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了艦載機的衆多“首次”,他是“飛鲨”回家的引路人

中國軍網 2024-02-18 22:10:14

黑色痕迹

■姜 濤

茫茫大海,遼闊無垠。迎著清晨的海風,數架殲-15艦載機在母艦上空呼嘯而過。某艦載機試訓基地新期班飛行學員航母資質認證考核,正在緊張進行著。

海天之間,戰機的轟鳴聲與戰艦犁出的浪花聲交織在一起,成爲雷達引導技師熊駿耳中最動聽的交響樂。

熊駿,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二級軍士長,榮立三等功1次,2012年被評爲海軍優秀機務工作者。

艦島裏,首次登上航母著艦引導雷達艙室,參與飛行保障的熊駿既興奮又緊張,“能夠成爲‘飛鲨’回家的引路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作爲艦載機雷達引導技師的熊駿,之前一直在陸基機場保障艦載機飛行訓練,上航母還是頭一回。抑制住內心的激動,他不停地暗示自己:“穩住,一定要成功保障這次任務。”

“准備接收殲-15飛機。”他仔細聽著無線電裏傳來的指令,瞪大雙眼緊盯著面前的屏幕。隨著指揮員下達口令,熊駿指尖輕觸鍵盤,迅速啓動著艦引導雷達。“飛鲨”的高度、速度等飛行數據實時傳送到各個指揮終端。

不一會兒,第1架歸航的“飛鲨”在著艦指揮官的指揮下,由遠及近。“砰”的一聲,戰機尾鈎精准鈎住第二道阻攔索,完成精准著艦,一道漆黑的輪胎痕迹印刻在甲板之上。

第2架、第3架、第4架……參訓飛行員駕機依次完成了這場“刀尖上的舞蹈”。

“漂亮!”望著最後一架“飛鲨”以近乎完美的下滑曲線,精准降落在著艦區,雷達引導技師熊駿興奮地喊了出來,臉上樂開了花。

此刻,航母著艦區上又新增了數道漆黑的著艦痕迹,與飛行甲板的銀灰色漆面形成了鮮明對比。

“引導艦載機降落在航母上,就像是在迎接我的孩子回家。”當看到飛行員們開啓座艙蓋,走下戰機的矯健身影,熊駿心裏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當精兵,上航母。”這是熊駿的軍旅夢想。爲了這個夢想,他在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一幹就是10年。從艦載機試飛到定型,從艦載機阻攔著陸到阻攔著艦,從艦載機飛行員單批上艦到多批上艦,熊駿在外場一線見證了關于海軍艦載機的衆多“首次”。

當天上午,第一批次保障任務結束後,熊駿利用短暫的飛行間隙,向艦員尹春江和王曉磊請教最新的裝備知識。令熊駿自豪的是,這兩名優秀的著艦引導雷達操作員都是從熊駿所在的某特裝大隊培訓上崗的。如今,熊駿帶教過的很多徒弟,都已經成長爲艦載機飛行保障一線的業務骨幹。

冬去春來,一批又一批艦載機飛行員換羽砺翅,取得航母飛行資質。熊駿也把最美好的青春融進了祖國航母艦載機事業。

海風輕柔地拂過面頰,熊駿的目光掃過銀灰色甲板上的一道道黑色痕迹,望向遠方的天空。他的眼中閃爍著清澈的光芒:“航母飛行甲板上著艦印痕會越來越密,那將是屬于特裝官兵的光榮勳章。”

(本文刊于2022年4月26日《解放軍報》“長征副刊”版)

解放軍報微信發布

編輯:蘇培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