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帶血,這種顔色可能是癌!請把醫生的忠告轉給所有人

慕梅評健康 2024-05-09 17:08:36

便血、排便困難、排便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這種病雖然很討厭,但是大家都認爲要不了命,往往自行處理,隨便吃點藥了事。殊不知,這種便血症狀不僅是痔瘡獨有的,直腸癌也有類似症狀。

先看看下面這個病例吧!

便血當痔瘡,30小夥確診直腸癌

小王是一個帥氣的小夥子,今年剛滿30歲,是一個政府公務員,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賢惠美麗,3歲的兒子活潑可愛。一年前,開始大便帶鮮血,認爲是痔瘡,陸陸續續食用了不少治療痔瘡的藥物,時好時歹,淅淅瀝瀝,總不斷根。

在肛腸科大夫的一再勸說下,才不情願地來我們內鏡中心做腸鏡檢查。

檢查前,小王還滿不在乎,信誓旦旦地說:“我這就是痔瘡,肯定沒別的事兒,有必要做腸鏡麽?”

結果,鏡子剛進了10cm,就看到以下這個樣子了:

當時考慮低分化浸潤癌,三天後,病理結果出來了:“(直腸距肛緣10cm處)小細胞惡性腫瘤,傾向于低分化癌,建議免疫組化進一步分類”。

且不說,小王的妻子如何面對這一結果,三歲的兒子情何以堪,令人扼腕歎息的是,如果在便血初期,不自以爲是,引起重視,就做個腸鏡,結果是不是會更好些呢?

大便出血“三原色”,輕松鑒別什麽病

便血一般會分爲三種形態:大便帶血,或全爲血便,顔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這三種顔色形態,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紅黃藍”三原色一樣,我將它稱之爲“便血三原色——黑、暗、紅”。

柏油樣(黑)

多是上消化道出血

要出現在上消化道——胃部與十二指腸附近。之所以將其稱爲“柏油便”,是因爲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後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使得糞便呈黑色,有時糞便附有黏液而發亮,類似柏油。

1、持續疼痛+嘔血+黑便=胃癌

早期胃癌少數病人有惡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症狀。疼痛與體重減輕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病人常有較爲明確的上消化道症狀,如上腹不適、進食後飽脹,隨著病情進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現貧血、消瘦、營養不良甚至惡病質等表現。

2、周期性上腹痛+黑便=胃潰瘍

胃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上腹部疼痛是它的主要症狀。痛感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複現上述節律。有些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以出血、黑便、胃穿孔等並發症作爲首發症狀。

3、嘔血+黑便=急性糜爛性胃炎

急性糜爛胃炎起病較急,有可能會導致突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爲嘔血及黑便,單獨黑便的人比較少見。出血常爲間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暈厥或休克、貧血。出血時還會有上腹隱痛不適或有觸痛。

4、上腹部疼痛+饑餓痛+黑便=十二指腸潰瘍

表現爲上腹部疼痛,可爲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爲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爲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以出現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等並發症,如果出現出血,會引起黑便。

膿血便(暗)

大腸腫瘤或炎症

暗色便即爲膿血便,指的是排出的糞便中既有膿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觀較稀薄,有時含有大量黏液。暗色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見于直腸或結腸內的腫瘤及炎症,例如:

1、持續排便困難+裏急後重+便秘/腹瀉+暗色便=直腸癌

早期直腸癌多數無症狀,但是隨著大腸癌的生長,到一定程度上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裏急後重、便秘腹瀉等問題。待到後期,直腸癌會使大便逐漸變細,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惡病質。

2、果醬式+排便困難+暗色便=結腸癌

分左、右結腸癌,結腸癌患者早期表現爲腹脹、消化不良,而後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腹痛,稍後出現黏液便或黏液膿性血便。腫瘤潰爛、失血、毒素吸收後,常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水腫等中毒症狀。

