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曹操、劉備三大枭雄帳下的首席謀臣和頭號名將,都是誰?

七號說三國 2024-02-26 19:15:03

孫權、曹操、劉備是東漢末年時期的三大枭雄,他們實力超群,手下人才濟濟,有不少名將和謀臣,這也是他們爭奪天下的最大底氣。孫權、曹操和劉備手下的首席謀臣和頭號大將,都是誰?

一、孫權

孫權手下的首席謀臣,是魯肅。

張昭,是孫權手下的第一文臣,他和周瑜是孫策留給孫權的2位輔政大臣,有“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的說法。張昭擅長治國理政,爲江東的穩定和幫助孫權治理江東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其在謀略層面不如魯肅。赤壁之戰時,曹操率兵南下,要吞並荊州和江東時,江東人心惶惶,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險,但張昭沒有竭盡所能幫助孫權抵禦外敵,保住江東基業,反而和諸葛瑾等人不斷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做起了“帶投大哥”,其表現讓孫權失望。

魯肅是孫權最爲依仗的謀士,他爲孫權獻上“榻上策”,勸說孫權滅掉宿敵江夏太守黃祖、荊州劉表,在江東建立獨立政權。赤壁之戰時,魯肅勸說孫權抵抗到底,還促成了孫劉聯盟,幫助孫權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魯肅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南郡借給了劉備,讓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使其可以幫助孫權對抗曹操,減輕了江東的壓力,促成了三足鼎立。

孫權手下的頭號名將,是周瑜。

孫權手下有3大名將,周瑜、呂蒙和陸遜。襄樊之戰時,呂蒙白衣渡江,擒殺關羽,幫助孫權奪取荊州。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保住了江東,但孫權手下的頭號名將,無疑是周瑜。

周瑜,出身于名門望族廬江周氏,父親是洛陽令周異,從祖周景、從父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和孫權的哥哥孫策是少年好友。孫策年少的時候,父親孫堅被黃祖射殺,他爲了躲避仇家,帶領家人離開了江東。長大之後,他從袁術手中要回了父親孫堅舊部,帶領他們回到了江東。

到江東之後,孫策得到了周瑜的幫助,兩人聯手擊敗揚州刺史劉繇、吳郡太守許貢、會稽太守王朗等人,奪取了江東六郡。官渡之戰時,孫策想趁曹操和袁紹決戰之際,襲擊曹操的老巢許昌,迎奉漢獻帝。可惜,孫策在打獵時,被仇家許貢的門客射殺,只能將江東交給弟弟孫權。

孫權繼位後不久,曹操就滅掉袁紹、袁術、呂布等強敵,率兵南下,准備奪取荊州和江東。恰逢劉表病逝,其子劉琮忌憚曹操而選擇不戰而降,這讓曹操兵不血刃地得到了荊州和荊州數萬水軍,實力更加強大了,而江東人心惶惶,覺得他們不是曹操的對手,爲了避免生靈塗炭,紛紛勸說孫權投降曹操。關鍵時刻,周瑜挺身而出,勸說孫權抵抗到底,並率兵擊敗了曹操。

赤壁之戰後,周瑜一邊幫助孫權打壓劉備,防止其壯大,成爲江東的心腹之患,一邊謀劃奪取益州,以及聯合西涼馬超對抗曹操,幫助孫權奪取天下。可惜,210年周瑜就病逝了,年僅36歲。周瑜死後,魯肅成了江東的大都督,他沒有周瑜之野心,導致周瑜的計劃被束之高閣。

二、劉備

劉備手下的首席謀臣,是諸葛亮。

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室皇族之後。漢末年間,各地爆發黃巾起義之後,他挺身而出,帶領關羽、張飛等人鎮壓黃巾軍,幫助東漢王朝維護江山。不久之後,東漢王朝又爆發了董卓之亂和李傕、郭汜之亂,讓朝廷對各地徹底失去掌控,天下陷入了群雄割據的大亂局面。

劉備爲匡扶漢室,帶領關羽、張飛等人四處作戰,但屢戰屢敗,蹉跎半身,總是寄人籬下,無一塊立足之地。劉備投靠劉表期間,爲壯大自身實力,開始爲自己招攬人才。劉備身邊的謀士陳宮離開劉備時,爲劉備推薦了自己的好友諸葛亮。之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了。

