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對不起,重慶交通大學,“國重點”的含金量,非同一般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9 20:26:10

盡管河北的高校資源方面,並不出色,但好歹也有2所全國重點大學。

一所是燕山大學,機械四小龍,機械專業實力強勁,是哈工大的血脈。

另外一所是石家莊鐵道大學,原鐵道部直屬高校。

燕山大學2023屆保研率爲8.8%。具體數據爲:燕山大學2023屆本科生有6389人,其中獲得保送研究生資格的學生有562人。

此外,不同學院的保研率存在差異。例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保研率較高,達到了13.5%,而體育學院的保研率較低,僅爲3.45%。其他學院如車輛與能源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等的保研率在7.64%~10.14%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燕山大學的保研率接近部分211工程院校的水平(約在10%),但實際保研情況可能因年份和專業而有所不同。

而重慶交通大學,也是原鐵道部直屬高校,土木/交通專業,是王牌。

那麽,放棄燕山大學,選擇重慶交通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如果你特別熱愛土木/橋梁/港口這些專業,可以報考,這個學校在行業內認可度還是挺高的。

盡管對外知名度不高,但就我從事相關行業的家裏人說,至少工作是比較好找的,中字頭那些國企每年也會招很多人走。

學校環境的話,科學城校區還不錯,只是太小了,和一個高中一樣,一點大學的格局都沒有,一邊是十來棟宿舍緊緊的排在一起,一條雙車道公路的另一側就是教學樓,就一棟,你90%的課都在這裏上。

從宿舍到教學樓5分鍾就夠了,和其他大學那種寬廣,稀疏的感覺不一樣,就像在上高中。

我都沒辦法想象其他學校的每天上課還要坐校車/騎電瓶車是什麽樣的風景。

真正能叫食堂的地方也只有一個,另外兩個在宿舍一樓,叫餐館合適點。

地理環境不錯,門口就是輕軌,就是宿舍環境不好,慧園/知園這些還行,一般的六人間宿舍,女生還有四人間。

菁園12人間宿舍,兩室一廳,一層樓共用一個廁所,一言難盡。

學校在土木方面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就是我們的校友,還有“沙變土”也是我們學校易志堅校長的成果,已經在大範圍實驗並有成果了,個人覺得含金量不比郵電的第一顆3g芯片差。

學校有個山區橋梁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也很厲害,在雙非裏是比較少見的。

雙福校區的隧道實驗室也特別霸氣,在李子湖畔,看著就很高級的樣子。

除開土木橋隧這種,給排水/環科這種配套的專業也還行,說白了,就是個土木學校,學校資金預算基本上就是向河海學院/土木學院傾斜的,能不好也難。

除開和建築相關的專業,這個學校真的沒什麽可取之處,就專業設備來說,連一般的雙非,甚至連一些獨立學院都比不上。人文專業就不說了,我也不了解,但一個工科學校的人文專業,存在感也不高。

學校整體氛圍就是很強烈的工科氛圍,不像綜合性大學百花齊放的,人文類的就是很邊緣化。

信息學院就是我的痛,說起來又想擺當初填志願時關于郵電和交大的痛了,想學計算機專業,分不夠郵電的,去理工,工商/重師都行,別來交大。

計算機專業是真的不行,重視程度不高就算了,就業也不好,根據我在計算機專業的熟人說,真實就業率是完全達不到宣傳的,差多少你自己想。

除非你能進一個專業一個的曙光班。

況且我覺得這個學校和土木綁定得真的很深很深,就像外人一聽郵電第一反應就是計算機,電子信息之類的,在本地找工作HR一聽你是交大計算機的,就像你說在郵電學土木一樣(盡管他們沒有),很怪。

外地找工作就不說了,不是985/211都差不多,那爲什麽不選個稍微重視計算機一點的雙非呢。

電子信息類專業,我開始以爲作爲工科,至少能稍微重視一點點,結果是我想多了。

對于電子信息專業很重要的幾個賽事,電賽智能車,rm這些,學校氛圍很差,學生積極度也很低,宣傳力度和支持程度也不大,信息學院開展程度感覺還不如機電學院。

rm好像還沒有過隊伍參加吧,連三峽大學都有,我不知道說什麽。

每年拿得出手的獎就中國機器人大賽,聽名字挺厲害的,robocup,年年拿國一,結果了解了一下,基本上都是二本三本大專參加的。

電賽每年成績也不好,有史以來最高拿過國二。

競賽指導老師開會時也說了確實沒辦法,不是我們學生的原因,那麽是什麽原因呢?

