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點天燈”有多殘忍?首個被點天燈的人,屍體連燒三天不絕

甄客百曉生 2024-05-10 02:48:39
前言

說起點天燈,一般想到的都是舊時元旦長竿懸挂起來的燈盞,可誰又能想到這還能是古代的酷刑呢。

小偷小摸根本用不到這種刑罰,古往今來,能“喝上這麽一壺”的,不是篡權改朝就是刺殺要員。

那麽,這天燈究竟是怎麽點的?受過這種酷刑的又都是些何人?

古時刑法

事實上,對于上古時期的治國之道、刑法之道,曆來都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般而言,太平盛世,國家發展時期,刑法都會逐漸收斂,君主也會如漢文帝時那樣,倡導無爲而治,與百姓同樂。

可是如果有什麽叛亂,或是有什麽篡奪國家,再者是一個民族的內亂,這些君王就會再次舉起鞭子,制造出各種各樣的酷刑,用來懲罰那些叛逆之人。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懲罰,但是古代的各種折磨人的手段依舊讓人不寒而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千刀萬剮的淩遲與五馬分屍的車裂。

淩遲這種酷刑,簡單來說就是用一把鋒利的刀子,一點點的將犯人身體的肌肉一點點的剝離下來,過程漫長痛苦,每一次都要將囚犯活活的折磨致死。

《窦娥冤》中張驢兒就是被淩遲而死,文中寫道: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

而車裂,又被稱爲五馬分屍,活人肢體被生生撕裂,也是極爲殘忍。

《史記》中有記載,秦惠王命人將商鞅車裂:“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黾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

而這種刑罰並不是中國的專利,英國也有類似的懲罰方式,只不過更加殘酷一些,克倫威爾逝世數年後,複辟的查理二世將克倫威爾的遺體從墳墓中挖掘了出來,用鞭子抽打,執行了車裂之刑。

當然,在這些刑罰之中,也有一種叫做“點天燈”的刑罰,雖然不太爲人所知,但是各種小說卻對這種刑罰情有獨鍾。

習俗與刑罰

點天燈最早是在陰曆新年時,在寺院裏或院子裏豎起一支長長的木頭杆子,把預先做好的燈籠點燃,再用滑車慢慢往上拉。

傳說,姜子牙在西周時被賜封神榜,但有一位黃飛虎被遺漏,姜子牙深感愧疚,于是將“五嶽之首”的牌位交給了黃飛虎。

衆神靈得知後,對太公更是推崇備至,紛紛以禮相待。

日子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過去了,姜太公覺得自己打擾了神仙們的安甯,所以,每逢農曆臘月三十、元旦,他都要一個人坐在天燈下。

姜子牙這一手,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百姓們不忍大過年唯他一人孤獨,于是都從家裏搬了些好東西出來,坐在天燈之下。

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點天燈”在某種程度上就成爲了殘忍的行刑方式。

“點天燈”是一種很少被用來折磨人的酷刑,敢動用如此刑罰,想必也是一位殘暴的君王。

其執行方式爲:將囚犯身上的衣物剝去,再用麻布裹住,在油桶中泡上一天。

晚上,囚犯們會被捆在一根高高的木樁上,頭朝下,然後用火點燃他們的雙腿,隨著火焰的蔓延,囚犯們劇烈的掙紮著,就好像黑夜中的一盞明燈。

當火勢蔓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囚犯疼得暈了過去,這時行刑人會將火勢撲滅,讓犯人清醒過來,然後重新點火。

因爲囚犯渾身上下都是脂肪,所以火焰永遠不會熄滅,而且從腳開始,即使犯人雙腳已經被燒毀,但身體的在主要髒器卻沒有任何大礙,必須忍受著巨大的疼痛,一直被折磨到死去。

這種折磨,不光是身體上的摧殘,更是心靈上的摧殘,光是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點天燈第一人

