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爆了!《慶余年2》能火向全國,6位“非著名演員”,居功至偉

草本紀年 2024-05-25 15:22:59

苦等五年,可《慶余年2》一上來,要多失望,就有多失望。

登上央視大平台,收視率是殺瘋了,網播平台熱度也迅速突破32000,看起來俨然一副大爆劇的樣子。

可前幾集看下來,味道有些不太對。

第一大問題,是節奏偏慢。

首先,承接上一季範閑假死,京都之內的角力,確實充滿了戲劇的張力。

但是導演和編劇,塞進了太多和主線關系不大的劇情——比如說王啓年妻子的戲份,像是爲了硬凹人設,還有湊時長。

第二大問題,是人物角色魅力消失殆盡。

抱月樓的那場戲,本該是前幾集最大的高潮之一。可無論怎麽看,都像是來了一屋子的“範閑”。

尤其是二皇子——“我是這樣的人?”“我還真是這樣的人”。

爲了玩梗而玩梗,那就是十足的爛梗,編劇打磨劇本這兩年,是在家苦讀網絡段子大全,天天看春晚是吧?

在強忍著看了幾集之後,終于,終于,真正的《慶余年2》,還是回來了。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鄧子越的這一句話,真正猶如天降雷霆一般,劈開了前幾集略顯沉悶的局面。

後面範閑的“廟堂激辯”,更是將劇情,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老實說,《慶余年2》能挽回口碑,離不開劇中幾位老戲骨、實力派的精彩發揮——他(她)們還是被嚴重低估了。

第六、秦焰(飾 戴公公)

說這位老戲骨沒演過什麽“好人”的,大概率是因爲他塑造的反面角色,太過于深入人心了。

到了這部劇中,他依然只是一個戲份不多的配角。

可從戴公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面對鑒查院一處的查封,他谄媚討好,可到了手下面前,他就完全是另外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了。

至于在給檢蔬司供菜的菜農面前,戴公公簡直就是催命的閻王。

按理說這樣的一個人,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壞”,許多演員往往會將其塑造得“凶神惡煞”一般。

只是老戲骨秦焰不一樣,他將面對上位者的谄媚,與對待下屬的苛刻,演繹得非常具有層次感。

既矛盾,又統一。

第五、俞飛鴻(飾 皇後)

截止到目前爲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俞飛鴻飾演的皇後,出場次數和時間,都十分有限。

但卻“威壓十足”。

已經53歲的俞飛鴻,演技愈發純熟。

可想演好皇後這一角色,其實並不簡單。

一個具有強大壓迫感、能讓太子俯首帖耳的角色,必然有著非同一般的氣場。

而從眼神到神態,再到對台詞腔調的拿捏,俞飛鴻飾演的皇後,其威嚴之感,讓人完全屏住了呼吸。

第四、馮恩鶴(飾 秦業)

看到他,我總是會想到兩句話。

——“獨照峨眉峰,還Tm獨照,頗具浪漫主義氣質!”

——“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前者是《潛伏》中站長的話,後者則是《老酒館》中那爺那正紅的口頭禅,兩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極爲深刻。

只是這部劇一開場,老戲骨馮恩鶴,就是一場“睡覺戲”。

朝堂之上,皇帝未至。

他飾演的秦業,是慶國的樞密正使,算是軍方一把手,再加上年齡大了,就有坐椅子的權利。

誰知他竟然呼呼大睡了起來。

怎麽,這老將軍已經老糊塗了?

其實不然,朝堂之上的每一句話,他都將秦業這一武夫的角色,向觀衆傳達出了一個信息——這個角色不簡單。

第三、崔志剛(飾 侯公公)

許多爆款古裝劇中,都至少有一個出彩的太監角色。

比如《甄嬛傳》中有蘇培盛,《琅琊榜》中的高湛等等。

那麽《慶余年》中,除了杜玉明老師飾演的洪四庠之外,崔志剛飾演的侯公公,也是真正叫人佩服。

自古太監依附于皇權,又常年待在深宮,所以察言觀色,就是一門必修課。

侯公公在面對慶帝,面對朝臣時,是完全不同的狀態,這沒什麽了不得,原本屬于應有之意了。

但對範閑的態度,才是侯公公性格的體現。

看得出來,範閑在醉酒詩百篇之後,他是爲了慶國出了這麽一位“詩仙”,而感到由衷的高興的。

另外,劇中侯公公的小碎步,也當真是一絕。

第二、畢彥君(飾 賴名成)

他是陳曉旭的前夫,如果沒有畢彥君,就很有可能,中國電視史上,少了一位風華絕代的林妹妹。

畢彥君,是不折不扣的老戲骨。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在話劇舞台深耕多年的同時,也參演了數十部影視劇。

其中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就有6部之多,是真正的“質量保證”。

畢彥君飾演的賴名成,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也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言官”。

朝堂激辯這場戲,賴名成面對範閑、陳萍萍,以及林相的推波助瀾,他一步步接下查貪的任務。

其情緒轉變,以及慷慨激昂的模樣,都堪稱是頂級的表演。

第一、余皚磊(飾 鄧子越)

從大衆審美來看,余皚磊算不上帥。

可頗有特點的長相,以及那妙到毫巅的演技,讓他無論是在電影,還是電視圈內,都混得風生水起。

演配角?

沒關系,余皚磊依然可以是最出彩的那一個。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起初,面對範閑的不斷诘問,鄧子越那痛苦、接近麻木的靈魂,讓他笑眯眯的,說著官場變通之類的話語。

只是,心底的一些東西,逐漸被範閑勾起。

鄧子越臉上的笑容,越來越不自然,以至于臉部漸漸扭曲起來。

我們看這臉龐,一半是笑,笑自己當初的意氣風發,以爲可以蕩清天下濁物;一半是哭,順帶著一滴淚,爲自己已漸漸失去本心的靈魂,嗟歎哀悼。

這一幕,讓我想起了遊本昌老師的濟公,一半臉笑,一半臉哭。

可以這麽說,《慶余年2》中的這一段,是今年所有電視劇中,最好的一段文戲。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