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科技·未來”第二十五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開幕

河北新聞網 2024-04-20 18:40:28

河北新聞網4月20日訊(記者杜昱輝)兩米多長的絲瓜、五百多斤重的南瓜、長在樹上的西瓜……一大批打破認知的果蔬在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菜博會)上集中“亮相”。

本屆菜博會以“綠色·科技·未來”爲主題。主展區總面積45萬平方米,包括10個展館、日光溫室高産栽培區、蔬菜博物館、休閑農場及室外展區。展會采取實地種植與展位展示、蔬菜園藝與文化藝術、經貿洽談與觀光旅遊相結合的模式,全面彙集、展示、交流、推廣國內外蔬菜産業及其相關領域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和新理念,創新提升“壽光模式”,將“壽光制造”與全球優質蔬菜、種子種苗、現代農機産業對接,打造效益增極點,發揮“中國蔬菜之鄉”品牌優勢,帶動提升農業産業化、標准化、品牌化、國際化水平。

科技賦能 助推産業轉型升級

農業的未來在科技,科技創新是菜博會永葆生機活力的源泉。第二十五屆菜博會是科技創新與實踐融合的智慧大園區,展示內容具有品類繁多、科技高端、智能信息化強等特點。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對接,引進世界領先水平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成果,使展會科技水平始終站在行業最前沿。彙集國內外蔬菜優良品種2600多個,其中降糖椒、水果椒、花青子番茄等新品種600多個,引進新型魚菜共生系統、立體循環式蔬菜種植、滾筒式氣霧栽培等新模式80余種,智能農業機器人、AM菌土壤修複技術等新技術120多項。加大對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等前沿技術展示,十號館爲數字農業館,5G智慧大棚管理、番茄AI種植模型、農業區塊鏈技術應用等,全面展現智慧農業發展成果。在“蔬菜之最”展區,可以看到500多斤的“巨人南瓜”、單株累計結果3000公斤的西紅柿樹、年産1200多斤的空中紅薯等,在蔬菜産量、長度、重量等指標上打破人們對蔬菜生長潛能的認知。

蔬菜藝術 創意農業弘揚文化

在菜博會,蔬菜爲文化提供載體,文化爲蔬菜注入靈魂,展區的蔬菜文化景觀,是“中國蔬菜之鄉”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展會遊客爭相觀賞的一大亮點。五號館內運用蔬菜瓜果以立體栽培模式,打造“菜鄉農聖”“齊民要術”大型景觀,诠釋中國農業智慧的源遠流長;八號館以“新時代大美中國的壯麗畫卷”爲主題,以長江、黃河、長城、長征、大運河五大國家文化公園爲路線,創制“江山多嬌”“大美中國”等蔬菜文化景觀100多處,氣勢恢宏,震撼人心;2024年又值龍年,龍作爲中華民族的象征,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情感,運用雕刻、粘貼、彩繪的藝術手法搭建“龍躍神州”,讓遊客體驗龍年尋“龍”的樂趣,掀起龍文化旅遊熱潮。本屆展會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創意農業與綠色發展融爲一體,菜景相輝,寓意深遠。

商貿交流 加速邁向國際舞台

借助菜博會期間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爆發的優勢,舉辦系列“會中會”“展中展”活動,搭建起國內外企業交流合作、貿易洽談的平台。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菜博會將六號館全新打造爲國際館,設置韓國展館、俄羅斯館、巴基斯坦展區等,展示展銷國際特色産品,並邀請國外農業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參展參會,通過菜博會和設施蔬菜園區發展聯盟這條紐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壽光農業出海的現代農業産業帶。進一步發揮菜博會在農業領域的磁吸作用,在會期內舉辦2024壽光設施蔬菜園區發展大會、種業博覽會、國際農産品展、農機裝備展等高端會議論壇,彙聚行業頂尖人才和海量商業信息,加快推進壽光蔬菜品牌戰略實施,活躍展會交易,增強經濟活力。園區設室內外展位1000多個,涵蓋新技術、新成果、新産品,生産資料、農機裝備等現代農業及産業化經營,發揮樹品牌、謀發展的營商環境新優勢。

科普研學 文旅項目精彩紛呈

菜博會不僅是蔬菜産業領域的盛會,也是一場文旅盛宴,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參觀旅遊。這裏不僅是蔬菜的王國,更是知識的海洋,依托園區內容豐富、科技領先的優勢,以踐行、塑夢、創新、成長爲教育理念,打造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研學課程,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青少年“學農”勞動實踐教育提供了個性化平台,特別是凸顯守護“菜籃子”安全這個鮮明特色,規劃設計科技安全、種業安全等系列國家安全景觀,努力打造以“壽光模式”爲引領的農業全産業鏈安全基地。四號館突破地理種植約束,納寰宇于一室,種植展示熱帶雨林、沙漠植物和南北方果樹,館內精心打造兒童遊樂設施,室內室外聯動,開辟餐飲娛樂新空間。創新提出大園區理念,重新規劃設計遊覽路線,讓可參觀面積增加近一倍,參觀遊覽過程更加流暢有序。優化提升“夜遊模式”,奇幻的意境、璀璨的燈光、熱鬧的活動,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讓城市的夜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新展館主題內容,一館一品、一步一景,寬敞的連廊成爲貫穿內部藝術景觀的脈絡,爲展館提供了富有生機、充滿感性、活力的過渡空間。在這裏,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故事與驚喜,等待著遊客們去發掘與體驗。

模式輸出 助力全面鄉村振興

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範園作爲科技部首批命名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及菜博會舉辦地,不斷強化國內外品種篩選、評價、觀摩、交流、推廣工作,全面做好農業技術和優良品種的推介,貼近菜農種植實際,讓農民看得見,學得會,收獲多,傳播現代實用農業科技和種植模式,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爲國內良性、閉環發展的“農旅雙鏈”政府農業園區運行樣板,菜博會的巨大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吸引了全國各地政企關注,通過與有條件的地區進行合作辦會,創新提升“壽光模式”,讓菜博會“走出去”,開拓省外展會市場,進一步發揮農業科技對農業産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利用國有企業平台優勢,與本市內規模以上的農業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拓展對外農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與推廣,實現增值收益。目前江西武甯、內蒙古鄂爾多斯、河北雄安新區、河南扶溝四個合作項目已開工建設運營蔬菜園區。進一步擴大菜博會的吸引力和知名度,爲全面鄉村振興貢獻壽光力量。

據了解,自2000年至今,菜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24屆。依托濰坊壽光蔬菜全産業鏈優勢,菜博會從一個區域性農業展會發展成爲國家AAAAA級農業展會,是國內首個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蔬菜科技展會領域會員與展會雙認證的單位,享譽海內外。每屆菜博會都向世人展示著國內外蔬菜産業領域的先進技術、種植模式,吸引了衆多農民、遊人、客商、企業等前來參觀學習。24年來,累計3000多萬人次到會參觀,爲推動我國蔬菜産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