說起這“點天燈”的受刑人,大部分人都會想起民國年間的黑道大佬們處理叛徒。

不過,最早的點天燈卻是大有來曆的,根據古籍記載,第一個點天燈的人,應該就是董卓這個東漢末年的亂臣賊子。

在三國的時候,董卓雖然身處混亂之中,但他卻有著遠大的抱負,他挾持漢獻帝,掌握了整個國家的大權,這個人心狠手辣,極其殘暴。

然而,董卓並非一根筋的莽夫,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在他的權謀下,不僅害死了太子,還毒死了何太後,至于那些官員,更是看誰不順眼便肆無忌憚的殺人。

這樣的舉動,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于是袁紹和其他幾個人聯合在一起,想要打敗董卓。

191年,孫堅擊敗了董卓,董卓被迫退回長安,沒過多久,王允就用貂蟬做誘餌,讓董卓帳下的呂布叛變,義父子之間相殘,最終董卓被呂布斬殺。

董卓之死,並非是完全的解脫,呂布直接命人將其遺體運至一處特別的場所,以供世人羞辱唾棄。

雖然沒人清楚到底是哪個士兵在看管他的遺體,這個守衛不知怎的冒出了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想法。

他拿著一根巨大的燈撚放在看董卓的肚臍上,然後直接將董卓當成油燈點著了。

不論是故事中還是哪,董卓的形象一直是個胖子,身上的肥肉很多,這讓他直接燒了三天三夜,光是聽說都讓人感到心驚肉跳。

《三國志》中記載:“守屍吏暝 以爲大炷,置卓臍中以爲燈,光明達旦,如是積日。”

其他例子

宋代宋徽宗,同樣被點了天燈,堂堂一位大宋帝王,竟然被人“點了天燈”,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宋徽宗在“靖康之變”之後爲金所擒。

宋徽宗本來是要自盡的,但卻被宋欽宗以諸如“活著總比活著好”、“活著就有希望”之類的借口給攔住了。

然而宋徽宗本就年事已高,旅途勞累之下,終于一病不起,死在了床上,原本以爲這一死,一切就都結束了。

可金人們卻將宋徽宗的身體,放在了一張石頭炕上當了燈芯,一把火給燒成了灰燼。

相對于後世的"點天燈",董卓被處死,更多的是民衆對其暴行的不滿與發泄,說是點天燈第一人實際有點言過其實了

這樣對待屍體的處理方式,與對活著的人的上刑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懲罰都是針對一些罪大惡極之輩,又比如邪惡的滿清政權,用來懲罰反抗之人。

更要命的是,這樣的懲罰,竟然是針對一個女子。

在太平軍時代,曾經出現過一個名叫朱九妹的美女,楊秀清曾經試圖將朱九妹強行占有,但是朱九妹堅決不從,之後更是對楊秀清下了毒。

東王楊秀清一怒之下,命人將朱九妹抓了起來,剝皮抽筋,點了天燈。

刑罰的消失

在古代,點天燈這種殘酷的懲罰只存在于封建時代,而現在,這種殘酷的懲罰已經不見了,說明了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人類法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的文化發展史,而在刑法發展史上,更是一個從蠻荒到文明的過程。

中國法從“奴隸制五刑”到“封建五刑”,再到“近代五刑”,這是一個曲折而又漫長的過程,它反映了人類社會從蒙昧向文明的變遷過程,也使在法制語境下,“自由”的價值觀更加可貴。

通過對這些殘忍的刑法考察,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發展與文明的意義是深遠的。

刑罰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給予報應與預防,刑罰並不意味著罪犯就一定會減少,中國古代的法律雖然講究刑罰,但犯罪率基本沒有太大變化。

相反,刑罰過于嚴重往往會帶來難以想象的惡果,陳勝、吳廣的起義就是其中例子之一。

在保障權利和遏制違法行爲中,應當權衡利弊,尋找一個平衡點,一味強化刑罰沒有任何意義。

參考:《三國志》《圖解中國曆代酷刑史》

百度百科:點天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2%B9%E5%A4%A9%E7%81%AF/27046?fr=ge_ala

0 阅读:718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