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至死都想不到,聰明一世的他因爲一句糊塗話,讓朱元璋不得不弄死他

聚光燈下的劇外人 2024-02-25 21:10:21

劉基,又名劉伯溫,是朱元璋不可或缺的開國功臣之一。雖然民間已將其神化,什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料事如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但是人們常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可知,劉伯溫或許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傳神,但是不可否認,他和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就連崇拜劉邦的朱元璋也曾親自認證過“劉基,吾之張良也!”

說到偶像,劉基也是有的,就是跟他一樣能夠洞察先機,運籌帷幄,聰明絕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甚至連他和朱元璋的相識也神似劉備對諸葛亮的三顧茅廬。只是霸氣的朱元璋沒有劉備那樣的好脾氣。當年,當憤怒的陳友諒率領著他的無敵艦隊准備一舉殲滅朱元璋時,朱元璋意外地得到了一個天賜的禮物——劉基。當然,這份禮物也不是那麽好得到的,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派人去請了幾次都請不過來,最後還是朱元璋派去一個叫孫炎的人直接將人給威逼過來的。

劉基到的很是時候,當太平失守幾乎所有謀士都主張逃跑的時候,是劉基的铿锵之言給了朱元璋“此地決戰”的勇氣,才有了後來名留青史的“龍灣之戰”。劉基的存在,證明了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而朱元璋則證明了好的領導是要有高明的決斷能力的。

當然,朱元璋偶爾也有失誤的時候。當年龍灣之戰之後,陳友諒一直在等待報仇的時機,這時,朱元璋北部的韓林兒和劉福通遭到了張士誠的攻擊,劉福通向朱元璋發出求救信。

不管是出于道義也好(韓林兒好歹還是自己名義上的皇帝),唇亡齒寒的道理也罷,朱元璋都決心去救。而劉基拼命反對,他的理由是,沒救出來還好,真救出來了怎麽辦?還有,這個時候萬一陳友諒打過來了怎麽辦?但這一次朱元璋選擇相信自己,畢竟,一直以來,他的感覺都是對的。然而,這一次除外!他果然掉進了張士誠的圈套裏。若不是陳友諒也跟他一樣犯了個錯誤(出師洪都而沒有去夾擊他),他怕是萬劫不複了。

劉基再一次證明了,他是對的。奇才劉伯溫果然名不虛傳!然而劉基萬萬想不到,正是因爲他這一次發自肺腑的谏言,給自己埋下了深深的禍根。以至于朱元璋最後不得不將他殺之而後快。因爲他太聰明了,而且深谙權謀之策,他居然勸自己不要去救自己的皇帝,誰知道將來他會不會這樣對待自己。

如果說是否出兵去救韓林兒,讓他開始受到朱元璋的猜忌,那麽後來和朱元璋的那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則讓朱元璋對此人徹底失去了耐心。朱元璋問他,如果換掉李善長,誰能做丞相?劉基聽到這個問題,一開始是警惕的。然後朱元璋先後抛出楊憲、汪廣如、胡惟庸,劉基見招拆招,就在他以爲順利通過考核的時候,朱元璋終于亮出了他的送命題“這樣看來,我的相位,只有先生來當了。”

劉基總算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錯的時候,而這個錯誤卻是致命的!他剛剛松懈下來,竟然又開始糊塗起來:“我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宰相的才能,而是我這個人疾惡如仇,皇上您還是慢慢挑吧。”這句話不僅有弦外之音,還有指桑罵槐之意,“惡”,你說誰呢?此話一出,劉基徹底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曆史上說劉基是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鬥爭的犧牲品,但是作爲曾經的言官之首,如果沒有朱元璋的首肯,怎麽可能會被胡惟庸隨身的醫生隨隨便便給藥死了呢?

0 阅读:4

聚光燈下的劇外人

簡介:看好書,評好劇,本號主要分享影視評、書評和名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