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共建育新星沙澧遍開法治花——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法治副校長工作紀實

河南法制報 2024-03-22 10:41:35

螢火微光,聚之如芒。2023年以來,漯河兩級法院深入踐行最高法持續深入推進未成年人保護的工作安排,紮實開展“法治進校園”主題活動,推動“法治副校長”工作走深走實,讓法治之花在沙澧河畔接續綻放。

他們的坦途,你我皆有責任

我們深知,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工作不僅關系著億萬家庭的幸福安甯,更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黨的事業薪火相傳,教育培養好未成年人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牽頭市教育局、市婦聯、團市委等相關部門舉行23所市屬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儀式並頒發證書,聚集多方合力,濃厚“法治教育你我同行”的宣傳氛圍。

院長王曉東、常務副院長張永波率先垂範,走進漯河高中、實驗高中,與同學們交流“法律那些事兒”,引導同學們全面深入了解法律知識,以法之力守護自己和身邊人,並帶動基層法院院領導走出去,與青少年面對面交流。

瞄准兒童節、開學季等重要時間節點,精心選任39名法官及助理開展百余次普法宣講,爲全市中小學生帶去法治的饕餮盛宴。

與鄉(鎮)政府合作,在學校門口、鄉村大集上開展“擺攤式”普法,爲青少年及家長送去法律指南,實現法治進校園、進社區。

一年來,漯河兩級法院開展“進校園”普法宣傳活動百余次;組織“法院開放日”活動10余次,先後邀請400余名師生走進法院。2024年第一季度,漯河中院開展“送法進校園”22次。

台下到台上,法治的距離更近了

“有請模擬法庭的小小公訴人、辯護人、書記員入場。”

“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席。”

10月13日,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內,小小法官敲響法槌,拉開“模擬法庭”的序幕,沉浸式講述何爲法律,何爲法官。

其實,這只是一個縮影。爲了增強普法效果,漯河中院不斷創新,改變傳統的你聽我講的普法模式,開展體驗式普法。

依托法院開放日,邀請師生和家長代表走進法院,觸摸“雲櫃”等智能設備,了解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體驗法院文化,感受法院人的日常。邀請法警走上台,講解各種警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場景,小小的好奇心得到大大的滿足。

精心制作劇本,並由法治副校長分發至學校並進行過程指導,引導同學們在校園內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讓更多學生親身體驗庭審的威嚴與肅穆,激發遵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考慮部分學生課業任務重,難以實地來到法院感受真實的庭審,兩級法院聯合,把真實的庭審搬進校園,選擇未成年中多發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和電信詐騙案件,開展“庭審進校園”活動,並在庭審結束後由法官下台普法,與同學們零距離解讀案件中的法律知識和防範技巧,實現“審判一個,教育一片”。

在全市範圍內選聘“法治宣傳輔導員”和“小小法治宣傳員”,壯大法治宣傳隊伍,補充法治建設新鮮血液,讓法治的成效更好體現在“人人爲我,我爲人人”上。

院內到院外,幫扶的腳步更遠了

爲適應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形勢,漯河兩級法院建立健全以中院專門審判庭、基層法院特色合議庭或指定專人審理相結合的未成年人審判機構運行模式,選拔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法官負責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著力提升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的專業性。

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審理程序中增設法庭教育,引導被告人認罪悔罪,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對1名利用職業便利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被告人適用終身從業禁止,以懲促治,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

針對個案中暴露的侵權漏洞,及時向有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如在趙某某猥亵兒童案中,針對校園安全、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司法建議,得到學校和教育部門的重視,及時進行整改落實並在全系統開展警示教育,擴大了審理成效。

嚴格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對輕罪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建立專門檔案,加蓋封存章,並將封存決定書送至可能會泄露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單位或組織,爲其順利回歸社會貢獻法院力量。

與此同時,漯河市兩級法院依托專業優勢,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開展“訂單式”普法,多次普法活動被《大河報》《河南法制報》、學習強國平台、河南日報客戶端、央廣網等新聞媒體和融媒體平台報道。從市屬中小學到村小,從核心城區到邊遠鄉村,邁出的步子更大,腳步走得更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法育人,事半功倍。推進法治副校長工作,不是朝朝暮暮,但需朝乾夕惕,久久爲功。漯河兩級法院的“法治副校長”們,必將勤勉履職,守護、見證沙澧河畔的“小小花朵”接續綻放。(河南法制報記者 衛雲飛 通訊員 周書佳)⑮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