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啓程訪華,來就來嘛,還學會送禮了!

隊長手記 2024-05-15 18:31:24

剛安排好“家務事”,普京便馬不停蹄地奔赴中國。

5月14日,中俄官方幾乎同步宣布,普京將于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爲期2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這是普京開啓新任期後的第一次對外訪問,也是他第20次訪問中國,而且恰逢中俄將迎來建交75周年,如此多buff疊加,普京的這次訪華,注定被賦予更多的含義。

那麽,中俄這次要談些什麽?總的來說,普京這趟過來中國,要辦兩件大事,還要順便去東北找找商機。

其一,在中俄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上,相互交換意見,簽署聯合聲明。

不用多說,俄烏沖突必然會是重中之重。目前,雖然俄軍在戰場占據上風,但問題是獲得戰果並不多,烏克蘭也並沒有潰敗,最爲關鍵的是,美西方大量軍援正在湧入,繼續打下去,北約甚至有可能下場派兵增援烏克蘭。當然,這些歸根結底,只是談判籌碼,而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溝通渠道基本被切斷,想要有效溝通,就需要中國出面牽線搭橋了。

月初,中國高層訪問法國時,中法便一道提出,以巴黎奧運會爲契機,希望俄烏也好、巴以也罷,在奧運會期間實現可持續的停火,就俄羅斯已采取的行動來看,大概率也會支持奧運期間實現停火。

其二、推動中俄雙邊關系的發展,以及各領域的合作,兩國將簽署多份雙邊合作文件。

衆所周知,自2022年2月24日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美國聯合歐盟對俄羅斯展開數以萬計的經濟制裁,可以說,這些制裁覆蓋到了的方方面面,就軍費開支這一項,就已經占到了GDP的6.7%,政府開支的35%,這讓俄羅斯國家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好的一點在于“西邊不亮東邊亮”,中國仍舊保持了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往來,大量進口能源,幫助俄羅斯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而隨著中俄合作範圍越來越廣、貿易結構持續改善,中俄之間合作也在不斷提升。2023年,中俄雙邊經濟總額創曆史新高,突破2400億美元,提前達到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今年一季度,繼續保持良好勢頭,雙邊貿易額566.8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5.2%。

此外,普京此行還將深入中國東北,參加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俄中博覽會以及第四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並會見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第八屆俄中博覽會將于5月16日至21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本屆博覽會預計展出10個領域、20余大類、超過5000種産品。

毋庸置疑,對現在的俄羅斯來說,繼續與保持雙邊關系的熱度,至關重要。說白了,普京開啓新一任總統任期後,首個出訪就到了中國,那就是確定了俄羅斯未來6年,甚至12年“向東看”的外交戰略。

對于中方來說,至少在當下,中俄關系交好,利大于弊,中國與美國展開全球競爭,也確實需要中俄關系的穩定。中俄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咱們給中俄關系定義的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這與北約小團夥的軍事同盟全然不同。但這樣一來,站在美國的視角,危機感也必定由此而生。

這些年,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從未減輕,從經濟制裁到科技封鎖、貿易戰,從挑動周邊國家搞“小北約”到最拿手的“台灣牌”,對台軍售總額高達700億美元。可笑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月底還專程跑來中國,就中俄關系施壓,妄稱中國必須“停止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之前頻頻操弄“中國看戲論”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甚至要求中國必須在西方和俄羅斯中“二選一”。

大國政治從來打的都是明牌,“中美俄”三方博弈的邏輯也很簡單,誰能坐穩中間的交椅,那麽誰就能處于主動地位。而在瞬息萬變的大國博弈中,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

0 阅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