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銀行一季報業績承壓,16億元貸款糾紛引關注

商訊社 2024-05-15 17:27:36

近期,據了解,隨著A股42家上市銀行一季報披露的落幕,一季度裏有8家銀行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出現“雙降”,這其中就包括A股上市的貴陽銀行。

貴陽銀行作爲西部第一家A股上市銀行,資産規模貴州省排名第一,穩居全省第一大法人金融機構地位,但近年來的經營業績似乎並不理想,面臨息差收窄、收入增長放緩、資産質量承壓等多重壓力。特別是今年年初曝出的16億元貸款糾紛引來關注。

零售業務不盡如人意

據了解,貴陽銀行是以“西部上市城商行排頭兵”和“貴州新發展重要助力者”爲戰略發展目標。

貴陽銀行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貴陽銀行資産總額爲7239.44億元,較年初增長了358.76億元,增幅5.21%;貸款總額爲3305.02億元,較年初增加64.62億元,增幅1.99%;負債總額爲6584.97億元,較年初增長了339.63億元,增幅5.44%;存款總額爲4052.18億元,較年初增加49.99億元,增幅1.25%,貴陽銀行的資産總額實現了顯著增長,資産規模持續擴大。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當前,由于銀行零售業務的質優、價廉、風險低,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紛紛主動調整自身零售業務發展策略,不斷加大投入,構建“大零售”金融生態圈。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貴陽銀行的企業貸款總額爲2770.28億元,占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的83.82%,占比較上年末僅下降了0.02個百分點;而零售貸款總額爲487.98億元,僅占貸款總額的14.76%,占比較上年末下降了0.31個百分點不說,零售貸款總額較上年末還下降了0.36億元,個人貸款的增長速度不增反降,零售業務轉型之路似乎並不平坦。

目前來看,貴陽銀行個人貸款和公司貸款的狀況,加之市場利率的整體下行和經濟形勢的複雜多變,已似乎對貴陽銀行的經營業績也産生了影響。

數據顯示,貴陽銀行的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45億元,同比下降了0.94億元,降幅2.51%;實現淨利潤15.64億元,同比下降了0.63億元,降幅3.90%,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仍舊延續了2023年的下降趨勢。

不過,貴陽銀行董事長張正海在評價該行一季報時表示,一季度運營有幾個特點:一是資産規模穩步增長,達到7239.44億元,較年初增長5.21%;二是資産結構持續調優,核心資産穩步增長;三是重點轉型積極有力,儲蓄存款較快增長,零售業務貢獻率持續提升,成功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特色化發展穩步推進。

營收、淨利逐年下滑

回顧近年來,貴陽銀行的經營業績,截至2021年年末、2022年年末和2023年,分別實現淨利潤62.56億元、62.46億元和56.34億元;營業收入分別實現150.04億元、156.43億元和150.96億元。可以看出,淨利潤連年下滑不說,2023年貴陽銀行的營業收入也降至接近2021年的營收水平,對比不斷擴大的資産規模,這樣的經營業績實在是讓人唏噓。

貴陽銀行2024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的不盡人意不僅突顯了銀行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挑戰,也反映出其營收結構可能需要進一步優化。

今年第一季度,貴陽銀行實現利息收入69.48億元,同比下滑了3.49%;利息支出40.68億元,同比增長了7.83%;實現利息淨收入28.80億元,同比下降15.95%,占總營收的79.01%。 對此,貴陽銀行在一季度報表中表示,這主要受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等因素影響,導致淨息差進一步收窄。

從盈利指標數據來看,貴陽銀行的淨息差由上年同期2.18%下降至1.77%,下降了0.41個百分點;淨利差由上年同期2.04%下降至1.70%,下降了0.34個百分點。對于貴陽銀行而言,這無不表明2024年的經營業績將是一場硬仗,淨息差的持續收窄和金融市場的競爭加劇,將對銀行的經營發展構成雙重夾擊。

在成本控制上,貴陽銀行第一季度的成本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3.76%增長至24.32%,增長了0.56個百分點,這無疑表明,貴陽銀行在控制成本和提高收入方面存在挑戰。

報告期內,貴陽銀行的營業支出達到19.82億元,較上年僅增長0.53%。其中,信用減值損失爲10.65億元,同比微增0.57%。雖然數據與上年同期相比幾乎沒有顯著變化,但在收入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貴陽銀行的信用減值損失和營業支出成本控制情況就顯得尤爲重要。

貸款審查等風控問題不斷

5月13日,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參加2023年度貴州轄區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暨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記錄。

其中,投資者問到,請問公司是否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另外,公司是否會根據市場風險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應對措施?

