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642:人要警惕自己的報複心

花言大帥 2024-04-06 22:07:55

學習內容:卷第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公元533年—534年,共2年)

【原文】

高祖武皇帝十二

中大通五年(癸醜,公元533年)

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魏窦泰奄至爾朱兆庭,軍人因宴休惰,忽見泰軍,驚走;追破之于赤谼嶺,衆並降散。兆逃于窮山,命左右西河張亮及蒼頭陳山提斬己首以降,皆不忍;兆乃殺所乘白馬,自缢于樹。

歡親臨,厚葬之。慕容紹宗攜爾朱榮妻子及兆余衆詣歡降,歡以義故,待之甚厚。兆之在秀容,左右皆密通款于歡,唯張亮無啓疏。歡嘉之,以爲丞相府參軍。

魏罷諸行台。

辛亥,上祀明堂。

丁巳,魏主追尊其父爲武穆帝,太妃馮氏爲武穆後,母李氏爲皇太妃。

勞州刺史曹鳳、東荊州刺史雷能勝等舉城降魏。

魏侍中斛斯椿聞喬甯、張子期之死,內不自安,與南陽王寶炬、武衛將軍元毗、王思政密勸魏主圖丞相歡。毗,遵之玄孫也。

舍人元士弼又言歡受诏不敬,帝由是不悅。椿勸帝置閣內都督部曲,又增武直人數,自直閣已下,員別數百,皆選四方骁勇者充之。帝數出遊幸,椿自部勒,別爲行陳,由是朝政、軍謀,帝專與椿決之。帝以關中大行台賀拔嶽擁重兵,密與相結,又出侍中賀拔勝爲都督三荊等七州諸軍事,欲倚勝兄弟以敵歡,歡益不悅。

侍中、司空高乾之在信都也,遭父喪,不暇終服。及孝武帝即位,表請解職行喪,诏聽解侍中,司空如故。乾雖求退,不謂遽見許。既去內侍,朝政多不關預,居常怏怏。

帝既二于歡,冀乾爲己用,嘗于華林園宴罷,獨留乾,謂之曰:“司空奕世忠良,今日複建殊效,相與雖則君臣,義同兄弟,宜共立盟約,以敦情契。”殷勤逼之。

乾對曰:“臣以身許國,何敢有二!”時事出倉猝,且不謂帝有異圖,遂不固辭,亦不以啓歡。

及帝置部曲,乾乃私謂所親曰:“主上不親勳賢,而招集群小,數遣元士弼、王思政往來關西與賀拔嶽計議,又出賀拔勝爲荊州,外示疏忌,內實樹黨,令其兄弟相近,冀據有西方。禍難將作,必及于我。”乃密啓歡。

歡召乾詣並州,面論時事,乾因勸歡受魏禅。歡以袖掩其口曰:“勿妄言!今令司空複爲侍中,門下之事一以相委。”歡屢啓請,帝不許。

乾知變難將起,密啓歡求爲徐州;二月辛酉,以乾爲骠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以鹹陽王坦爲司空。

癸未,上幸同泰寺,講《般若經》,七日而罷,會者數萬人。

魏正光以前,阿至羅常附于魏。及中原多事,阿至羅亦叛,丞相歡招撫之,阿至羅複降,凡十萬戶。三月辛卯,诏複以歡爲大行台,使隨宜裁處。歡與之粟帛,議者以爲徒費無益,歡不從;及經略河西,大收其用。

高乾將之徐州,魏主聞其漏泄機事,乃诏丞相歡曰:“乾邕與朕私有盟約,今乃反覆兩端。”

歡聞其與帝盟,亦惡之,即取乾前後數啓論時事者遣使封上。帝召乾,對歡使責之,乾曰:“陛下自立異圖,乃謂臣爲反覆,人主加罪,其可辭乎!”遂賜死。

帝又密敕東徐州刺史潘紹業殺其弟敖曹,敖曹先聞乾死,伏壯士于路,執紹業,得敕書于袍領,遂將十余騎奔晉陽。

歡抱其首哭曰:“天子枉害司空!”

