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要漲?真假??

妮妮聊商業 2024-05-19 09:01:05

“6月1日起,取消谷峰計價,改成分段計價,而且電費漲價了。”

華夏能源網(公衆號hxny3060)獲悉,近日,一則關于居民電價的傳言引發了密集討論。而伴隨著近期部分高鐵票價上漲、廣州調整居民水價等接連坐實,更讓這則傳聞有了一絲可信度。

不過,多省官方對此辟謠,稱“電價沒有漲價或者變動,還是和之前一樣”,並表示,“如果有調整一定會進行提前公示。”

關于電價的問題,一直是國內各行業及居民關注的焦點,而電價改革也一直是全社會熱議的話題。

首先,國內居民電價到底貴不貴?

在去年6月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時任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的辛保安表示,目前中國的平均電價,始終在全球保持較低的水平,其中居民和農業用電(電價)保持在最低的水平。

據統計,目前在我國,居民電價最低的省份爲雲南,約0.36元/千瓦時;最貴的爲上海,約0.62元/千瓦時,國家電網公布的電價爲0.57元/千瓦時。

全球各國來看,居民電價相差是很大的,電價較高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全球知名數據統計機構Statista的一項數據表明,在2023年初,意大利、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的居民電價爲全球最高,其中意大利約爲0.56美元/千瓦時,英國爲每千瓦時0.46美元/千瓦時,愛爾蘭爲0.43美元/千瓦時,而中國的居民電價約爲0.08美元/每千瓦時。

另據IEA數據,在其統計的全球147個國家中,按居民電價從高到低排名,中國大約在101位左右。整體來說,國內的電價水平確實處于全球較低的位置。

那麽中國居民電價爲何能夠長期處于低位且連續30多年不漲價呢?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一方面得益于我國優秀的資源禀賦,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管控機制。

其次,電價未來有沒有道理調整呢?

按照最新電價政策,中國用戶用電價格逐步歸並爲居民生活、農業生産及工商業用電三類。

事實上,國內電價的調整一直在持續。

早在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就開始研究對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制。彼時,實行居民階梯電價,總體目標是保障大多數居民用電價格基本穩定。同時按照用電量增長,電價呈分段累進遞增。該政策已經于2012年7月開始執行。

近年來,伴隨電價市場化改革步伐,工商業企業電價是實行過漲價的。在2021年10月,根據發改委印發的相關文件,國內12省市國網電力公司下發代理購電相關文件,對高耗能企業的代理購電價格明確漲爲1.5倍。

而最近一次關于電價的大改革發生去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但此次電價調整,主要涉及工商業用電,居民和農業生産方面不進行調整。

根據上述文件,執行工商業(或大工業、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的用戶,用電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下的,執行單一制電價;100千伏安至315千伏安之間的,可選擇執行單一制或兩部制電價;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執行兩部制電價,現執行單一制電價的用戶可選擇執行單一制電價或兩部制電價。

有售電行業人士認爲,我國居民電價低的核心原因,主要是因爲交叉補貼的存在。此外,放長遠來看,居民用電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很多人在有生之年能夠見證。

隨著能源轉型的推進以及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電力及電價的改革、調整還將持續下去。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微信號:hxny3060)

0 阅读:0

妮妮聊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