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英王陳玉成有幾個老婆和後人?他與李秀成關系又如何?

小島知風 2023-08-17 22:20:18

在1980年12月份時,廣西省梧州市藤縣大黎鎮對從湖南省郴州市資興縣舉家遷來的陳慎初老人進行了熱情地接待,陳慎初老人在遷居到大黎鎮之後,很快就當選爲藤縣政協第一、二屆委員。

要知道在現代交通便捷起來之後,遷居的事情很常見,爲何陳慎初老人一家六口遷居到大黎鎮會受到當地的熱情接待,他還能很快當選爲縣政協委員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陳慎初老人的身份不僅是一位優秀的無産階級革命幹部,他還有一個與藤縣大黎鎮有著不解之緣的身份,那就是他是大黎鎮走出去的太平天國四王之一的英王陳玉成之孫。

鹹豐元年(1851年)時,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了太平天國起義,這也是清朝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起義運動。而藤縣大黎鎮就走出了四名對清朝腐朽統治予以痛擊的太平天國名將,他們分別是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來王陸順德。在這四人中以陳玉成和李秀成最爲優秀卓越,二人也成了太平天國後期的支柱將領。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巅峰時期聲勢非常浩大,一度占據了南方大半地區,連當時在華的英國人都認爲清政府很可能被太平天國所顛覆。不過可惜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到了巅峰期之後,就因爲領導層內部因權力和利益問題産生了極大的內讧,繼而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內鬥之爭,在“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內部開始逐漸分化,實力也由盛轉衰。

陳玉成和李秀成就是在太平天國由盛轉衰之後迅速崛起的兩名優秀將領,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後期,太平天國內部基本已經是四分五裂,而太平天國還能繼續與清政府對抗下去都是靠了陳玉成和李秀成領導之下,才能繼續維持下去與清政府對抗。

按照現有的關于太平天國方面的曆史資料記載,陳玉成原名陳丕成,自幼家貧,11歲時就父母雙亡,12歲參加了太平天國起義,成爲太平童子軍,後來由于作戰骁勇,被洪秀全提拔爲將軍,並且洪秀全爲他改名爲陳玉成,其寓意是玉能琢成器。

在太平天國中後期,陳玉成對清軍作戰骁勇無匹,屢戰屢勝,因此深受洪秀全倚重,被封爲英王。陳玉成在太平天國中算是比較清醒且能禮賢下士的領導人物,他不好女色還能禮敬讀書人以及善待百姓,所以他在太平天國內部比較受擁護也能得民心。

陳玉成與李秀成、李世賢、陸順德雖然都是大黎鎮出來,但他與李秀成是同村街坊,因此兩人關系曾經十分親密,不過可惜的是後來兩人卻因利益關系鬧僵,甚至最後陳玉成的死都與李秀成有一定關系。

而陳玉成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和兩個兒子,下面就說說爲何陳玉成之死與李秀成有一定關系,再說說陳玉成死後他的妻兒後人結局如何。

陳玉成和李秀成從關系親密到反目成仇,最終也導致了太平天國加速衰亡

在“天京事變”事變後,太平天國元氣大損,很多元老宿將都因內鬥而死,所以洪秀全不得已開始發掘提拔新的將領,而陳玉成和李秀成都屬于是這時候才被洪秀全提拔倚重的將領。

陳玉成和李秀成在地位低微時,兩人關系非常親密,用李秀成後來在自述中說的就是: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

這意思就是說兩人由于住所離得不遠自幼就相識,雖然李秀成比陳玉成大了14歲,但並不影響兩人早在家鄉時就成爲深交好友。

在最初的時候兩人在戰鬥中也是互相幫助,齊心協力,一破清朝江南大營時,就是陳玉成和李秀成在燕王秦日綱的指揮下齊心協力聯手擊破了清朝的江南大營。李秀成被清軍圍困桐城時,陳玉成率領部隊千裏奔襲救出了李秀成,兩人聯手並擊潰了清軍。後來兩人又聯手擊潰了清軍的江北大營,二破江南大營,可以說陳玉成和李秀成聯手對清軍來說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可見兩人在最開始是關系非常親密的好戰友,如果陳玉成和李秀成能一直這麽親密無間的合作,也許還能延長幾年太平天國的壽命,只可惜兩人最後還是爲了利益鬧掰了。