敖曹兄仲密爲光州刺史,帝敕青州斷其歸路,仲密亦間行奔晉陽。仲密名慎,以字行。

魏太師魯郡王肅卒。

丙辰,南平元襄王偉卒。

丁巳,魏以趙郡王谌爲太尉,南陽王寶炬爲太保。

魏爾朱兆之入洛也,焚太常樂庫,鍾磬俱盡。節闵帝诏錄尚書事長孫稚、太常卿祖瑩等更造之,至是始成,命曰《大成樂》。

魏青州民耿翔聚衆寇掠三齊,膠州刺史裴粲,專事高談,不爲防禦;夏四月,翔掩襲州城。左右白賊至,粲曰:“豈有此理!”左右又言已入州門,粲乃徐曰:“耿王來,可引之聽事,自余部衆,且付城民。”翔斬之,送首來降。

五月,魏東徐州民王早等殺刺史崔庠,以下邳來降。

六月壬申,魏以骠騎大將軍樊子鹄爲青、膠大使,督濟州刺史蔡儁等討耿翔。秋七月,魏師至青州,翔棄城來奔,诏以爲兖州刺史。

壬辰,魏以廣陵王欣爲大司馬,趙郡王谌爲太師。庚戌,以前司徒賀拔允爲太尉。

初,賀拔嶽遣行台郎馮景詣晉陽,丞相歡聞嶽使至,甚喜,曰:“賀拔公讵憶吾邪!”與景歃血,約與嶽爲兄弟。

景還,言于嶽曰:“歡奸詐有余,不可信也。”

府司馬宇文泰自請使晉陽以觀歡之爲人,歡奇其狀貌,曰:“此兒視瞻非常。”將留之,泰固求複命;歡既遣而悔之,發驿急追,至關,不及而返。

泰至長安,謂嶽曰:“高歡所以未篡者,正憚公兄弟耳;侯莫陳悅之徒,非所忌也。公但潛爲之備,圖歡不難。今費也頭控弦之騎不下一萬,夏州刺史斛拔彌俄突勝兵三千余人,靈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伊利等各擁部衆,未知所屬。公若引軍近隴,扼其要害,震之以威,懷之以惠,可收其士馬以資吾軍。西輯氐、羌,北撫沙塞,還軍長安,匡輔魏室,此桓、文之舉也。”

嶽大悅,複遣泰詣洛陽請事,密陳其狀。魏主喜,加泰武衛將軍,使還報。

八月,帝以嶽爲都督雍、華等二十州諸軍事、雍州刺史,又割心前血,遣使者赍以賜之。嶽遂引兵西屯平涼,以牧馬爲名。斛拔彌俄突、纥豆陵伊利及費也頭萬俟受洛幹、鐵勒斛律沙門等皆附于嶽,唯曹泥附于歡。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同會平涼,受嶽節度。嶽以夏州被邊要重,欲求良刺史以鎮之,衆舉宇文泰,嶽曰:“宇文左丞,吾左右手,何可廢也!”沉吟累日,卒表用之。

九月癸酉,魏丞相歡表讓王爵,不許;請分封邑十萬戶頒授勳義,從之。

冬十月庚申,以尚書右仆射何敬容爲左仆射,吏部尚書謝舉爲右仆射。

十一月癸巳,魏以殷州刺史中山邸珍爲徐州大都督、東道行台、仆射,以討下邳。

十二月丁巳,魏主狩于嵩高;己巳,幸溫湯;丁醜,還宮。

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拔下迮戍,扇動諸蠻;雍州刺史廬陵王續遣軍擊之,屢爲所敗,漢南震駭。勝又遣軍攻馮翊、安定、沔陽、酂城,皆拔之。續遣電威將軍柳仲禮屯谷城以拒之,勝攻之,不克,乃還。于是沔北蕩爲丘墟矣。仲禮,慶遠之孫也。

魏丞相歡患賀拔嶽、侯莫陳悅之強,右丞翟嵩曰:“嵩能間之,使其自相屠滅。”歡遣之。歡又使長史侯景招撫纥豆陵伊利,伊利不從。

【原文華譯】

高祖武皇帝十二

中大通五年(公元533年)

1 春,正月二日,南梁皇帝蕭衍在南郊祭天,大赦。

2 北魏都督窦泰突然襲擊爾朱兆大營,軍人們正在宴慶休假而疏于防守,忽然看見窦泰軍,驚走。窦泰追殺,擊破爾朱兆軍于赤谼嶺,爾朱兆部衆有的投降,有的逃散。爾朱兆逃入荒山,命侍奉左右的西河人張亮及奴仆陳山提斬下自己首級投降,二人都不忍心。爾朱兆于是殺死自己所乘白馬,自缢于樹。

