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滿院氣,白居易的槐花情

大道知行 2024-05-09 17:38:10

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寫過槐花,其中不能不提的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是真的喜歡這素雅香甜的槐花,寫下了十幾首與槐花有關的詩歌。

或許,最爲人知的是白居易《禁中曉臥,因懷王起居》中的這句:“夜雨槐花落,微涼臥北軒。”一個“落”字,滿地潔白,恰如一夜雪飄揚,給人冰清玉潔、素雅靜谧的感覺。但我更喜歡的卻是《夏夜宿直》裏的這句:“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詩人獨自在空曠的院子裏納涼,此刻已入夜,涼風習習,空氣格外清新,枝條上的露珠清澈欲滴,滿院子靜靜地飄著槐花的清香,松子落在台階上的聲音格外清晰。一動一靜,詩人的寂寥也如影隨形。有意思的是,上面提到的白居易寫槐花的詩,都是他在宮廷內當值時的所見所感所思。

白居易鍾情于槐花,將個人的許多情感寄托在這個意象上,寫出了不一樣的槐花。

白居易的早期經曆十分坎坷,四處漂泊。貞元十九年(803)春,白居易在長安登拔萃科,授校書郎。校書郎的工作雖然清閑,但在長安舉目無親,不免感到孤獨寂寞。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詩人動了思鄉之情,于是寫下了《思歸》,其中有這樣幾句:“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詩人希望能夠用自己微薄的俸祿來奉養親人,但“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自己別家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愧疚沒有盡到奉親的責任。聽到蟬在槐花枝上不停鳴叫,詩人不由得感歎日月如梭,時光荏苒,冬去春來,而今春去已是夏,自己孤身一人在京城,思鄉而又無法歸鄉。

除了表露對故鄉的懷念,白居易幾次被貶,無處實現自己的志向,他許多寫槐花的詩歌,也表露出對自身遭遇的傷懷和對人生的思考。在農曆六月上旬的一日,白居易寫下一首《早蟬》:“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石楠深葉裏,薄暮兩三聲。一催衰鬓色,再動故園情。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今朝無限思,雲樹繞湓城。”蟬聲依舊,只是白居易聽到蟬聲的地方已不同,如今是在江邊的樹下,而往昔是在宮中的槐樹下。這蟬聲催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夏季才剛剛開始,西風未起,而秋思已濃;這蟬聲也催出了詩人的落寞之意,由京城到湓城,心中的郁悶到底不是那麽容易排解的。

湓城,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因此《早蟬》一詩寫于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期。仕途上的挫折,加之母親的離世,讓他身心俱疲。對于白居易,這是一段難過的日子,詩人的不幸卻往往孕育出絕世的作品。正是在此時,白居易創作出《琵琶行》,江州司馬的青衫濕了,後世讀者的眼眶也濕了。

新蟬啼鳴,槐花初放,是初夏時節的典型特點,將蟬聲與槐花結合在一起,白居易用過許多次。“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白發生頭速,青雲入手遲。無過一杯酒,相勸數開眉。”這是白居易的《聞新蟬贈劉二十八》,槐花剛剛綻放,蟬剛剛鳴叫,時光催人老,如今白發越來越多,而事業卻未有起色,惆怅是有的,感傷也是有的,但白居易已經曆練到了能以杯酒釋懷的境地。還是要坦然面對才是,詩中雖有哀愁,卻也表達了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詩人因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情緒,賦予槐花不同的情愫。槐花的花語是脫塵出俗,就像白居易的槐花詩,自其誕生已過了很長很長時間,如今品來,依舊清新脫俗,依然能在今天讀者的心中激蕩起漣漪,或許再聞槐花香,亦能體會到白居易的槐花情。

◎本文原載于“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姜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