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袋裏放了3年的白茶餅,從來沒有打開過,請問還可以喝嗎?

小陳茶事 2024-05-12 14:21:44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些天給一位茶友鑒茶。

茶友提到,2021年冬天的時候,買了一塊白茶餅,在密封袋裏放了3年,從沒有打開過,不確定還能不能喝,邀請村姑陳去給他鑒別一下。

茶友打開袋子,散發著一股怪味,一股酸梅子味,用手觸摸茶餅,摸起來有點軟。

南方天氣潮濕,茶葉本身具有吸附性,用密封袋存放了三年,定會受到影響。

要是摸起來不只發軟,指間還能摸出幾分粘膩的幹茶,那就不只是受潮這麽簡單,茶內物質已經嚴重裂變。

沖泡後湯色偏深,是暗暗的琥珀色。

這種茶肯定是不能喝了,原先的營養物質早已被有害物質侵占了。

茶友不解的問道,市面上有許多人都是用密封袋存茶啊,爲什麽我的就存壞了呢?

確實市面上有許多商家、茶友都在使用密封袋存茶,但密封袋存茶有好處也有壞處。

請聽村姑陳細細道來。

《2》

密封袋適合短期存茶。

用于存茶的密封袋,市面上通常有2種。

一種,是厚鋁箔的,內外都是鋁質,比較厚實。

還有一種,外面是牛皮紙材質,裏面是鋁箔材質。

但無論是哪種,各位茶友都要注意,它們都屬于臨時存茶袋。

換言之,只能用于短期存茶。

經常喝的茶,你打算在一個月內喝完,那麽可以將其用密封袋保存。

密封袋方便取茶、方便攜帶,平時出差旅行的時候,裝在行李裏,不占地方,輕便小巧。

但要注意,及時喝完。

一般情況下,南方的天氣潮濕建議1個月內喝完,南方較爲潮濕地區建議半個月內喝完,北方天氣幹燥可以在2-3個月內喝完。

但要仔細捏緊袋口的密封拉鏈條。

爲了確保萬一,捏緊袋口之後,再回過頭檢查,看看是否有遺漏了一兩處縫隙沒捏緊。

使用濕泡台的茶友盡量將其遠離泡台存放,可以考慮放在抽屜、推拉置物櫃、書架等避光幹燥的地方。

平時取茶要注意保持手的幹燥度,幹手取茶。

洗手後取茶,要將手徹底擦幹後,再取茶,否則手上的水分子接觸到茶後,會使茶葉受潮變質。

若是能做到這些,密封袋用于臨時存放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密封袋爲什麽不適合長期存茶?

白茶餅的儲存條件,是密封、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密封袋,看似能完美地符合這些條件,但是,它的密封性全靠拉鏈條的粘合性。

而密封袋的拉鏈條是橡膠做的。

橡膠的特性是,剛剛使用的階段,特別柔軟,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就會被氧化,逐漸老化。

老化了以後,橡膠條就變得僵硬,密合度變差。

並且,拉鏈每次使用完後,都要及時捏緊。

反複地捏,多次地捏,捏緊後還得回頭仔細檢查,究竟沒有做到嚴絲合縫,有沒有哪裏照顧不周。

若是捏得不夠緊,哪天崩開了一個縫隙,水汽便會趁虛而入,占據整個袋子內部,最終導致白茶受潮變質。

在六大茶類中,白茶的工藝簡樸,僅僅是萎凋、幹燥爲主。

主要目的就是去除身體裏多余的水分。

而密封袋的密封條件太有限,受潮概率很大。

如此密封袋對于長期儲存白茶確實是不太合適。

《4》

長期存白茶,首選三層包裝法。

儲存白茶,牢記3個原則,離牆離地,避光密封,不頻繁開箱。

箱子防護離牆不少于5公分,離地不少于10公分。

最好的密封方式,是三層包裝法。

所謂三層包裝法就是,最內層用鋁袋,中間用食品級塑料袋,最外面用5層瓦楞紙箱,三層都要密封。

長期存白茶,不論散茶、餅茶,三層包裝都是最經濟實用的儲存打包方式。

完整的打包過程,大致如下。

先將全新的紙箱撐開,箱底封口後,先套上一層厚塑料袋、再套鋁箔袋。

前期准備完畢,往裏裝入茶葉。

存放白茶餅,可以連著餅紙、牛皮紙質餅袋,一齊放進其中。

緊接著,由內到外,逐層封口。

內部的兩層袋子,分別用繩子綁緊,謹防跑氣。

最後,用膠帶將紙箱封箱,四周縫隙最好全部封上。

經過三層包裝打包後,將這個存茶的箱子離牆離地。

放在遠離陽光直射的幹燥、陰涼、避光環境。

站在茶友的存茶立場看,收到完整配套三層包裝打包的白茶餅。

千萬別在拆開檢查時,隨手扔掉、塑料袋、鋁袋等存茶搭配。

若是在快遞運輸途中,外箱底部沾上灰塵,略有受損,可以更換一個紙箱,但內部的包裝暫時別動。

原箱原樣密封,繼續堅持三層包裝的方式,更利于白茶餅的長期儲存與陳化。

存茶房間內不要擺放氣味明顯的其它物品,譬如臘肉、熏魚等,盡量幹燥潔淨久存,避免串味。

這樣白茶就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陳化。

《5》

密封袋設計的初衷是爲了方便取茶。

把一些近期要喝掉的口糧,裝在密封袋裏,隨喝隨取。

用密封袋進行臨時倉儲,完全沒問題。

問題就出在,長期儲存白茶餅,密封袋沒辦法達成完美的密封條件,受潮概率很大。

同時,密封袋的空間有限,裝不了幾餅白茶。

長期存茶使用三層包裝法密封,才能做好久存陳化,越存越甘香醇厚!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0 阅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