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化若是三野兵團政委,1955年爲何僅授中將軍銜?跟這3個原因有關

方圓文史 2024-05-02 20:01:48

我們在上一期內容中,較爲詳細的介紹了開國中將郭化若將軍的生平事迹,不得不承認,將軍的一生的確非常傳奇,他早年曾在黃埔軍校學習,後來又去到蘇聯深造,回國後不久便被毛主席親自點名,成爲了主席身邊的“軍事高參”,解放戰爭時期又擔任過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政治委員……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1955年全軍“大授銜”時,郭化若將軍竟然只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要知道,當時全軍的十幾個兵團政委,除第十四兵團政委莫文骅將軍外,其余不是上將就是大將。

那麽,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在文史君看來,郭化若將軍之所以僅被授予中將軍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他自己主動放棄上將軍銜。

事實上,在當年授銜時,上級曾考慮授予郭化若將軍上將軍銜,但將軍卻以“沒有立下什麽戰功,爲革命所做的貢獻有限”爲由給婉拒了,最後上級也如他所願,授予了他中將軍銜。

第二個原因,擔任軍政主官時間較短。

我們在上文說到,郭化若將軍從1924年就參加了革命,先後經曆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其資曆自不容說。不過,在此期間,他在軍隊機關院校工作的時間較長,擔任軍政主官的時間卻比較短,所以戰功並不是很多。

事實上,這一點跟第十四兵團政委莫文骅將軍有點相似,莫文骅將軍參加革命的時間雖然比較早,但其早年也是長期在軍隊機關院校工作,所以最後也僅被授予中將軍銜。

所以正因如此,在1952年軍隊評級時,郭化若將軍僅被評爲了副兵團級,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早年在中央蘇區期間,郭化若將軍曾一度因所謂的“托派”嫌疑被開除黨籍長達七年之久,盡管後來平冤昭雪,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職務晉升。

那麽,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上世紀30年代初,王明在蘇區搞“肅反”擴大化,在此期間,郭化若被以“托派”嫌疑的莫須有罪名,被解除了一切領導職務,並開除黨籍。在這之後長達七年的時間裏,郭化若始終未能平反昭雪。

1934年10月後,中央紅軍踏上了萬裏長征的漫漫征程,在此期間,時任紅軍幹部團團長陳赓親自點將,讓郭化若擔任幹部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

在出發時,郭化若的腳正患有潰瘍,走不遠就會化膿,但作爲作戰科長,他必須在部隊宿營時,找好下一個宿營地,並打探清楚路線、路況、敵情等,其工作量極爲繁重。然而盡管如此,郭化若還是堅持下來了。

次年10月,紅一方面軍抵達陝北後,郭化若奉命擔任中國工農學校訓練處長。

由于該校剛剛成立,教學工作尚未完備,郭化若走馬上任後,便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的編寫和教育綱要的制定中,並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遭受到如此打擊,卻還能全心全意爲黨工作,郭化若將軍的確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要知道,在這之前,郭化若已經是軍委總參謀部參謀處處長了,如今卻委身該職,如此巨大的落差,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但將軍卻始終任勞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確實非常難得。

當然了,在此期間,郭化若也曾多次致信毛主席,彙報自己當前的工作和身體狀況,並表示希望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毛主席曾回信勉勵道:

“你在長期蘇維埃戰爭中,爲革命奮鬥到底的忠誠與勞績,我們都是完全承認與一致贊揚的。你的身體情形如此,除同意你下期來延安外,我正在替你買藥,不久當可買來寄你。”

郭化若收到回信後備受鼓舞,不久後又一次致信毛主席,並提出了他《關于部隊軍事教育的一點意見》,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視,並在回信中說道:以後“仍請你對軍事教育作我的顧問”。由此可見郭化若這位軍事高參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但遺憾的是,關于恢複他黨籍的問題卻一直沒能得到解決,直到抗戰爆發後,此事才迎來了新的轉機。

一天,郭化若去看望毛主席,主席問他:人家都說你驕傲,你自己怎麽看?

怎料,郭化若一聽,一陣委屈不由得湧上心頭,眼睛紅潤,眼淚差點決堤。他很快平複情緒,回答道:主席啊,我現在連個黨員都不是,哪裏有什麽資本驕傲呢?我已經三十多歲了,想找個對象,結果人家一聽我不是黨員,就不談了。

毛主席沉思良久後,說:你受了很多委屈了。在這之後,毛主席開始親自過問郭化若的平反問題。

1938年7月,在毛主席的親自過問下,郭化若的冤案終于平反了。之後,在“抗大”幹部會議上,時任中組部部長陳雲宣布恢複郭化若的黨籍。至此,郭化若背負了7年的沉重包袱,終于卸下了。

而也正如我們前文所說,這一段經曆在客觀上也影響了將軍早期的職務晉升,同時也影響了他的評銜。

1 阅读: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