高歡親臨,厚葬爾朱兆。慕容紹宗攜爾朱榮妻子兒女及爾朱兆余衆前往晉見高歡,投降,高歡因爲過去的恩義,對他們非常優厚。爾朱兆在秀容,左右都與高歡秘密通和言好,唯獨張亮沒有只言片字。高歡嘉許張亮,任命他爲丞相府參軍。

3 北魏撤銷諸行台。

4 正月二十二日,南梁皇帝蕭衍祀明堂。

5 正月二十八日,北魏主元修追尊其父爲武穆帝,太妃馮氏爲武穆後,母李氏爲皇太妃。

6 南梁勞州刺史曹鳳、東荊州刺史雷能勝等獻出城池,投降北魏。

7 北魏侍中斛斯椿聽聞喬甯、張子期被高歡誅殺,內心不能自安,與南陽王元寶炬、武衛將軍元毗、王思政密勸北魏主元修圖謀除掉丞相高歡。元毗,是元遵的玄孫。

舍人元士弼又說高歡受诏不敬,皇帝由此不悅。斛斯椿勸皇帝設置閣內都督和部曲,又增加武裝衛士值班人數,自直閣將軍以下,另有數百人,都選拔四方骁勇之士充任。皇帝數次出宮遊幸,斛斯椿親自指揮部屬,另行組成一支戰鬥部隊。從此朝政、軍謀,皇帝都只與斛斯椿決策。皇帝認爲關中大行台賀拔嶽擁重兵,秘密與他相結,又外放侍中賀拔勝爲都督三荊等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想要倚靠賀拔勝兄弟對付高歡,高歡更加不悅。

侍中、司空高乾在信都時,趕上父親去世,來不及完成三年守喪。等到孝武帝元修即位,高乾上表,請求解職回家服喪,皇帝下诏,允許解除侍中,但還保留司空職務。高乾雖然求退,但以爲皇帝會挽留他,沒想到皇帝馬上批准。高乾既解除了侍中職務,就不能進宮,朝政多不能參與,待在家裏怏怏不樂。

皇帝既然已經與高歡有了二心,希望高乾能爲自己所用,曾經在華林園宴會後,單獨留下高乾,對他說:“你們一家世代忠良,現在又立下大功,我與你雖爲君臣,義同兄弟,應該共立盟約,以敦睦情誼。”殷勤相逼。

高乾回答說:“臣以身許國,怎敢有二心!”當時事出倉促,而且高乾不認爲皇帝有什麽別的想法,所以沒有堅決推辭,也沒有向高歡報告。

等到皇帝設置部曲,高乾私底下對自己親近的人說:“主上不親近有功賢良的大臣,而招集一群小人,數次派元士弼、王思政往來關西,與賀拔嶽計議,又把賀拔勝外放到荊州,表面上是疏遠,實際上是結黨,讓他們兄弟接近,希望據有西方。禍難將作,必定到我頭上。”于是秘密報告高歡。

高歡召高乾到並州,與他當面討論時事,高乾勸高歡受北魏禅讓。高歡用衣袖掩著他的口說:“不要妄言!現在我讓你再擔任侍中,門下省之事全部委托給你。”高歡屢次奏請,皇帝不許。

高乾知道變難將起,秘密向高歡請示,請求讓他離開京師,去徐州做刺史。二月三日,任命高乾爲骠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任命鹹陽王元坦爲司空。

8 二月二十五日,南梁皇帝到同泰寺,講解《般若經》,講了七天才結束,參加佛會的有數萬人。

9 北魏正光年以前,阿至羅國常依附北魏。後來中原多事,阿至羅也叛變,丞相高歡進行招撫,阿至羅又投降,共有十萬戶。

三月三日,北魏主元修下诏,再次任命高歡爲大行台,讓他全權隨宜裁處。高歡發給阿至羅粟米布帛,參與會議的人認爲徒費無益,高歡不從。後來,高歡征伐河西,得到阿至羅極大幫助。

10 高乾將要去徐州,北魏主元修聽說了他泄露機密的事,于是下诏給丞相高歡說:“高乾之前與朕私下訂有盟約,如今又反複兩端。”

高歡聽聞他與皇帝結盟,也厭惡他,即刻將高乾前後數次抨擊時事的一些信件,加以密封,派人送給皇帝。皇帝召見高乾,當著高歡使者的面,斥責他,高乾說:“陛下自己有陰謀,卻指責臣爲反複小人,人主加罪,還怕沒有說辭嗎!”皇帝于是將他賜死。

皇帝又密敕東徐州刺史潘紹業殺高乾的弟弟高敖曹,高敖曹之前接到高乾死亡的消息,因此在路旁埋伏壯士,抓獲潘紹業,在袍領裏搜出皇帝密敕,于是率領十余騎兵奔赴晉陽。

高歡抱著他的頭哭道:“天子枉害司空!”