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和孫權聯手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奪取了荊州。隨後,劉備又奪取益州和漢中,實力達到了頂峰。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率兵奪取襄陽和樊城時,盟友孫權背信棄義,聯合曹操對付孫權。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並擊敗和擒殺了關羽。

關羽死後,劉備爲奪回荊州和給關羽報仇,率兵伐吳,但在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讓其損失慘重。

223年,劉備就病逝了,將蜀漢基業和匡扶漢室的重任托付給了諸葛亮。爲了完成匡扶漢室的大業,諸葛亮多次率兵北伐,但受限于蜀漢國力,最終都失敗了。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劉備手下的頭號名將,是關羽。

關羽,在家鄉犯罪後逃到幽州涿郡,並結識了劉備、張飛,開始跟隨劉備四處作戰。關羽和張飛,是三國中的兩位萬人敵名將,爲劉備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關羽和劉備情同手足,是劉備最信任的大將。劉備率兵入川,准備奪取劉璋的益州時,就留關羽爲自己鎮守荊州。

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拿下漢中後,關羽爲幫助了早日劉備匡扶漢室,未向劉備請示,就率荊州之兵攻打曹魏的襄陽、樊城,准備爲劉備奪取襄樊之地。襄樊之戰期間,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威震華夏,讓曹魏舉國震蕩,曹操都想遷都暫避關羽鋒芒,曹魏黃河以南各地也准備望風歸降關羽。這是劉備滅曹的最好時機,可惜,關鍵時刻,孫權爲了江東利益,和曹操聯手對抗關羽,其派兵偷襲奪取了荊州,導致關羽軍心大亂,被江東擒殺。

三、曹操

曹操手下的首席謀臣,是荀彧。

荀彧,出身于颍川荀氏。董卓控制朝廷後,荀彧預感到天下將陷入大亂,爲躲避戰亂,他帶領族人離開了颍川郡。袁紹,出身于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之後。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荀彧寄希望于袁紹能率領天下諸侯消滅“漢賊”董卓,匡扶漢室,所以前去投奔袁紹,准備輔佐他。

荀彧到袁紹帳下後,得到了袁紹的大禮相待,但其發現袁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袁紹手下有很多人才,但袁紹不會使用他們,荀彧覺得袁紹不是能成大事之人,所以離開袁紹,轉投了曹操。到曹操帳下後,荀彧爲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勸說曹操迎奉漢獻帝,還爲曹操出謀劃策,幫助曹操擊敗了袁紹、呂布等強敵。荀彧有“王佐之才”,是個治國理政的能手,他爲曹操治理國家,同時還爲曹操推薦了郭嘉、荀攸等衆多人才。

荀彧,爲曹操奪取北方各地立下了不朽之功,曹操稱呼荀彧是“吾之子房”,自己的張良。曹操,起初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起兵的,荀彧也寄希望于曹操可以消滅各諸侯,匡扶漢室,但曹操實力壯大之後,就有了異心,其想取代漢獻帝而自立,這讓他和忠于漢室的荀彧爆發了矛盾。荀彧阻止曹操進爵國公、加封九錫,這讓曹操不滿,以漢獻帝的名義棄用了荀彧。

荀彧一生都在爲匡扶漢室而努力,當他發現曹操有異心,自己沒有能力阻止時,不久就郁郁而終。

曹操手下的頭號名將,是張遼。

曹操手下地位最高的將領,是夏侯惇,但能力最強、功勳最多的將領,是張遼。

張遼,曾是並州牧丁原手下的將領。丁原被呂布所殺後,其就歸順了董卓。董卓被呂布所殺後,其就歸順了呂布。呂布在下邳之戰中被曹操擊敗,生擒並斬首後,張遼又選擇歸順了曹操。

張遼雖然跟隨過多位主公,但其在每一任主公手下都盡職盡責,未做過對不起他們之事。在曹操手下,張遼大展身手,立下了赫赫戰功。白狼山之戰,張遼率兵擊敗烏桓,斬殺了烏桓單于蹋頓。合肥之戰,張遼率7000人大敗孫權十萬大軍,威震江東,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

3 阅读:716
评论列表
  • 2024-04-08 16:03

    曹孟德首席謀臣應該是郭嘉郭奉孝

  • 2024-04-11 00:09

    劉備那邊法正是謀臣

    炎黃先聖 回覆:
    徐庶、龐統
  • 2024-02-27 16:42

    陳宮?元直走馬薦諸葛才對吧[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