陳玉成和李秀成鬧翻的原因還在于利益之爭,太平天國的制度是每個王都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並且賦稅、軍事、人事等各方面都由王說了算,這相當于每個王在自己的轄區內都擁有高度自治的權力,這個制度也使得太平天國中的每個王都爭相擴大地盤和勢力爲目的。

雖然陳玉成年紀比李秀成小14歲,但是陳玉成崛起比李秀成更快更早,他比李秀成封王要早,所以他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地盤。不過李秀成崛起的也很快,他很快也被封王有了自己的地盤,並且還很快做到了與陳玉成分庭抗禮的局面。

由于李秀成屬于是後崛起,所以他就想著從陳玉成手中搶點地盤走,北王韋昌輝的弟弟韋俊在“天京事變”後被迫投靠了李秀成,但是由于韋俊沒有地盤,于是李秀成公開支持韋俊去侵占陳玉成的地盤,甚至爲此不惜與陳玉成在安徽和州火並起來,而這次火並事件也讓陳玉成和李秀成的矛盾越發趨向不可調和的局勢發展。

後來李秀成攻克蘇州占據了江南地區,陳玉成又跑到蘇州要求李秀成在江南分一塊地盤給他,李秀成自然不肯同意,于是兩人又鬧得兵戎相見,這一次還是幹王洪仁玕出面調停,最後洪仁玕勸說李秀成把蘇南地區的丹陽讓給陳玉成才做罷。

這些事讓陳玉成與李秀成之間矛盾越發激化,後來二人在戰場上再也沒有了當初親密合作的局面。由于陳玉成統率了太平天國的大部分精銳部隊,李秀成的部隊屬于戰鬥力較弱的二線部隊,因此李秀成在每次戰鬥時都想著保存實力,讓陳玉成的部隊多消耗一些。

鹹豐十年(1860年)時,清朝的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曾國藩率領湘軍圍攻太平天國的戰略要地安慶,當時安慶是太平天國都城南京的重要屏障也是軍需補給地,所以如果攻下安慶就意味著南京不保,因此洪秀全就讓陳玉成和李秀成合力守衛安慶。

陳玉成率領太平天國精銳部隊救援安慶,但是李秀成卻只派了極少數的兵力去支援安慶,最終安慶失守,陳玉成只得率部退守廬州(現今安徽合肥)。

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時,廬州已成孤城一座,陳玉成在無計可施之下向另一股起義軍撚軍首領張樂行求援,想與張樂行聯合北上。與此同時駐紮在淮南的接受太平天國冊封爲奏王的苗沛霖主動向陳玉成發來邀請,想請陳玉成到淮南壽州去,然後兩人合兵北上攻取開封。

苗沛霖雖然名義上是太平天國的奏王,實際上他是遊走于清廷、撚軍、太平天國三股勢力之間的地主武裝力量,他最初曾經參加撚軍起義,後來又脫離撚軍投降清朝,在安徽舉辦團練抵禦撚軍,鹹豐晚年時,他又趁著英法聯軍攻占京城時,割據了皖北地區自稱天順王,之後又聯絡太平天國和撚軍聯合攻打淮南壽州。

在苗沛霖占據壽州後,洪秀全冊封他爲奏王,在安慶保衛戰時,苗沛霖曾派兵支援陳玉成,因此陳玉成對他頗爲信任。實際上苗沛霖卻是一個牆頭草,他眼看太平天國不行了,于是他就暗中向清軍統帥勝保投降,爲了獲取清廷信任,苗沛霖主動向勝保獻上誘捕陳玉成的計策,所以苗沛霖邀請陳玉成去壽州實際上是想將其誘捕給清廷。

陳玉成就這樣被苗沛霖騙到壽州,隨即被苗沛霖抓捕獻給了勝保,抓捕到了陳玉成讓勝保喜出望外,勝保一面派人押送陳玉成去京城,一面派人給京城上奏折請功。清廷在得知陳玉成被捕後,擔心陳玉成一路被押送到京城時再發生變故,于是清廷下令將陳玉成就地淩遲處死。

當時撚軍首領張樂行確實是准備在途中劫走陳玉成,但還沒來得及實行,清廷的命令就傳達下來,當時陳玉成正好被押送到河南延津縣,于是押送陳玉成的士兵就按照清廷命令在延津縣將其淩遲處死並枭首示衆,陳玉成被殺時年僅26歲。

陳玉成爲人極爲硬氣,在行刑時他眼看著劊子手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割下去,他始終一聲不吭,既不喊疼也不求饒,當時圍觀的人都對他這份硬氣極爲敬佩。

