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臨近,印度軍方高層頻頻動作,打破中立傳統爲莫迪鋪路

3號觀察室 2024-03-05 15:32:53

上月,印度總理莫迪出席阿約提亞羅摩神廟揭幕儀式,爲即將到來的大選造勢。然而,一同現身的除了印人黨政客、宗教人士及社會各界名流外,還包括11位軍方高官,從而引發了關注。

莫迪爲神廟揭幕

到場的軍官約占曾經或仍在擔任印度三軍參謀長總人數的1/3,這些人可不是來湊熱鬧的印度教徒,據一名到場的退役中將表示,曾有前軍方高層專門給參謀長們打電話,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出席活動,只有同意的人才會收到邀請。

也就是說,這些軍方將領出席印度教神廟揭幕儀式完全是出于自願。那麽問題來了,到底是出于什麽原因,才會讓“世俗化”和“非政治化”的軍隊爲印人黨站台捧場呢?

印度軍隊的前身是英國統治時期建立的殖民軍,由于繼承了殖民時期文官主導的傳統,軍隊並沒有很高的權力,別說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了,他們連政黨政治都很少介入,所以一直保持著較強的獨立性和世俗性,不輕易受到政治和宗教的影響。

根據印度現行制度,職業軍官不得競選公職或擔任內閣成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軍隊專注國防事業,不問政事。

但在莫迪的“強人政治”領導下,宗教、政治和國家治理之間不再有明確的界限,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爲軍隊公開參與政治活動提供了可能性。

印度前陸軍總參謀長納拉瓦內出席神廟揭幕儀式

最先公開打破常規的是印度前陸軍總參謀長也是第一任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他在2021年12月墜機身亡。莫迪開啓第二個任期後,頒布了頗具爭議的《公民身份法》,引發了穆斯林群體的大規模抗議。

隨著抗議愈演愈烈,拉瓦特公然批評抗議活動領導者是在煽動大衆實施暴力,打破了軍方不幹政的紅線,並引發反對黨和部分軍官的強烈反對。

即將接替拉瓦特擔任陸軍總參謀長的納拉瓦內也表示,軍隊應該效忠于憲法所代表的價值觀而非政府。這番言論在當時被解讀爲抨擊軍隊高官迎合莫迪和印人黨的立場,目的是爲退役後積累政治資本。

可誰成想,納拉瓦內如今也出席了莫迪主持的神廟揭幕儀式,還帶了一支由11位前軍方高層組成的小分隊組團參加。果然,“真香定律”雖遲必到。

印度前國防參謀長拉瓦特和莫迪

過去幾十年來,印度軍方一直處于政治權力邊緣,在“政府-文官-軍隊”的三元架構中只能被動接受指令,根本無法參與國防核心決策,政府怎麽說軍方就怎麽做。

這樣一來,政府可以從政治決策中撈好處,軍方也可以通過一些軍事采購行動中賺取利潤,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合作共贏。

莫迪的上台打破了這種平衡局面,印人黨政府要想在全國範圍內強制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必然會引起少數族裔的反抗,這個時候就需要軍方出面擺平了。

一方面,軍隊在印度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可以幫政府掩蓋一些不怎麽光彩的人權侵犯行爲。另一方面,莫迪的“印度教治國”方針也需要軍隊開動“暴力機器”幫助其推行。

就像去年5月曼尼普爾邦爆發的種族沖突,莫迪政府和軍方聲稱在沖突爆發後第一時間就前往當地平叛,結果到了之後又對梅泰族的暴力行爲視而不見,任由事態惡化,以至于到現在問題還沒解決。

曼尼普爾邦的暴力沖突還有兩個月就滿一年了,居然還沒解決

軍方並不是沒有能力制止沖突,而是出于對自身和莫迪政府形象的維護而選擇保持謹慎態度。長期以來,曼尼普爾邦的印人黨政府故意縱容該邦的主體民族梅泰族打壓處于不利地位的庫基族,並任由梅泰族暴徒發動對庫基族的暴力活動。

而隸屬于軍方的安保力量阿薩姆邦步槍隊在制止暴力的過程中處處受到印人黨邦政府的制掣,這才沒能阻止悲劇發生。

因此,軍方爲了保全自身體面只能裝聾作啞,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軍隊高層和政治領導層沆瀣一氣,以便在退役後拿到從政的“敲門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莫迪政府面臨著來自內政外交等多方面的壓力,對軍方的依賴性必然會大大提高,從而助長了軍方高層的政治野心。相比以前只能聽命行事,如今的印度軍方,終于也有了坐在談判桌前的資格。

0 阅读:366

3號觀察室

簡介:關注社會時事,聚焦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