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們新組建的連隊,戰友間年齡相差不大,基本沒有代溝感

雲中賞 2024-05-16 20:28:39

1976年~1980年,相差4年的兵齡,這就是我們新組建的連隊,戰友之間年齡相差不大,基本上都能談的來,相互間交流通暢。爲37年後戰友聚會,打下了大家都認識,不陌生,聊得來的基礎。

1980年,我們炮連剛組建,是師直屬隊新增2個連隊之一。連隊兵源都是從1連,2連抽調來的骨幹,加上剛分來的新兵。戰士之間的年齡,除1971年入伍志願兵老班長。1973年入伍志願兵駕駛班長,兩位志願兵年齡稍大些。戰士們之間年齡最大的是1976年入伍的老兵,跟我們1980年入伍的新兵蛋子,年齡相差4~6歲。

就是連隊幹部,排長,司務長年齡也是1975年入伍的。大家歲數相差也不大。

年齡相仿的戰士在一起訓練,從訓練技術交流,到單兵操作較勁,休息時的相互聊天話題,大家之間並沒有什麽生疏感。哄鬧,打趣很隨便。

就是在生活中,我們新兵蛋子有時候把老兵們撩急了,讓他們急的結巴了。他們也只會臉紅,脖子粗罵我們一聲,老卵,新兵蛋子,稀稀拉拉,就算了。

在操場上訓練,我們新兵蛋子經常挑戰1976年浙江甯波老兵,安徽蒙城老兵,江蘇宜興老兵。成績不重要,勝負不重要,關鍵是在哄笑中,拉近戰士們之間的感情。比其他兄弟連隊,戰士們之間年齡跨度大,老兵愛擺老資格熊新兵,氛圍輕松的多。

一顆糖果,罰喝三杯冷水。這就是當時輸贏的籌碼。馬副班長,阜陽賀老兵,對我們細微幫助,永烙記憶庫裏。

業余生活中,老兵愛教我們新兵蛋子去種辣椒,豇豆,土豆,苋菜。壘地垅,挖土溝,巧施肥,勤澆水,種種菜技巧。

我們新兵蛋子在訓練中,根據自己的領悟,縮短操作動作程序,減少繁瑣,提高便捷快速。區分猛練加巧練,與老兵分享改進。

每到周末晚飯後,1班長找3班戰士談心。2班長帶著5班戰士去打球,抓蝦,都很正常。

那年代,老連隊新兵多,和老兵一起訓練,沒有代溝,容易出成績。實彈射擊考核的效果是優秀的。

我們這個連隊組建三年後,又撤編。1排,2排,分進兄弟連隊。連隊又不存在了。

盡管這樣,37年後,我們連隊第一次在原部隊老營房,徐州泰山營房聚會。到會的70多名戰友中,大家全都認識,相互交流起來沒有任何障礙,別扭。

1980年兵集體合影後,1978年老兵又集中合影。上海嘉定兵一起合影後,江蘇南京,常州,揚州兵一起合影。安徽合肥,阜陽兵合影完,浙江溫州,仙居兵合影。

老兵,家屬齊合影,更讓退伍老兵們難忘當年在部隊互愛,入伍的情景。相冊裏的珍藏老戰友合影照片,永不褪色。

0 阅读:9

雲中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