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4句,火了1200年

長風文 2024-05-18 03:22:09

韋應物這個人,他的前半生是赫赫有名的浪蕩子,後半生卻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大詩人。

韋應物出身于關中望族”長安韋杜“中韋家,他的家族在唐代有著巨大的政zhi影響力。

韋應物和唐代很多著名詩人祖上旺過,但自身這一代落魄的情形不一樣,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家族會給他安排一切,他只管纨绔就行。

從記事起韋應物就無憂無慮,整日放蕩不羁,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對讀書寫字之事更是毫無興趣。

十五歲那年,在家族的安排下,韋應物出任了宮廷三衛郎將一職。這個職位是唐玄宗的近侍,這一下他更加紙醉金迷了。

安史之亂爆發後,洛陽、長安相繼淪陷,唐玄宗倉皇出逃,打碎了韋應物的金飯碗,也徹底將他打醒了。

韋家遭受重創,韋應物一度過上了食不果腹的艱難生活,而且以前那些奉承、依靠他的人,都落井下石、伺機報複,讓他深深感受現實的殘酷。

絕不能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渾渾噩噩,幡然醒悟的他下定決心改邪歸正,努力學習。

浪子回頭金不換,一番苦讀之後,他竟然學有所成,後憑借著自身的才華和名門子弟的身份投身仕途。

他從洛陽丞這一基層職位起步,一路升遷至尚書比部員外郎等職位;因他在蘇州刺史的任上離世,後世尊稱其爲韋蘇州。

千帆曆經,韋應物見過太多滄桑世事,人事沉浮,中年之後的他徹底告別了年少時的狂放,心境變得更加恬淡和悲憫。

他的這些變化,從他創作的詩歌中可以明顯感受到。

韋應物以詩人身份入世時,盛唐那些璀璨的詩人已然凋零,安史之亂的陰霾依舊籠罩在每個人頭上,即便是有名的“大曆十才子”,筆下的詩歌也整體透出一股淒清、寂冷的韻味。

韋應物卻與衆不同,他的詩歌除了流淌著對國家安危、下層百姓疾苦的深切關懷之外,還流露出陶淵明般幽靜淡雅、隱逸的甯靜,使得他在當時詩壇上獨樹一幟。

而在他的作品中,最爲人稱道的莫過于那首詩情畫意的《滁州西澗》,短短4句,火了1200年。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公元783年暮春,時任滁州刺史的韋應物,獨自到滁州城外散心漫步,來到一處山澗時,有感于幽深寂靜的畫面,寫下了這首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

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幽青草,幽深的樹叢中還傳來了黃莺在啼鳴。

詩的前兩句,韋應物通過視覺和聽覺兩方面,來寫春天的自然之景。

幽草長在澗邊,我們把”獨“字單拎出來,表示他是獨自一人來到這個環境中,奠定了整首詩安靜寂寥的基調;

而獨字和憐字聯系起來,又表示了他的主觀意識,是唯獨喜愛這個環境,喜歡水邊的青草,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的向往。

而第二句黃鹂一出來,它躲在樹上鳴叫,一個”深“字一出來,反而動中帶靜,使得整個環境更加的甯靜悠遠。

這兩句聯系起來,讀來給人呈現出一種有上有下,有遠有近的層次感,爲我們展現出了一幅有聲有色,環境清幽的暮春景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傍晚時春雨倏忽而至,水勢變得湍急起來,早就沒人了荒野渡口,一條小船搖搖晃晃的橫向江心。

“帶”字是擬人化,似乎在說這雨和春潮仿佛是提前商量了,所以才這個傍晚一起湧過來;

”急”字將春潮和春雨的動態感寫了出來,可即使是這樣,那水裏的小舟卻能自顧自的橫在江心,一方面是動態的”急“,另一方面是靜態的”橫“,這裏很好地體現出了動靜之間的平衡感。

之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是取決于“自”字,“自”字帶著一種自在自得、自然而然的意思。

而這正是詩人內心所要追求的精神境界,這整首詩也是他內心的表達,遠離世間喧囂,過得淡然悠遠、自的自在。

韋應物短短的28個字,創造出一種極致的美感,那意境之美,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這首詩在當時被廣爲傳頌,有人還從中讀出了幾分政治味道。

流傳至今,被曆年選入課本,成爲千古不朽的經典之作。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