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爲光州刺史,皇帝下令青州截斷他的歸路,高仲密也從小道奔晉陽。高仲密名慎,字仲密,平常用字不用名。

11 北魏太師魯郡王元肅去世。

12 三月二十八日,南平元襄王蕭偉去世。

13 三月二十九日,北魏任命趙郡王元谌爲太尉,南陽王元寶炬爲太保。

14 北魏爾朱兆進入洛陽時,焚毀太常樂庫,鍾磬全部被燒光。節闵帝元恭下诏,命錄尚書事長孫稚、太常卿祖瑩等重新制造,至此全部完成,命名爲《大成樂》。

15 北魏青州百姓耿翔聚衆在三齊掠奪,膠州刺史裴粲,專事高談闊論,不做防禦。夏,四月,耿翔突然襲擊州城。左右報告說賊軍到了,裴粲說:“豈有此理!”左右又說賊軍已進入州門,裴粲才徐徐說:“耿王來,可以讓他做官,其余部衆,分配給城中百姓照顧。”

耿翔斬裴粲,把他的首級送給南梁並投降。

16 五月,北魏東徐州百姓王早等殺死刺史崔庠,獻出下邳,投降南梁。

17 六月十五日,北魏任命骠騎大將軍樊子鹄爲青州、膠州特派使者,督促濟州刺史蔡俊等討伐耿翔。秋,七月,北魏軍隊抵達青州,耿翔棄城投奔南梁,南梁皇帝下诏,任命他爲兖州刺史。

18 七月六日,北魏任命廣陵王元欣爲大司馬,趙郡王元谌爲太師。

七月二十四日,任命前司徒賀拔允爲太尉。

當初,賀拔嶽派行台郎馮景到晉陽,丞相高歡聽說賀拔嶽的使者到了,非常喜悅,說:“賀拔公還記得我呀!”與馮景歃血爲盟,約與賀拔嶽爲兄弟。

馮景回去,對賀拔嶽說:“高歡奸詐有余,不可信。”

府司馬宇文泰自請出使晉陽,以觀察高歡爲人。高歡驚奇他的相貌,說:“此兒不同尋常。”要他留下,宇文泰堅決要求回去複命。高歡放他回去,既而又後悔,發驿車急追,到了潼關,沒有追上,返回。

宇文泰回到長安,對賀拔嶽說:“高歡之所以沒有篡位,正是忌憚您賀拔兄弟;至于侯莫陳悅之徒,根本不在他的眼裏。您只需秘密准備,對付高歡並不難。如今費也頭部落控弦之騎,不下一萬,夏州刺史斛拔彌俄突所部,也有強兵三千余人,靈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伊利等各擁部衆,並沒有歸屬哪一方。您如果移軍靠近隴山,扼住要害,震之以兵威,懷之以恩惠,可以收編他們的部隊,以壯大我軍。西邊與氐人、羌人和平相處,北邊撫慰沙漠部落,還軍長安,匡輔魏室,這是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德。”

賀拔嶽大悅,再派宇文泰到洛陽請事,秘密報告。北魏主元修大喜,加授宇文泰爲武衛將軍,派他回去。

八月,皇帝任命賀拔嶽爲都督雍州、華州等二十州諸軍事、雍州刺史,又在心前刺出鮮血,派使者帶去賜給賀拔嶽。賀拔嶽于是引兵西屯平涼,以牧馬爲名。斛拔彌俄突、纥豆陵伊利及費也頭部落酋長萬俟受洛幹、鐵勒部落酋長斛律沙門等都歸附賀拔嶽,唯獨曹泥依附高歡。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四州刺史同會平涼,受賀拔嶽節度。賀拔嶽認爲夏州是邊防要塞,戰略地位重要,想要尋找一位出色的刺史來鎮守,衆人推舉宇文泰,賀拔嶽說:“宇文左丞,是我的左右手,怎麽可以離開!”沉吟多日,才上表任用他。

