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藏族牧羊人,帶著兩女兒,34年保住中國1987平方公裏國土!

南齋孤風中 2024-05-17 19:07:08

兩千多年前,一位使節肩負著國家重任。

持節出使匈奴,以示大漢威儀。

然風雲變幻,他被扣留在了匈奴的土地上,身陷囹圄,遠離故土。

飲冰臥雪,難涼熱血。

直到節杖上的須穗掉光。

邊塞的風吹皺男人的容顔,蘇武終是等到了故人。

蘇武牧羊的故事,也被之後的華夏子女傳頌,成爲堅貞不屈的代名詞。

而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可謂是當代的“蘇武牧羊”:

一位藏族老人,兩代人的堅守。

將西藏南部的我國實際控制邊境線,向印度推進5公裏。

他,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子虛烏有

印度,向來自诩帶英親兒子。

現代社會的禮儀一點沒學下,倒是把二十世紀出大日不落帝國,那些爲非作歹的嘴臉學了個十足十。

這其中最讓咱國人記恨的,無非是那條子虛烏有的“麥克馬洪線”。

這條在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

由英方一個秘書,在地圖上隨手一劃提出所謂“界限”。

但實際上,這條線,恰恰是大英帝國對中國西藏南部,難以掩藏的狼子野心。

雖然大清氣數已盡。

但大英帝國真正不落的,卻是對東方大國的貪婪欲望。

然而,這條線在被提出後,並未立即得到英國政府的正式承認和公布。

而是被擱置在一旁。

直到1936年,非法的麥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的地圖上。

令人驚訝的是,直至1954年。

這條線一直被注明爲“未標定界”。

這意味著即使在地圖上,它的合法性也始終受到質疑。

其中,特別是在藏南地區段。

早在1913年,就已經提出了這一侵占計劃。

意圖占據將近9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

對于這種行徑,無論是噶廈地方政府,還是曆屆中國政府都堅決不予承認。

而在緬甸段,這條線與1941年線存在重大重疊。

主要涉及江心坡、野人山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曆代政府都對1914年,麥線緬甸段的合法性表示懷疑。

並明確表示不予承認。

但印度主打的就是個: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他們往非法麥克馬洪線囤積了幾十萬平民,這也造成如今兩軍對峙的局面。

這要放如今的以色列身上。

那不得直接給你物理層面“超度”了。

也就是碰上中國當年忙著幫朝鮮幹美國,才讓這群鼠輩鑽了空子。

忠貞不屈

我們的國家分身不暇。

但世世代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可不答應。

一名叫做桑傑曲巴的藏族年輕人。

看著自家的大好河山被印度人踐踏,心生不忿。

于是,他從自己世代居住的玉堆村往南邊走,一直走到玉麥河畔安營紮寨。

他將自家的牛羊,往茂密的草叢一趕。

便安心在這裏住了下來。

這裏插一句,單提這兩個地名,大家或許沒什麽概念。

但說到玉麥鄉所在的位置,所有人便會立時恍然大悟:

它位于西藏自治區隆子縣,往南14公裏,就是如今的中國與印度實際控制邊境線。

但是在當時,即便這裏是個四面環山的山坳。

依舊有零零碎碎的印度人四處出沒。

印度看到桑傑曲巴一家人在這邊生活,心裏自然是萬分不願。

于是印度士兵,頻繁騷擾藏區邊境的牧民。

很多人不堪其擾,紛紛往北面遷移。

本來桑傑曲巴,都已經和其他鄉鄰一同離開。

但看到解放軍與印度士兵的對抗,他下定決心留了下來。

看著自己世代居住的故土,被印度人搶占。

桑傑曲巴勢單力薄,自己也沒辦法正面和印度士兵剛。

他冥思苦想下,一條絕妙的主意瞬間劃過腦海。

沒過幾天,在盤桓的印度人驚奇的發現,高聳的山崖之上居然出現了家畜!

而桑傑曲巴,就在高處居高臨下的看著印度人。

心中不由惬意。

就這樣,在桑傑曲巴“抵邊放牧”的對策下,印度人也無濟于事。

如果是成規模的中國平民,他們倒還有借口發動武裝襲擊。

但形單影只的桑傑,在他們看來。

卻是毫無威懾力可言,又不值得大動幹戈。

流芳千古

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西藏全面迎來解放。

桑傑曲巴所在的這片地域,被政府設立爲玉麥鄉。

桑傑曲巴一家人,成爲這裏唯“五”的人口。

這就不得不提及,藏南地區的特殊氣候了。

藏南地區,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側。

夏季,迎著從印度洋上吹送來的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使得這裏溫暖而多雨。

同時,藏南地區的水熱條件優越,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熱帶地區之一。

但高海拔,卻讓氣溫常年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所以,玉麥鄉每年,長達七個月的大雪封山。

在中印邊境保衛戰當中,爲我國邊境戰士展開對印度的作戰,帶來極大難度。

桑傑曲巴,得知此事後。

帶著自己的家人,成爲支援前線的民兵,爲解放軍在冰天雪地當中運輸物資。

這種極端惡劣的天氣之下。

桑傑曲巴的小女兒。

在一次物資運輸的過程中遭遇了暴風雪,最終不幸身亡。

而他的妻子,也在對孩子的思念之中溘然長逝。

而桑傑曲巴,沒有因此萎靡不振。

而是帶著,自己僅剩的兩個女兒。

一直堅守著這片,埋藏了自己摯愛的土地之上。

在玉麥鄉設立後,桑傑曲巴成爲了這裏的鄉長。

而玉麥鄉,也從一開始的“三人鄉”,成爲了如今擁有兩百多人的鄉村。

直到老人彌留之際,他還望著窗外秀致的景色。

對自己的兩個女兒說:

“中國人的土地,只能由中國人守護。“

而這句話,也成爲桑傑老人的女兒們的信仰。

我們看到的山清水秀,卻成爲了野心勃勃的印度人難以逾越的天塹。

而父親的智慧,以及女兒的忠貞。

這兩代人的堅守,爲我國守住了1987公裏的國土,將我國對藏南的實際控制線向南方推進了5公裏。

他們守衛的,不僅是自己生存的故土。

更是中華民族,在抵禦外敵侵入過程中,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

而今,一進入玉麥鄉,“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四個紅色的大字。

在青山碧水的映襯下,分外惹眼。

這是中華民族,如同石榴籽一樣團結的真實寫照。

更是所有新中國人民對國家、對黨的無限忠誠與信仰!

32 阅读:4584
评论列表
  • Frank 24
    2024-05-17 23:13

    他怎麽不出名啊

  • 2024-05-18 18:19

    這樣的民間英雄,值得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他的故事應該讓全中國的人都知道。也應該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

  • 2024-06-07 21:14

    致敬!

  • 2024-06-01 22:21

    向那些深愛著自己祖國的同胞致敬!!!

  • 2024-05-18 00:37

    神人,阿彌陀佛[得瑟][鼓掌][點贊][笑著哭]

  • 2024-06-04 21:30

    英雄[點贊]

  • 2024-06-06 20:53

    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