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的電動汽車關稅,“愚蠢”!

華輿 2024-05-23 14:50:35

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20日刊登題爲《拜登經濟學使愚蠢的電車稅成爲必需》的文章,作者是克萊夫·克魯克。文章摘編如下:

在某種意義上,拜登總統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的新關稅確實必要。之所以必要是因爲政府將拿出大筆資金擴大美國自己的電動汽車生産能力。産業政策有一個幾乎不變的特點:先有一個愚蠢的想法,隨後更多愚蠢想法相繼出現。

  ▲4月15日,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開幕,新能源汽車展區吸引采購商參觀咨詢。圖爲采購商體驗一款新能源汽車。(圖片來自中新社)

盡管有慷慨的補貼,但美國國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仍然舉步維艱。就目前而言,充電設施遲遲不能鋪開,而要說服美國司機轉向新技術也並非易事。最重要的是,即便有補貼,美國制造的電動汽車也不便宜。因此,需要征收關稅來使競爭對手變得更貴。

在美國生産電動汽車成本高昂,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爲之。拜登經濟學旨在做兩件事:通過加速采用電動汽車來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在複蘇的制造業經濟中創造高薪就業崗位。高薪工人制造廉價電動車——這是個棘手的組合。

拜登堅持不懈地倡導的那種“高薪、有工會保護的工作崗位”對于美國這樣的高工資經濟來說很難維持,因爲由此而來的産品很可能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補貼培養起日後可能在全球市場繁榮發展的新行業,從而使政府可以收回支持。但在勞動力昂貴的富裕經濟體,這種模式就沒那麽成功了。隨著收入增加,制造業的就業可能下降,工作崗位會轉移到效益更高的其他行業。

事實上,“拜登經濟學”是一種戰略,旨在維持始終沒有競爭力的行業。這有時合乎情理——前提是代價不太高。中國生産大量質優價廉電動汽車的能力似乎讓美國政府感到意外。美國到目前爲止提供的補貼和生産激勵是不夠的。

拜登手下的官員並沒有特別強調國家安全這個論點。對電動汽車和其他中國出口産品征收高額關稅的主要理由更多地是傳統上的經濟原因——所謂北京扭曲市場的政策。按照這種觀點,美國生産商無法和中國對手相匹敵,不是因爲美國的成本太高,而是因爲中國的出口商品價格被人爲降低,是北京故意追求工業過剩産能的做法壓低了價格。

重視連貫性的人可能會對這種邏輯感到困惑。當美國采取扭曲貿易的政策(補貼、“美國制造”、關稅)時,這顯然是精明自利的經濟規劃。當中國執行某項産業政策時,那卻是人爲幹預,是對全球經濟穩定的威脅。

讓我們看看保護主義、報複性和反報複的“負和”方式效果如何。現在還早,錯上加錯的惡性循環還有很大空間。(完)

來源:參考消息網

1 阅读:403
评论列表
  • 2024-05-24 01:51

    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都是傻子嗎? 不要一天到晚說沒用的東西 真的是一無是處那就更不用說了 向華爲學習才是王道 說一些沒用的話一點意義沒有 人家都是傻子嗎? 會被你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