而且不像其他學校,學校有各種各樣的實驗室,大一就開始招人進去,實驗室有師兄師姐留下的傳承,每個實驗室有自己的強項和方向,可以自己選,這不是985/211專屬的,我了解到的很多雙非都是這樣,這學校就一兩個實驗室,也沒見過招人的,可能就沒這種說法,參加了比賽的自己去用設備就行了。

機電學院/經管學院的幾個專業不是特別了解,但是那些專業基本上都是多少和土木挂鈎的,要學工程造價那些,電氣應該也是強電傾向的多一些吧,確實不太了解,但既然都來雙非了,完全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方向強點的雙非。

在這個土木人人喊打的時代,說實話我對交大未來發展空間不是很看好。

不要說爭雙一流了,能保持現狀就不錯了,在四川分數暴跌60分,我正是這個原因才陰差陽錯來到這裏,原來600分左右真的不合理,現在的分數線才算回歸正常吧。

老師的話,同檔次的學校都差不多,有認真負責的,也有水的,你說你遇到的老師都挺好或都不好,那也是你的運氣。

這種一般的大學,或者說現在的大學都差不多,什麽校風/校訓都是說著玩的,各個學校校訓都有德,也沒見著人人都有德行的樣子,說不定讀了四年校訓是啥都不知道。

況且一般大學的學生校友凝聚力也不強,畢竟學校檔次在那兒,很難給人歸屬感,或者說認同感,出門能自豪的說一句我是x大人。

都考這個分了,還是現實點,多看看硬件條件,生活條件,能給你提供什麽東西,你能得到什麽,軟的方面就不是很重要了。

一不小心發了這麽多牢騷,總結一下,喜歡土木建築類的,分不夠西南交大那種的,可以報考,其他任何專業都不推薦。

多看看本省的學校,雙非這種就別去外省讀了,除非確實有特色像杭電/重郵/昆工這種,或者說你確實想去大城市看看。

招的人少,分就高,你以爲多好,結果本地人分比你低一大截。

每個省都有各種類型的雙非,建議先考慮本省學校。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本科母校。

1、如果你讀了土木相關的專業(包括港航、造價、公路橋、土木英語等),一定要繼續讀研,找王牌的同濟、東南等大學讀研,否則你大概率逃脫不了去工地的命運。

第一,工地很苦的,山野蠻地,最奢華的也是周邊村子或者鎮上的ktv或者小菜館。

基本上,大學畢業生很難堅持下去,因爲不值得,所以跑的人很多。

第二,工地的環境太亂,大概率你會被領導帶去陪甲方或者監理吃喝,喝酒會喝到你懷疑人生。

第三,工地很忙的,一般都是兩三個月休息七八天這種,除此之外基本都是工作時間,大幹的時候,連續幾個月不能休假,後果就是對象可能分手、媳婦可能被冷落、家庭關系受影響。

2、千萬別信這個學校那些鼓吹你學土木去施工單位或者鼓吹你去學土木相關第二專業的老師和導員,因爲他們的目的是增加就業,而不會管你將來在工地活的好賴。

3、旅遊、工管等人文類的專業,自己一定要提前想好未來的規劃,提前有個一技之長,否則很多這方面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做中介、做房産銷售。

你可以打聽下你之前的師兄師姐畢業了的,看看他們的就業,你就略知一二。

4、如果是信息、計算機相關專業,要麽自己學編程,牛到可以直接就業到一二線互聯網廠子去,要麽一定要讀個985、211的碩士,最次也去重郵刷一下學曆。

認識幾個這個專業畢業的,目前在互聯網大廠的,也混得不錯,但基本都是人家碩士學校厲害。

5、能讀研究生一定要讀個研究生,而且就讀雙一流的,你會發現學校、就業機會等等,用“天地之別”來形容,一點不過。

我本科畢業于這個學校,實際上這個學校很多方面我都不喜歡,一些老師官僚作風特別強。

當然,也有一些老師特別務實,人特別好,會告訴你如何選擇才能最大避免踩坑,只是這部分老師比較少而且他們的聲音與學校相悖,所以聲音越來越小。

曾經一個非常不錯的英語老師因爲得知我去學土木方向的第二專業,表現了很大的失望和感慨,多年以後,我才明白他的深意。

3、另外,畢竟四年多的青春在這裏度過,至今懷念這些時光和校園,懷念同學們,懷念那懵懂的歲月。

所以,對這個學校和重慶都很有感情,畢業好多年基本上有機會的時候能回去逛一下,自己還是會堅持回去逛一下,去明德樓後面吃吃串串,去惠園小區吃下燙菜。

你們覺得呢

1 阅读:1576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8:47

    重慶交通大學是原交通部直屬高校,你要批母校,你搞清楚再說哇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