3、疼痛+裏急後重+腹瀉+嘔吐+暗色便=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最初表現可有許多形式。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其他症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裏急後重、嘔吐等。偶爾主要表現爲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發熱則相對是一個不常見的症狀,在大多數病人中本病表現爲慢性,在少數病人中呈急性、災難性暴發的過程。這些病人表現爲頻繁血性糞便,可多達每天30次的高熱與腹痛。

4、腹瀉+腹痛+暗色便=多發性腸息肉

多發性腸息肉又稱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多發性息肉多與遺傳、飲食、炎症刺激因素有關,且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腹瀉、腹痛、便血。便血常持續,後期伴有惡變。若繼發感染,以上症狀則加重,大便稀軟、味臭、帶有泡沫,有時帶粘液膿血。亦有大便秘結伴裏急後重感。此外若位于直腸下端較大瘤體,便後可脫出肛外,呈暗紅色、乳頭狀腫物。

鮮血便(紅)

多來源于肛管直腸

紅色便即爲鮮血便,紅色便大多爲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便後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觀類似外傷出血,顔色鮮紅或紫紅、暗紅,時間稍久後可以凝固成血塊。鮮血便一般來自肛管直腸疾病,例如:

1、噴濺/滴落+無痛+鮮紅=痔瘡

痔瘡是肛腸科中最常見的疾病。不同分期的內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爲糞便附有鮮血或便後滴血,嚴重時可能會有噴濺血出現。需要注意的是,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表現。

2、無痛+血與糞便不混合+鮮紅=直腸息肉

直腸低位息肉的典型症狀爲無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時出血,排便結束後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與糞便相混。當然,如果息肉位置高、數量多,有時血液也會與糞便相混。

3、擦拭/滴落+便時疼痛+鮮紅=肛裂

表現爲排便時肛門疼痛,便後持續一段時間。同時伴有便血,出血方式爲糞便表面一側附有血迹,不與糞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後滴血或擦拭見血。

4、腫物+墜感+便秘+鮮紅=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的主要症狀爲有腫物自肛門脫出。隨著脫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導致肛周皮膚濕疹、瘙癢。因直腸排空困難,常出現便秘,大便次數增多,呈羊糞樣。黏膜糜爛,破潰後有血液流出。

那麽說是不是僅僅依靠疾病的常見特征來鑒別病症就足夠了呢?並不是。不管症狀如何明顯,在確診之前,僅僅依靠經驗或者文字,都是不對的,還應該更加關注疾病本身的具體特質。文中等號只是爲了便于表述,並非絕對,一旦發現身體健康出現症狀,應當及時前往醫院就醫,甄別病症,以免延誤病情。

一指神功,能排查出80%的直腸癌

表小看肛門指檢,這個是肛腸科醫生的一指神功!

有時候自己看大便拿不太准,還是到醫院求助醫生吧。醫生會給你做一個羞羞的檢查——肛門指診。就是把一根手指頭伸進菊花裏摸一摸菊花和直腸有沒有問題,這樣一個簡單的檢查就可以找出80%的直腸癌。

這些病可能也會讓大便帶血

1. 消化道潰瘍(黑便)

會伴有腹痛、燒心、吐酸水等症狀,因爲出血位置在消化道內,所以你會看到黑色的大便。

2. 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血水樣大便)

一般是因爲吃了不幹淨的東西而引發,先出現腹痛腹瀉,再出現血水樣的大便,還會有惡心、發熱和嘔吐等症狀,輕的3周內就能治好,但嚴重的可能會因大量便血而休克。

3. 腸結核(膿血便)

小腹的右側一直隱痛或脹痛,吃飯後加重,大便爲糊狀或帶黏液的膿血便,還會伴有午後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症狀。

4. 潰瘍性結腸炎(膿血便)

大便是膿血便,經常有腹痛,排便後疼痛可以好一點。

5. 其他

引起便血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以及某些口服藥物,也會引起便血,這裏就不再一一贅述。

反複便血半個月一定要去醫院查查!

總之,不管什麽原因引起的便血,特別是持續超過半年的便血必須要到醫院就診。因爲即使是痔瘡,長期出血也會導致貧血,嚴重的還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對身體的傷害也不容小觑的!

1 阅读:324

慕梅評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