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飛亞洲日本淚目:搞20年大飛機還是輸給中國!日媒學學人家!

王倩科記 2024-05-20 14:12:14

最近,中國C919大飛機頻頻騰空,飛越亞洲,途經香港,新加坡,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這些都是中國在這次試飛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看著中國造的巨型飛機在天空中飛翔,一向自诩爲亞洲航空領頭羊的日本,難掩心中的豔羨。日本已經展示了自己的“SpaceJet”,這是在C919之前2年開始的第一次飛行。然而,在曆經20余年的艱難工作後,日本三菱汽車公司宣布,將第一個樣機搬到美國華盛頓州摩西湖格蘭特縣,並于2023年結束這一計劃。見證了“SpaceJet”計劃的結束,整個日本都沉浸在了他們的航天夢中。

俗雲:羅馬非一日成,很多原因都導致了失敗。三菱公司的“SpaceJet”計劃之所以失敗,主要是由于其研發戰略,資金和成本控制,技術挑戰,市場環境變化,行業競爭與合作夥伴關系,內部管理與決策流程。我相信,這一計劃之所以會失敗,有兩點:第一,三菱一家獨大,很難擔負起研制大飛機的重任。其次,日本地域狹小,國內航空市場相對狹小,面對波音、空中客車這樣的巨無霸,就算研制出來了,也很難拿到足夠多的訂單。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的“SpaceJet”所面對的挑戰與中國的C919計劃形成了鮮明對比。從表面上來看,C919看似只有中國商飛一家在自主研發,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龐大的、集大成的系統工程,是無數中國科學家的心血,所有人都在爲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根據數據,現在已經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36所高等院校,60多家研究機構,近百萬從業人員,10萬余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加了30多個子系統和關鍵零部件的研制,涉及飛機機身,機翼,航電系統,飛行控制,起落架,發動機,電力系統,導航,通訊,氧氣供應,照明,水處理系統,液體管路等30多個子系統。

中國C919工程涉及的系統工程範圍之廣,工程機構之複雜,人員之多,超乎日本的想象,這也是“SpaceJet”計劃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回想起2007年C919工程剛開始的時候,周圍的一些國家嘲笑中國沒有個一百年是別說進行第一次飛行了,就連它的原型機都造不出來。但是,中國在短短10年內就已經向那些懷疑它的人展示了他們的實力。

C919的成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航空業中的地位,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中國通過集體的努力,以及國家的大力扶持,把這個偉大的理想變成了現實。C919的成功,不僅僅代表著一架飛機的誕生,更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技術發展與産業升級。

這條路也爲其它國家,特別是在追逐他們自己的飛機夢的國家,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課程。該報告突出了國家計劃、財政支持、國際合作以及科技革新的重要意義,以及堅持不懈和團隊合作的威力。

對日本來說, SpaceJet計劃的失敗並不表示以後就沒有機會了。相反,這次會議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與學習的契機,尤其是對于如何有效地整合資源,進行國際合作,並在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進行自我定位。日本有著雄厚的技術底蘊和創新實力,只要再進行戰略調整,就有可能在航天或者其它高科技方面取得突破。

中國C919的研制成功,不僅爲世界航空工業建立了一個新的基准,也爲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事實表明,只要各國齊心協力,開展國際合作,就能戰勝各種科技和經濟難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C919工程爲我國航天乃至其它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6 阅读:2096
评论列表

王倩科記

簡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