了。

從這之後,蔣介石一直躺在病床上,雖然不再陷入重度昏迷,可是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也使得他力不從心,可是他不甘心就這樣落寞下去,依舊想著站起來證明他還能行。

衆人也很是無奈,蔣介石一生要強,現在讓他整日臥床休息比殺了他還難受,但是又經不住他實在堅持,所以偶爾等他精神好的時候,他還可以處理一下公務。

由于蔣介石的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他的醫生們一直在爲他采取保守治療,這種方法雖然治療的時間長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很有效果的,只是不能徹底根治他這種病症。

宋美齡覺得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她一直想要徹底根治蔣介石的病症。爲此,她不惜前往美國尋找這方面的醫生,這時有位著名的美國醫生提議可以采用穿刺方法直接將心髒中的積水抽取出來,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心髒的壓力,就可以逐漸恢複健康。

可是這種方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項手術的風險極大,對醫生的要求極高,同時蔣介石的身體此時也已經虛弱到了極點,一旦有什麽不測,他可能連手術台都下不來。

即便衆人都不贊成這種治療方法,但是宋美齡卻一直堅持,她堅信蔣介石能夠挺過來。抱著讓蔣介石徹底恢複身體的希望,還是給他做了穿刺手術。

手術非常成功,蔣介石心髒中的積水都被抽取了出來,他的心髒重新恢複了健康頻率的跳動,可是隨著手術而來的是多項並發症,這些並發症不斷蠶食著他的生命。

至此,蔣介石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醫生也建議讓宋美齡好好照顧他最後這段時光。也許是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蔣介石彌留之際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好了。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徹底閉上了雙眼,一代國民黨領袖就此逝去,與他爭鬥過大半輩子的毛主席聽到這個消息後,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什麽,但是早已戒煙的他當天卻破天荒的吸了支煙。

兩人爭鬥多年,雖然立場不同,但是曾經都是爲尋找救國救民方法努力過的,況且當時台灣已經有了回歸大陸的念頭,蔣介石一死,很多事情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可是生死這東西又有誰能看透呢,未來的事情還得需要我們自己去做。



參考文獻:

[1]王豐著.蔣介石死亡之謎[M].200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