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

陋室文史 2024-05-22 14:29:56

很多人對太監的印象都不是很好,曆史上有名的太監大多都是禍亂朝綱,權勢滔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特別是提到東廠太監,大家更是談恐色變。

而有這樣一位太監,他身居東廠高位,卻聲譽極好,死後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

太監的興起

早在先秦時期,因要保證後宮裏有能夠做體力活兒的同時,保證皇室血脈的純正,宦官一職便已出現。

早先的宦官並不叫太監,太監本爲官名。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唐朝,以宦官充任太監,太監自此與宦官相聯系,指宦官官職中等級最高的官職,明朝時期數量達到頂峰。

從永樂始,宦官漸受重用。皇帝親信的太監經常被派出巡出洋,擔任監軍。永樂十八年設東廠,由宦官執掌,從事特殊活動。

宣宗時,又改變了“宦官不能讀書”的傳統,在宮中設立了“內書房”,令學官教導宦官們讀書寫字。

成化十三年,又在東廠之外增設了一個西廠,由太監擔任總督察。宦官任職機構膨脹,宦官人數激增,至明末多達數萬之衆。

陳矩進宮

陳矩的父親陳虎在服役過程中,有一次因爲供應出了問題被宦官折磨,心中憤懑不已。

看著家中的三子陳矩,他狠心拿定了一個主意:既然自己不能擺脫受人虐待、地位低下的現狀,自己的兒子無論如何也不能過自己這樣的生活。

當時的宦官威風凜凜,權利滔天,于是陳虎決定讓他的兒子陳矩入宮爲奴,興許將來混出個模樣,爲自己出一口惡氣。

就這樣,9歲的陳矩被送入宮中,當時正是嘉靖二十六年冬。

陳矩入宮後後歸入太監高忠手下,高忠的一舉一動也成了他學習的榜樣,對他的影響深遠。

那高忠是誰呢?

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汗帶領大兵南下破關而入,一路殺到了大明京師北京城下。

戰火紛飛之中,有一個太監,他身披重铠,忙于京城防務。他就是負責京師十二團營的太監高忠。

高忠不知道,此時他忙碌的身影被一個12歲的少年宦官所注視並仰慕,這個少年敬仰他操勞國事軍事的忠心,立志將來也要成爲對大明朝有所貢獻的人,這個少年就是陳矩。

陳矩剛開始在宮裏的日子並不好過,有人就經常欺負他,讓他做又髒又累的活。陳矩卻一直是該幹嗎幹嗎,從不抱怨。

有人看不下去了,替他打抱不平,說你不能這麽受人欺負嘛,去跟高爺爺彙報啊。陳矩大方一笑:沒必要,我不是年輕嘛,多幹一點活也沒什麽了不起,全當是增加工作經驗好了。

後來高忠聽說此事後,便注意到了陳矩,後來發現他的人品及才能具佳,便開始著力培養他,將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傾囊相授。

陳矩升遷

在高忠的培養下,陳矩的能力日漸顯現出來。

萬曆十年,神宗皇帝拜谒皇陵時,得知陳矩辦事得力,由此升遷爲了司禮監典薄。後接連被升爲右監丞、左監丞、太監、司禮監太監兼掌皇史宬。

萬曆二十六年,陳矩以司禮監秉筆太監身份提督東廠,此時的他已經成爲僅次于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之下的第二人。

