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敢殺潘金蓮,爲何不敢殺孫二娘?宋江、施恩給出關鍵線索

金寶講故事 2024-05-07 19:21:20

提及武松,許多讀者腦海裏都會浮現一個身高八尺、相貌堂堂的好漢形象。的確,武松是梁山上爲數不多的好漢之一,而梁山上絕大部分都是一些打家劫舍、雞鳴狗盜之徒。

然而人無完人,就算是武松,也有屬于他自己的人情世故,好比武松可以爲了給武大郎報仇怒殺潘金蓮,卻不敢殺同樣陰狠毒辣的孫二娘。

一、怒殺潘金蓮

武松天賦異禀、力大無窮,當年在路過景陽岡之時喝醉了酒,可武松憑借一對肉拳打死了一頭吃人無數的猛虎。

武松一下子成了陽谷縣的打虎英雄,也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同在陽谷縣的武大郎。原來武大郎不滿五尺、面目醜陋,加上上身長、下身短而被世人嘲笑,有一個“三寸丁谷樹皮”的難聽綽號。

誰知有個大財主將潘金蓮送給了武大郎爲妻,惹得清河縣差一點沸騰。只因潘金蓮秀美絕倫、身材婀娜,武大郎不在家之時,諸多男子爭先恐後地跑到武大郎家一睹潘金蓮的風采。

見了潘金蓮的神采飛揚,一些人開始冷嘲熱諷,武大郎不堪其擾,這才帶著潘金蓮搬到陽谷縣。

武大郎哪裏知道,不會遊泳的人,就算換一個泳池也無濟于事。他搬到陽谷縣沒多久,嬌妻潘金蓮就和西門大官人有染。武大郎捉奸不成,反被西門慶一腳踢中了胸口。身受重傷的武大郎就此臥病在床,潘金蓮擔心夜長夢多,索性熬了一碗毒雞湯將武大郎毒死。

潘金蓮自以爲所做之事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料武松膽大心細,在他的摸查取證之下,武大郎之死的真相終于水落石出。

武松也不管那麽多,他一口氣殺了潘金蓮又殺了西門慶、王婆,將他們的頭顱擺放到了武大郎的靈台之上。

相信無數讀者看到武松如此率性而爲都會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過施耐庵的這一部《水浒傳》卻將人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只因武松在對待孫二娘的時候,卻展現了不同的“雙標”。

二、不殺孫二娘

孫二娘和夫君張青在十字坡開了一家黑店。

這家黑店的經營情況是這樣的,張青號稱“菜園子”,平日裏負責采購“煙酒飲料”,而孫二娘則是十字坡黑店的老板娘,她仗著美色誘惑了無數路人到店裏消費。

孫二娘卻偷偷在酒水裏摻下了蒙汗藥,待客人麻倒之後,順走他們的盤纏。當然,孫二娘的狠遠不僅于此,她不但要劫財還要奪命。原來孫二娘將客人麻翻之後,將他們一個個剝得赤條條的,然後將他們做成黃牛肉包子賣給別的客人吃。

這樣一來,這些消失的顧客不僅死無對證,他們的肉身還能給孫二娘帶來收益,讓人看了不由得汗毛倒豎。

孫二娘的這家黑店開了多年,不知有多少豪傑死在孫二娘的手上,就連號稱花和尚的魯智深也差點被孫二娘做成人肉包子。

然而武松得知了孫二娘的所作所爲時,卻沒有爲民除害,反而與孫二娘、張青義結金蘭。照理來說,武松是一個揚善除惡的好漢,該如何解讀武松此等怪異之舉?

其實,作者施耐庵早就借著宋江和施恩給出了關鍵線索。

三、宋江和施恩給出關鍵線索

那時武松因爲打架風波躲在了柴進的家中,可此時的武松尚未有打虎的壯舉,只是一個別人眼中的酒鬼。機緣巧合之下,宋江也進了柴府,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暴怒之下,提起拳頭要打宋江,柴進道出宋江姓名後,武松大驚,納頭便拜。

宋江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格外擡舉武松,還和宋江結拜成兄弟,讓武松感動不已。

不多時,武松怒殺西門慶和潘金蓮,刺配孟州。到了孟州的牢營,武松發現一件怪事。原來武松不但免去了殺威棒,每日三餐還有大魚大肉管他吃、美酒好酒管他喝。

武松後來才知道,孟州管營之子喚作施恩,他有求于武松,這才厚禮相待一位階下囚。武松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他是知道施恩並非善類。

原來施恩喊了牢房裏的80多個囚犯在快活林一帶開賭坊、酒店和青樓,但武松仍是爽快答應了替施恩報仇,這才有了後續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的一系列風波變故。

反過來再看武松和孫二娘,那時孫二娘用蒙汗藥麻暈了押送武松的公差,武松留了一個心眼這才逃過一劫。以武松的脾氣,他本來是要對孫二娘痛下殺手的,可正當武松要出手之時 , 張青出現了。

書中是這麽寫的,那人道:“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納頭便拜道:“聞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識。”……那人便叫婦人穿了衣裳,快近前來拜了都頭。武松道:“卻才沖撞阿嫂,休怪。”那婦人便道:“有眼不識好人,一時不是,望伯伯恕罪。且請去裏面坐地。”

注意看,當張青稱贊武松是打虎英雄還低頭便拜時,武松的怒氣立時就消了一半。待孫二娘穿了衣服也來拜武松時,武松怒氣全無。

可見,施耐庵筆下的武松有血有肉,並非只是一介莽夫。好比在聽聞宋江的大名後,武松也會放下拳頭、納頭便拜。

而且武松也奉行“別人敬我一尺,我敬別人一丈”的信念,這就能解釋武松明知孫二娘是個殺人女魔,自己性命也差點被她所害,但武松深知“不知者不罪”,于是和孫二娘冰釋前嫌,日後還成了無話不談的“藍顔知己”。

綜上,《水浒傳》看似寫的是打打殺殺,實則卻將現實中的“人情世故”四字展現得恰到好處。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