雖然陳玉成被捕被殺害與李秀成沒有直接關系,但李秀成沒有全力支援安慶保衛戰,間接致使陳玉成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最後使得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苗沛霖誘捕,所以陳玉成被捕殺與李秀成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陳玉成死後加速了太平天國滅亡,最後李秀成也跟著太平天國戰鬥到最後被清廷捕殺。

太平天國滅亡後陳玉成的妻兒僥幸逃脫

陳玉成一生共有三名妻子,結發妻子是同爲太平天國女軍的蔣桂娘,她也是陳慎初老先生的祖母,除了蔣桂娘之外,陳玉成還有王氏和呂氏兩名妻子。

在清朝時期,中國是遵循儒家禮法的傳統一夫一妻多妾制,即男人的妻子只有一人,但是可以無限納妾,而妾的身份地位要比妻子低。所以在這個角度看,蔣桂娘是陳玉成的嫡妻,王氏和呂氏屬于小妾。

不過太平天國可不是遵循儒家禮法,太平天國統治區域內要求平民百姓都要嚴格執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太平天國統治階層的官員可以實行一夫多妻制,在太平天國裏沒有侍妾這個稱呼,娶得女人都是妻子,所以按照太平天國的規矩,王氏和呂氏也都算是陳玉成的妻子。

陳玉成的結發妻子蔣桂娘是一位女中豪傑,她是湖北麻城縣人,其父也是太平天國的一位將領,她自幼就跟隨父親練習武藝並參加了太平軍,後來還成了太平女軍中的一名優秀女將。

蔣桂娘與陳玉成結婚後生育了一個兒子名叫陳天寶,在生下兒子之後蔣桂娘就從軍中退役安心留在南京照顧孩子。

後來蔣桂娘在得知陳玉成被殺的消息後悲痛萬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兒子陳天寶撫養成人給陳玉成留下血脈。在太平天國滅亡時,陳玉成的舊部暗中護送蔣桂娘與陳天寶逃離了南京,本來蔣桂娘的計劃是跑回陳玉成的老家藤縣,但是跑到湖南時,陳玉成的舊部擔心被清軍抓捕,半道抛棄了蔣桂娘母子獨自逃跑了。

沒有辦法蔣桂娘只能自己獨自帶著陳天寶逃往藤縣,結果在半道上蔣桂娘聽聞清廷在藤縣大肆捕殺太平天國將領的家屬,所以蔣桂娘就不敢跑到藤縣了,她只得帶著孩子跑到了湖南資興縣隱居。

由于在資興縣舉目無親,蔣桂娘母子生活的是無依無靠,蔣桂娘只得白天去給大戶人家幹苦力賺錢,晚上帶著陳天寶住在荒野破廟中。後來蔣桂娘偶然遇到了陳玉成的舊部方如日,在方如日的資助下,蔣桂娘母子才在資興縣購置了一套又破又小的房子,娘倆才算是有了安居之處。

從此蔣桂娘就依靠給大戶人家賣苦力才將兒子陳天寶拉扯長大,陳天寶長大後去了藥店當學徒工才算是有了收入。由于家貧,陳天寶一直到40來歲才娶了婢女孔玉嬌爲妻,並在1902年時生育了陳慎初老先生。

伴隨著陳慎初的降生,蔣桂娘很開心,她終于放心了,陳玉成的血脈保存下來了。不過不幸的事也隨之發生了,1906年時,45歲的陳天寶積勞成疾加上家中貧困沒錢治病去世,兩年後他的妻子孔玉嬌也隨之去世,本該安享晚年的蔣桂娘爲了養活孫子陳慎初不得不再次去靠賣苦力養家。

就這樣蔣桂娘又含辛茹苦的把陳慎初撫育長大,供他讀書供他學手藝,1924年時蔣桂娘又替陳慎初張羅了一門婚事,緊接著陳慎初就在1925年時生育了長子,看到孫子生了兒子,這時候蔣桂娘才終于放下心來,她覺得自己對得起陳玉成了,陳家的血脈終于傳承下來了。

1925年冬天時,蔣桂娘拿出自己多年攢的積蓄,帶著孫子陳慎初和孫媳婦兒以及剛出生不久的曾孫去照相館拍攝了一張全家福。在照片洗出來的那一刻,蔣桂娘拿著照片哭了起來,她把照片交給孫子陳慎初,並告訴了他的家世,她告訴陳慎初一定要記住自己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孫子,陳玉成是爲了推翻腐朽的清朝統治而犧牲,她希望陳慎初能把陳玉成這種勇于反抗的精神傳承下去。

