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冬菊保護北平有功,卻跟父親産生隔閡,建國後她爲何職務不高?

近現代史源 2024-05-18 22:02:43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真實身份是我黨地下黨員,在1949年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一事上,立有大功。平津戰役前半段,東北、華北我軍聯手,百萬大軍在東西兩線連戰連捷,並將30萬北平國民黨軍包圍,傅作義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但傅作義能否“識時務”起義投誠,關系到北平百姓的生命安全及六朝古都安危,是一件大事。

傅冬菊1947年正式加入黨組織,原本不在北平,而是在天津《大公報》社工作。48年遼沈戰役期間,北方戰局對我方日益有利,下步我軍就要解放華北,此時她被組織安排回到父親身邊,原因不言而喻。傅冬菊革命立場堅定,並且講究工作方法,在信仰與親情之間進行了很好地平衡,她潛移默化地影響傅作義,希望父親能下定起義決心。顯然,傅冬菊的角色特殊而又關鍵。

傅作義對女兒的思想、言行狀況,其實也有所察覺。但據傅冬菊後來回憶:父親在世時,從沒親口問過我“是不是中共黨員”。傅作義作爲手握重兵的國軍上將,自然有他的渠道,只是不願點破傅冬菊的身份,這也是對女兒的一種保護和尊重。

就客觀軍事實力而言,傅作義可戰可降。盡管戰則必敗,卻可以給解放軍造成較大殺傷,畢竟國民黨軍也有數十萬部隊,且依托北平堅固城防,真打起來軍民損失都很慘重。整個平津戰役期間,傅作義心理負擔極大,他不是不清楚戰爭走向,主要是擔心起義後被我方“追責”,淪爲階下囚、甚至面臨生命危險。

隨著女兒傅冬菊的“耳邊風”,以及秘密談判進程的推進,傅作義既感受到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又對我黨政策産生信任和憧憬,最終簽署和平解放協議,下令所屬部隊出城整編。北平這座千年古都,上百萬百姓及珍貴古籍,全部得以保全。北平問題解決,雖不是傅冬菊同志一個人的功勞,但她處在關鍵位置上,作用無法取代。

除了對國家和百姓的貢獻外,傅冬菊的做法,客觀上也保護了自己的父親。傅作義沒有在歧途上越走越遠:若當年北平開打,傅作義要麽被俘要麽戰死,結局都不會好。建國後,作爲起義將領的傅作義,成爲新中國第一任水利部長,保留了較高的權力地位,算是非常理想了。

稍有遺憾的是,父女二人的關系,不如建國之前那樣親密,有了一定的隔閡。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傅作義在國民黨陣營任職時,女兒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其實對兩人而言都比較危險。盡管傅冬菊的選擇,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但作爲當事人之間,感情上還是會有些別扭。

傅冬菊參加革命的目的很單純,不是爲了升官發財謀前途。按照她的學曆、背景和實際貢獻,本可以在新政府出任一定職務,但她沒有真正意義上“從政”,而是在報社擔任普通編輯,多年後才成爲新華社香港分部編輯部副主任,這主要是個人的意願。傅冬菊心中有大義,一生過得十分低調,卻不平凡。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爲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9 阅读:4619
评论列表
  • 2024-05-19 15:18

    傅作義要敢打死的很難看150萬打他55萬就北平一座孤城

    aaa付北車 回覆:
    29個小時,第一波就被打了個對穿,天津城市規模比錦州跟濟南加一起還大上5倍,13萬對40多萬,武器還不如對面能守得住嗎
    aaa付北車 回覆:
    是29小時,直接一波就打成了個對穿
  • 2024-05-20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