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法和結字,啓功反對趙孟頫觀點,舉例說明卻暴露錯誤

七陸書法 2024-05-15 14:36:11

漢字書法是中國特有藝術形式,是以漢字爲主要元素進行的藝術創作,自古書法的兩大要素就是筆法和結字,很多書論都對此有不同的講解,其中以趙孟頫的觀點影響力最大,他主張“ 書法以用筆爲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對于這兩句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絕大多數人認爲趙孟頫此語是強調了筆法比結字更爲重要,很多書法家也認同這種理解,不過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卻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爲在書法中結字要比筆法更爲重要。

在一次接受采訪中,主持人問啓功先生:“書法中的筆法和結字那個更爲重要?”,啓功先生直接回答道:“我可以舉個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比如上下的上字,上邊一豎一短橫低下一長橫,如果你把它顛倒過來變成豎和短橫在長橫的下邊,那還能是上字了嗎?這難道不能說明結字的重要性嗎?”

啓功先生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結字要比筆法更爲重要,從啓功先生以前的一些觀點中可以看出他確實不太重視筆法,比如他曾說過:“什麽叫調鋒,很多人把他講的很玄乎,其實就是把倒了的筆鋒再立起來,把筆提起來,或者向反方向給點力,筆鋒自然就立起來了。”

“草書就是畫圈,以手腕爲圓心,拿著筆左畫圈、右畫圈,出來就是草書。”

啓功先生將筆法講解的非常簡單生動,但是卻對結字格外上心,甚至還引入了黃金分割的理念,這對于一位從舊社會走來的老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可見啓功先生在筆法和結字的問題上確實非常重視結字。

但是從啓功先生對結字重要性的解釋上,可以看出他所說的結字與趙孟頫所說的結字並不是一個概念,啓功先生強調的是結字的准確性,不要寫錯字,而趙孟頫所說的結字是指筆畫安排後的字的形態,後者才是人們常說的結字。

從這一點上來看,不能說啓功先生對結字的理解有偏差,最起碼在這次采訪中對結字重要性的解釋確實不夠正確。

從趙孟頫的理論中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弱化結字的重要性,應該是將結字和筆法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認爲結字會因爲時代審美的不同有變化,而筆法卻始終遵循古法難以改變,這樣的觀點也在漫長的曆史中得到了驗證。

自古筆法和結字相輔相成,筆法是共性,結字展現個性,學習書法的目的就是要用通用的筆法寫出極具個性的作品,筆法不精書寫難以流暢、自然,結字不佳必然醜陋難看,一副好的作品必然是筆法和結字俱佳的完美結合。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