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不英(增二)太監建議廢錢皇後,改立周皇後,爲何朱祁鎮拒絕

驚心鳥 2024-03-20 14:26:49

奪門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複辟,重新坐上了大明皇帝的位置。重新當皇帝之後,他面臨著各方面的政治壓力。這裏面除了來自于朝廷方面的,原來景泰帝朱祁钰留下的舊臣以外,在後宮方面也不平靜。當時皇太子朱見深的母親周貴妃積極謀求皇後的位置,甚至讓太監建議廢除錢皇後,將她推上皇後之位。從明朝禮法制度來看,這種做法是很合理的。因爲錢皇後沒有子女,因此可以按照朱瞻基皇後胡氏的舊例進行廢除,改立皇太子母親爲新皇後。但朱祁鎮卻拒絕了這個建議,將提出建議的太監蔣冕嚴厲貶斥。

對于朱祁鎮堅決維護錢皇後的地位,曆史上一般認爲是他們夫妻兩人患難與共,多年的夫妻感情堅固所致。這段感情在很多史書上都有所提及,也成爲朱祁鎮與錢皇後兩人夫妻恩愛的重要證據。可是從史書記載來分析,事情遠非如此簡單。朱祁鎮和錢皇後固然是患難夫妻,固然是有著堅固的親情,但是站在政治和國家的角度,卻不是親情能夠左右的。實際上當時朱祁鎮剛剛複辟,在朝廷中勢力不算大,甚至連皇太子朱見深都比不上。而擁立他複辟的徐有貞、石亨等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輩,朝廷之中一直動蕩不安。

站在國家和政治的角度,立朱見深的母親周貴妃爲皇後是最佳的選擇。這樣朱祁鎮不但能夠得到朱見深的支持者的擁護,而且也穩固了皇太子和皇帝的位置,是平息政治風波的重要手段。這個方案雖然是太監蔣冕提出的,但實際上也得到了朱祁鎮母親孫太後的首肯,這才擺到了朱祁鎮的桌面上。但是朱祁鎮卻拒絕了這種明顯有利于自己的政治操作,堅決支持錢皇位,讓周貴妃的野心不能得逞。朱祁鎮的這種選擇也讓很多大臣不理解,引起了不少私下議論的聲音。因爲朱祁鎮向來任性慣了,所以史書才認爲他是因爲夫妻感情而一意孤行。

實際上從史料來分析,朱祁鎮支持錢皇後,是在政治上有著多重考慮的。從禮法上看,廢除錢皇後,改立周皇後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這個操作雖然符合明朝皇室以前的案例,朱瞻基的皇後胡氏就是因爲無子而被廢除的。但是從政治上看,如此改立皇後並不符合朱祁鎮個人的政治利益。雖然周貴妃是皇太子朱見深的生母,立周貴妃爲皇後能得到支持朱見深的大臣的擁護,但也會引發很多政治上的動蕩。朱祁鎮一生幾經波折,尤其是經曆了土木堡之變的大難,又被在南宮中軟禁七年,因此複辟後對各種政治鬥爭非常的警惕。

當時朱祁鎮剛剛在徐有貞、石亨等人的擁護下複辟,重新坐上皇帝位置,但皇權其實是搖搖欲墜的。一方面朝廷中有大量景泰帝留下的舊臣,這些臣屬不一定都擁戴朱祁鎮複辟。而朱祁鎮剛複辟就聽從徐有貞的建議,處死了北京保衛戰的功臣于謙,和景泰帝朱祁钰的心腹王文。這使得朝廷中人人自危,政治氛圍越發動蕩。另一方面擁護朱祁鎮複辟的徐有貞、石亨等人需要謀求官爵和權勢,朱祁鎮爲了坐穩皇位不得不在朝廷中向他們妥協。他也想利用這些擁戴他複辟的投機分子打擊朱祁钰留下的舊臣,逐步掌控朝廷的大權。

除此之外朝廷中還存在著一股隱形勢力,那便是皇太子朱見深的支持者。朱見深是周貴妃所生,是朱祁鎮的庶長子,出生後一直沒有被立爲太子。土木堡之變後,明軍在長城外全軍覆滅,朱祁鎮被瓦剌太師也先抓了俘虜,明朝皇位出現危機。在此情況下于謙、王直等朱祁鎮留守北京的大臣向孫太後提出了踞守北京抵抗蒙古瓦剌軍隊的建議,其中一條便是立朱見深爲太子,任命朱祁钰爲監國。爲了整合軍力打北京保衛戰,于謙等人又擁立了朱祁钰爲皇帝,朱見深依舊爲太子。北京保衛戰後朱見深當了兩年太子,直到被朱祁钰廢掉。

大明朝自來有重視太子的政治傳統,所謂國本指的就是太子。朱見深當太子是朝廷中幾乎所有大臣支持的,也是皇太後孫氏所堅持的,可以說是衆望所歸。盡管朱祁钰一度廢了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但一年後朱見濟便夭折了,朝廷中在此掀起了複立朱見深的呼聲。以至于在朱祁钰重病,奪門之變發生之前,于謙、王直等朝廷重臣都在謀求擁立朱見深作爲朱祁钰的繼任者。從這些細節來看,朱見深在朝廷中的地位比朱祁鎮還穩固。實際上在奪門之變發生後,依舊有呼聲希望朱見深即位,朱祁鎮繼續當太上皇。