貴陽銀行表示,本行從管理架構、政策制度、業務流程、問責考核等方面建立了涵蓋“總分支”三級及附屬機構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將全集團承擔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銀行賬簿利率風險、聲譽風險等主要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範疇,形成了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同時,本行會根據市場風險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應對。

但實際上,截至2024年3月末,貴陽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爲1.63%,較年初增長了0.0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總額爲53.90億元,較年初增長2.25億元,不良率、不良貸款余額雙雙上升。

從貸款五級分類來看,截至2024年3月末,貴陽銀行的正常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94.55%,較年初減少了1.00%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3.82%,較年初增加了0.96個百分點;次級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0.67%,較年初下降了0.05個百分點;可疑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0.21%,較年初增長了0.02個百分點;損失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0.75%,較年初增長了0.07個百分點。

一般而言,關注類貸款增長較爲顯著,這一躍升可能預示,未來不良貸款的潛在增長,對銀行的資産質量構成直接威脅;而損失類貸款占比的增多表明,銀行可能面臨一定的貸款損失壓力,需要加大清收力度和風險防範措施。不過,貴陽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微升,由上年末的244.50%微升至247.28%。

貴陽銀行盡管有“三道防線”,但風險還是不能完全杜絕。據《商訊·公司金融》不完全統計,貴陽銀行在2023年至今共計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給出的罰單34張,共處罰金500萬元。其中12張被處罰當事人爲單位,合計被罰金額爲465萬元;22張相關負責人處罰,合計被罰金額爲35萬元。

從處罰具體情況來看,貴陽銀行在信貸管理多涉及貸款審查的不嚴謹和資金挪用的頻繁發生,這些都直接關系到銀行業務的合規性和存貸管理的真實性。

如,去年2月因信貸管理不到位被罰款30萬元。4月又有三家分支機構被罰,分別是黔東南分行因貸款“三查”嚴重不盡職、員工異常行爲排查流于形式被罰40萬元;平壩支行和安順分行都因爲貸款“三查”不盡職、資金監控不力、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被罰30萬元。7月,貴陽銀行銅仁分行因貸款“三查”不嚴謹被罰30萬元,沿河支行因信貸資金被挪用于償還已到期貨款被罰20萬元,黔南分行因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産領域被罰20萬元,雙龍航空港支行因貸款管理不到位被罰30萬元。

去年8月,烏當支行因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30萬元,白雲支行因貸款管理不規範被罰50萬元,總行因關聯交易管理不到位、貸款管理不規範、理財業務管理不規範三項違法違規行爲被處以罰款100萬元。10月黔西南分行又因貸款三查不盡職、借款人與實際用款人不一致被罰20萬元。

今年2月,貴陽銀行遵義分行又因虛增存貸款被罰35萬元。

涉16億元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貴陽銀行的一則訴訟公告顯示,貴陽銀行踩雷了“正威系”16億元的大坑。

貴陽銀行2024年2月7日發布公告,披露了其雙龍航空港支行與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王文銀、劉潔紅、深圳市誠威新材料有限公司、魏紫姚黃紅木藝術品有限公司、正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鞠皖蘇、華威聚酰亞胺有限責任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之間的訴訟事項。該訴訟涉及的金額包括貸款本金、票據墊款本金、未到期承兌金額及利息、罰息、複利等,總計約16.58億元。

案件目前處于已立案但未開庭的階段,貴陽銀行作爲原告,表示已將涉訴貸款等納入不良資産,並已計提了相應的減值准備,因此預計不會對公司本期或未來利潤産生實質性影響。

公告顯示,貴陽銀行的訴訟起因是雙龍支行與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綜合授信合同》,授信額度爲16億元人民幣,期限爲3年;和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王文銀、劉潔紅和華威聚酰亞胺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上述債務提供最高額連帶保證責任;同時和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誠威新材料有限公司、魏紫姚黃紅木藝術品有限公司、正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鞠皖蘇簽署了《最高額抵押合同》,以其名下所有的合計16套房屋爲上述債務提供最高額抵押擔保,該等抵押均已辦理抵押登記;並與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和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最高額質押合同》,該兩名被告以其持有的相關股權爲上述債務提供最高額質押擔保,該等質押已辦理質押登記。

然而,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未能按合同約定歸還相關借款本息及票據墊款,且其他擔保人也未履行擔保義務,導致雙龍支行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請求包括要求被告一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票據墊款本金及利息、未到期承兌金額,以及對抵押物和質押股權的優先受償權,同時要求被告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和訴訟相關費用。並表示公司強調將密切關注訴訟進展,並按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繼續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以保護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

事實上,貴陽銀行2024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總額才實現15.64億元,這一筆不良貸款就直接超出了2024年開年三個月的淨利潤總額。

3 阅读:38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