19 八月十七日(原文爲九月,根據柏楊考據修改),北魏丞相高歡上表,辭讓王爵,皇帝不許。高歡又申請分自己的封邑十萬戶,頒授給有功部屬,皇帝批准。

20 冬,十月五日,南梁任命尚書右仆射何敬容爲左仆射,吏部尚書謝舉爲右仆射。

21 十一月九日,北魏任命殷州刺史、中山人邸珍爲徐州大都督、東道行台、仆射,以討伐下邳變民首領王早。

22 十二月三日,北魏主元修在嵩山狩獵;十二月十五日,去泡溫泉;十二月二十三日,回皇宮。

23 北魏荊州刺史賀拔勝侵犯南梁雍州,攻拔下迮戍,煽動諸蠻夷。南梁雍州刺史、廬陵王蕭續派軍迎擊,屢次被賀拔勝打敗,漢南震駭。賀拔勝又遣軍攻打馮翊、安定、沔陽、酂城,全部攻拔。蕭續派電威將軍柳仲禮屯駐谷城抵禦,賀拔勝進攻,不克,于是還師。經過這場戰事,沔北一帶都被蕩爲丘墟了。

柳仲禮,是柳慶遠的孫子。

24 北魏丞相高歡對賀拔嶽、侯莫陳悅之強甚爲憂慮,右丞翟嵩說:“我能離間他們,讓他們自相屠滅。”高歡派他去。高歡又派長史侯景去招撫纥豆陵伊利,纥豆陵伊利不從。

【學以致用】

這一篇,從高歡的行爲當中思考幾點:

1,人要警惕自己的報複心

歡聞其與帝盟,亦惡之,即取乾前後數啓論時事者遣使封上。

高歡居然被元修一刺激就做出這樣的行爲,這個反應不符合他的身份,但符合人性的一種特征

越成功的人,越容易陷入虛榮的陷阱,容不得別人的挑釁,更容不得別人的背叛

尤其是聰明人(與敦厚一詞相反)的成功,更是如此

想到了互聯網上某位咖的一句話:我已經這麽成功了你還不相信我?

高歡依附爾朱榮起義,然後再自己起義幹掉爾朱氏,元修也是他立起來的,此時的他算得上是成功人士,

然後被元修的一個離間計,他的虛榮心就被點燃了,報複心隨之生發,控制不住

2,領導者懷疑一切,但也要給任何人事物預留時間與空間

預留時間與空間,是給自己去驗證真相

我們常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但是,從至聖先師的經曆當中告訴我們,眼見也不一定爲實(孔子看見顔回偷吃食物的故事)

當下的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下,驗證“真相”就更需要時間了

所以,按照這個觀點,高歡就算聽到了元修講的話,他也不至于把高乾的信件拿出來,而應該是自己去驗證一下,

可以拿著元修的話去與高乾聊聊看,或者借高敖曹的嘴去問高乾怎麽回事。不管對方說什麽,自己先聽聽看, 從階級利益的角度出發,看看動機的真假

3,智足以知人,而不足以知己

從高歡散財聚人,行俠聚義,到他建議爾朱榮稱帝,從爾朱兆手裏智取六鎮起義的兵馬,再到他起義時的路演口號,

說明高歡智力很高,很聰明,更會演戲

但是,聰明的人反被聰明所誤

元修使用了一個小聰明,他就被帶節奏了,

不管他是無目的的讓報複心發揮出來, 還是借勢激發將士們對元修的憎恨(仇恨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高歡很善于用這一招)

這種行爲不夠德義,不是一個想要坐天下的領導者應該有的行爲

歡抱其首哭曰:“天子枉害司空!”

所以,真正害死高乾的是高歡

作爲領導者知己很難,但知人應該有必要的吧

他難道不知道高乾的爲人與作用嗎? 不知道他所處的階級是在自己這一方還是跟元修這一方嗎?

領導人不夠德義,這個組織就有問題,他作爲北齊的創始人與奠基者,再往後看看北齊公司的領導人行爲,都像神經一樣。

所以,要克服報複之心,避免陷入虛榮陷阱,

這就又回到讀書了,回到《大學》,

知己,克己,是每個人(不管任何身份)一生要踐行的道理。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