正是因爲朱見深的太子地位穩固,作爲太子生母的周貴妃才有了奪取皇後之位的野心。她經過多方串聯,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還獲得了孫太後的首肯,便通過太監蔣冕把問題放到了桌面上。在她看來這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因爲朱祁鎮要坐穩皇位,也需要太子黨大臣的支持。如果政治鬥爭鬧起來,朱祁钰也有繼續回南宮當太上皇的風險。但朱祁鎮並沒有如周貴妃所願,不但拒絕了廢除錢皇後的建議,而且將提出建議的蔣冕等人貶斥降罪。這不但對周貴妃是重大打擊,也讓支持朱見深的大臣感到惱怒。

在很多大臣看來,朱祁鎮站在朱見深的角度考慮,以周貴妃代替錢皇後是理所應當的,包括孫太後都是這個思路。從表面上看,這的確能讓朱祁鎮的政治利益最大化,能夠幫他坐穩皇位。然而從朱祁鎮的角度看,如此操作他便只能成爲傀儡皇帝。如果周貴妃當了皇後,朝廷和後宮都是太子黨的天下,那朱祁鎮便是幫朱見深守皇位的看門人。這不論是站在皇帝的角度,還是站在父親的角度,都是朱祁鎮不能接受的。更何況朝廷中還有野心勃勃的徐有貞、石亨等人在爭奪朝廷大權,因此他更不可能甘心做傀儡皇帝。

朱祁鎮對權力是看得很重的,向來是要乾綱獨斷的皇帝。在正統年間他就扶持王振與文官集團鬥,目的就是獨自掌控朝政大權。天順年間雖然是複辟,但朱祁鎮也不會輕易將朝權拱手讓人。對于徐有貞、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的功臣,朱祁鎮還可以用官爵相酬。可朱見深的黨羽在政變並沒有發揮什麽作用,而且朱見深還是他的兒子,他怎麽可能心甘情願的放棄皇權?因此站在固守皇權的角度,朱祁鎮不但不會改立周貴妃爲皇後,而且會壓制朱見深的太子黨,甚至會制造徐有貞、石亨等人和太子黨的沖突,以謀權掌控朝廷大權。

除此之外朱祁鎮支持錢皇後還有個考慮,那便是通過錢皇後的家族掌控錦衣衛和京營的軍隊,這是他坐穩皇位的根本。錢皇後家族是靖難功臣世家,她的曾祖父錢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時的老部下,任燕山護衛副千戶。她的祖父錢通官至金吾右衛指揮使,父親錢貴繼承了祖傳的武職,多次隨明成祖、明宣宗北征,憑借戰功升至都指揮佥事。錢皇後成爲皇後時,錢貴被提拔爲中府都督同知,是掌控京營軍權的重要人物。可以說錢家是北京世襲勳貴中的標志,朱祁鎮大婚時甚至讓英國公張輔和成國公朱勇爲正使,可見其家族在勳貴中的地位。

錢家在土木堡之變中也受到重創,在朱祁钰執政期間因爲和朱祁鎮的關系也備受打壓,但畢竟勳貴家族的人脈關系還在。當時錢皇後的兩個哥哥都死在了土木堡之變中,她的弟弟留下了一個遺腹子錢雄。朱祁鎮對這位侄子非常的看重,不斷的給他加官晉爵,讓他年紀輕輕就坐到了都督同知的位置上。世人都說這是因爲朱祁鎮與錢皇後患難與共,錢皇後在朱祁鎮落難期間吃盡了苦頭,甚至有了眼瞎腿瘸的殘疾,還喪失了生育功能。其實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朱祁鎮通過錢雄加強了與北京勳貴家族的聯系。

明朝的軍隊基本上都掌握在勳貴家族手中,雖然因爲文人的掣肘不能只有調動,但家族勢力還是頗大的。朱祁鎮通過錢家加強與勳貴的聯系,把自己的人安插到錦衣衛和京營之中,這是他爲了坐穩皇帝位的必要操作。從他複辟開始就把朝權交給朝廷中的大臣們爭奪,但對軍權卻看得非常緊。

後來曹石叛亂時,朱祁鎮能夠平亂控制朝廷大局,全靠他對錦衣衛和京營的掌控。正是因爲掌控了這些權力,朱祁鎮才不至于淪落爲傀儡皇帝,在複辟後依舊掌控著國家大權。可以說經曆了百般磨難的朱祁鎮非常警惕和清醒,他知道軍權是政治的底線,這個底線不能交給任何人,只能親自掌控。

皇後之位在古代不僅僅是皇帝的妻子,也具有很強的政治含義。皇後由誰來做,很多時候不是由皇帝個人感情或喜好來決定,而是由國家政治形勢來選擇。朱祁鎮堅決支持錢皇後,否定了周貴妃當皇後的建議,實際上也是給擁立朱見深即位的輿論按下了暫停鍵。

實際上就當時的政治形勢而言,朱見深上台對明朝並不是好事。他年齡太小,而且也沒有政治經驗,對于國家是很大的危機。在經過了奪門之變和朱祁钰去世的政治風波後,明朝政治需要快速回穩。這個時候捧出太子,實際上是對國家而言也是大害,朱祁鎮對此有著充分的認識,所以強烈的反對。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