1926年時,蔣桂娘去世,享年82歲。臨終前她叮囑孫子陳慎初有機會一定要回到陳家的祖籍藤縣大黎鎮去定居,時刻不要忘記他是英王陳玉成的孫子,不能辱沒陳玉成的一世英名。

後來陳慎初老先生一直謹遵祖母蔣桂娘的教誨,爲人極爲有原則,在1937年時他進入資興礦山工作,1944年時,日本侵略者企圖侵占資興礦山,陳慎初老先生秉承了陳玉成甯死不屈的精神,他鼓勵礦工們拿起武器抵抗日本侵略者侵占資興礦山的行爲。

最終陳慎初老先生加入了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武裝護礦隊,在資興抵禦了日本侵略者侵占礦山的行爲。在解放戰爭時期,陳慎初老先生又爲了資興迎接解放,資興礦山不被國民政府破壞做出了很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陳慎初老先生被認定爲革命幹部身份,出任了湖南煤礦總局木材供應站站長。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那個特殊時期,陳慎初也受到了冤枉,即便他再受冤枉,他也謹記祖母蔣桂娘的叮囑,沒有辱沒陳玉成的一世英名,他始終不肯屈從,他不承認加在他身上的一切罪名,也堅決不肯攀誣其他幹部,他的氣節讓當時的人都非常敬佩。

直到改革開放後陳慎初才終于熬出了頭,他被恢複了革命幹部身份,也享受到了相對級別的離休待遇,晚年時陳慎初老先生把珍藏的祖母蔣桂娘的照片無償捐獻給了湖南省博物館。

再後來到了1980年時,陳慎初老先生終于有機會帶著一家六口人回到了祖籍藤縣大黎鎮定居,但是在1987年時,陳慎初老先生由于患病只能回到資興的公費醫療住院調養,此後由于身體問題,陳慎初老先生再也沒能回到藤縣大黎鎮,1994年時,陳慎初老先生在資興去世,享年92歲。

接下來說說陳玉成的另外兩名妻子王氏和呂氏,王氏本是江南富商王信照之女,後來嫁給了成爲英王的陳玉成,兩人生育有一個兒子名叫陳三元,太平天國滅亡時,本來王氏是帶著陳三元和蔣桂娘母子一起逃跑的,結果半道跑散了。

後來王氏被清軍將領徐月捐抓獲,徐月捐貪圖王氏的美色,就沒有把她交給清廷,而是私納她爲小妾,並把陳三元改名爲徐山元收爲養子。

一直到徐月捐去世後,王氏才敢把陳三元的真正身世告訴他,由于當初王氏逃跑時帶走了洪秀全冊封陳玉成爲英王的冊文,她在告知陳三元身世之後,就把這封冊文交給了他,此後一直到民國時期,陳三元才終于公開了這封冊文。

最後說說呂氏,她是陳玉成最後娶得妻子,家世出身已經無法考證,她比較受陳玉成的喜愛,陳玉成在作戰時都把她帶在身邊,所以陳玉成被清廷處死後,她也跟著被抓了起來,不過她姿色過人,被清軍統帥勝保相中納爲小妾。

勝保爲人極其好色,行軍打仗時經常帶著許多姬妾,並且一邊打仗還一邊搜羅美女,不過他在軍隊中帶著姬妾除了滿足欲望之外,還爲了克扣軍饷,他經常讓這些姬妾冒領軍饷,這種行爲讓士兵們對他十分不滿。

後來勝保受到大將僧格林沁和湖北巡撫嚴樹森聯名彈劾,最終事發被抓回京城問罪,清朝給勝保定出的罪名就有私納陳玉成之妻呂氏爲妾的罪名,最後勝保被清廷賜死,呂氏則在史料中失去了記載。

寫在最後

所以陳玉成本與李秀成是關系非常親密的戰友,二人最後卻因爲利益反目,二人的不團結也導致了清廷有機可乘,最終二人先後被清廷俘殺,結局頗爲令人唏噓。

而陳玉成一生有三個妻子,結發妻子蔣桂娘最不容易,一個女人孤苦無依的拉扯大了兒子和孫子,只爲保存陳玉成的血脈,蔣桂娘的事迹也讓人頗爲敬佩。

9 阅读: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