七年後陳矩執掌掌東廠兼執掌司禮監印,集糾政、監察大權于一身。

陳矩爲人

按照宦官史學家劉若愚的記載,陳矩雖然位高權重,但他的爲人處世,與那些奸惡之徒截然不同。他爲人正直,有度量,能顧全大局,不濫用權力。

神宗統治了明朝四十八年,前面十年都很努力,但後面三十多年,他從勤奮變成了懶惰,甚至有時達到什麽都不管的程度。

按理說,皇帝不管事,司禮監基本上一手遮天,應該出現宦官專權才是。但萬曆年間既沒有專橫朝政的大太監,也沒有東廠、西廠的恐怖統治。

陳矩當初接手東廠就表示,抓捕到的人一定審查清楚,但不許刑訊逼供,屈打成招,冤枉好人。

哪怕對那些犯了重罪的,也常想著“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善待則善待。

在陳矩掌管東廠期間,東廠特務的活動減少了許多,東廠大獄使用頻率太少,以至于都長出了青草。算起來,竟然是整個明朝最爲平和安詳的時間。

陳矩還特別注意管教手下,凡是有搞專政念頭的,一律嚴懲。有公正之心的,以國事爲重的,才能得到提拔。

這麽一來,太監這個群體的風氣也得到了極大的整肅,以至于當時宦官的風氣比官場的風氣都要好。

在明朝非常有名的妖書案中,沈一貫等人打算借助此案誣陷和自己有隙的沈鯉、郭正域。他們找到陳矩,卻被陳矩一口拒絕。

陳矩表示:我辦事就一個道理,有罪的絕不輕饒,無罪的絕不冤枉。

最後,他硬是把這場滔天大案給平息。如果在任的不是陳矩,而是汪直、劉瑾之類的,不知道要冤死多少無辜之人。

有次陳矩受命押送罪將廷堂前往鳳陽。一路上經過各地州縣,陳矩不擾民不收禮,只是每日安靜讀書,即使對驿站的驿卒也都客客氣氣。

這些驿卒見慣了外出奉使的跋扈宦官,這樣難得的好公公,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大家都受寵若驚,紛紛稱贊陳矩是“佛”。

萬曆三十五年,陳矩去世。京城內外的百姓聽說了此事,都哀傷地說:陳公是善人,今日真的成佛了。

文武百官都親臨吊唁,穿著素衣送葬的人多至堵塞道路。

大學士朱赓、李廷機、葉向高等大臣親自在棺前祭奠,並寫下了許多祭文,祭文中有“三辰無光,長夜不旦”等句,充分表達了他們對陳矩的敬慕之情。

長期罷工的神宗居然罕見地露了一次面,賜谕祭九壇,還親自題詞“清忠”,並厚葬于香山慈安寺,時至今日仍有人前往掃墓祭拜。

在當時人心中,陳矩不僅是太監中的楷模,更是公正無私的最佳代言人。

61 阅读:32989
评论列表
  • 2024-05-28 01:29

    三寶太監應該算是最正面了……

    清風づ吻殘花 回覆:
    因爲下西洋,是國家占據主導,賺錢的是明朝朝廷,東南沿海的世家大族當然不樂意了!借口下西洋耗費頗多,給禁止了!
    weik 回覆:
    鄭和可以算民族英雄了,否則南海那些地方哪有中國的存在感。
  • 高戰 17
    2024-05-29 12:20

    哪個職位都有好人能人,宦官不是個貶義詞

  • 2024-05-27 01:29

    感覺太監當中成就好點的就三寶太監鄭和,救過永樂帝,下過大西洋,可惜被朱家後代玩廢了

  • 追憶 13
    2024-05-27 00:22

    不能說最好,明朝也有很多聲名俱佳的宦官,鄭和覃忠黃錦王安等等。

    黑水靺鞨 回覆:
    糾正下,幹掉的是于謙,于禁是被關雲長收拾的
    鑻蟸 回覆: 黑水靺鞨
    是的
  • 2024-05-27 19:13

    最牛的正面太監應該有蔡倫,司馬遷,鄭和。

    芊澤 回覆:
    蔡倫除了改造了造紙術外,一生全是劣迹
    時光的長河隨波逐流 回覆:
    司馬遷不是太監……他是受了宮刑而已[笑著哭]
  • 2024-05-27 03:39

    最出名的太監只有高力士和鄭和

    無可厚非 回覆: 彩虹
    學校的曆史書都快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很多曆史故事基本提都沒提,基本只有曆史大事發生的時間節點。
    彩虹 回覆:
    曆史書上有嗎?我只記得鄭和下西洋
  • 2024-05-26 15:56

    不是鄭和麽?[摳鼻]

  • 2024-05-28 08:17

    汪直的軍事才能還是可以的

  • 2024-05-29 13:58

    王承恩

  • 2024-05-29 23:11

    明亡于此人

  • 2024-05-30 09:33

    再牛逼的人也逃不過,死

  • 2024-05-29 10:39

    太監也是官啊!你以爲呢

  • 2024-05-29 22:01

    高力士,汪直,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