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毛主席來到長沙,看著周恩來:我出一上聯,你能對下聯嗎?

興衰五千年 2024-03-14 17:45:13

前言

在不少問題上,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思想具有互補性,兩人在一起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完美的組合。

就連在文學上,也有一些互通。雖然,周恩來總理在吟詩作賦上的件數不如毛主席,但並不是說周恩來總理就不能和毛主席有共鳴。不信???請看……

毛主席:恩來,我出一上聯,你能對下聯嗎

1960年5月,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湖南長沙商談工作。在工作之余,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相約,一起到長沙走走。

隨後,根據毛主席的提議,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同乘一輛車,前往水陸洲和嶽麓山參觀。

在湘江渡口,周恩來總理看到人很多,擔心毛主席被群衆認出來,會引起圍觀,便建議毛主席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然而,毛主席沒有著急改道,而是凝視著渡口,若有所思地說:“恩來啊,這個港口的曆史不簡單啊!”

毛主席的話,引起了周恩來總理的興趣,他看著毛主席沒有說話。

緊接著,毛主席又說:“當年,林則徐從雲貴回福建家鄉,在這裏停船約見左宗棠,通宵達旦地縱論古今天下大事,特別是治理西北新疆等問題;1917年我在師讀書時,長沙人民在這裏先後爲黃興、蔡锷舉行國葬,在這裏設祭台,移靈擺渡至嶽麓山安葬;1923年日本水兵在這裏制造了六一慘案,殺害了一個市民和一個小學生,陳赓也在這次慘案中受傷。長沙人民也因此在這裏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愛國主義運動,並取得了收回一切帝國主義在長沙的特權的勝利。”

說完後,毛主席便讓司機繼續往前開,先到江邊看看再說。在汽車行到射蟒台時,毛主席讓司機將車停住,和周恩來總理一起走下車。

下車後,毛主席指著射蟒台,對身邊的周恩來總理說:“這是東晉長沙郡公陶侃爲民除害射殺大蟒的地方。雖是傳說,但這個陶淵明的曾祖父還真爲長沙百姓做了不少千古好事呢!”

緊接著,毛主席又指著水陸洲,說:“看,那裏就是水陸洲,洲上盛産橘子,所以又叫橘子洲。我去年還遊泳上了橘子洲呢……真是好山好水好綠洲啊!等一下,我們上天心閣,站在天心閣再來看水陸洲定,會更有一番韻味。”

這次故地重遊,毛主席感覺到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想起當年和同學們縱論天下大事的情景,以及早年自己寫下的《沁園春·長沙》,便吟唱了起來: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怅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峥嵘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吟唱完畢後,毛主席從懷舊的思緒中回到現實當中,又對身旁的周恩來總理說:“這橘子洲又稱橘洲,水陸洲,水鹭洲,長島。還有人也曾用這水陸洲之名,寫過一副楹聯。”

聽了毛主席的話,周恩來總理點了點頭,由衷地感受到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這時,毛主席的靈機一動,想了一個對聯,便微笑著對周恩來總理說:“恩來,我出一上聯,你能對下聯嗎?”

對毛主席的提議,周恩來總理很有興趣,便說:“主席請講。”

于是,毛主席擡起手,指著水陸洲和水面上的船,說:“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順著毛主席手指的方向,周恩來總理看到了江面上一片繁忙的景象,直到毛主席這時觸景生情,把他所看到的江上穿梭般的船只與千古不移的江洲自然融入一聯,堪稱一個絕對。

想到這些,周恩來總理一時難以想出合適的下聯,便對毛主席說:“主席,讓我慢慢想想。”

說完後,周恩來總理便陷入了思考當中。看著周恩來總理在思考,毛主席又將目光望向了橘子洲,思緒回到爲了革命的那些難忘歲月……

周恩來:毛主席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帥才

1925年的深秋,毛主席爲了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參加國民政府的工作,途經長沙時,再一次來到橘子洲。

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對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形勢,充滿了憧憬,似乎能夠看到光明的未來……

然而,僅僅兩年後,革命便遇到了挫折。那時候,中國共産黨爲了生存,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了南昌起義。

1927年9月,毛主席領導了秋收起義,並率領起義部隊前往井岡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後來,朱德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主席領導的部隊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年底,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壯大了根據地的實力。

在井岡山根據地發展的過程中,毛主席和朱德、彭德懷等人率部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三次大規模“圍剿”。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不久後,毛主席選爲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雖然當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但毛主席的心裏是苦惱的。

12月,周恩來離開上海,來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周恩來的到來,給毛主席帶來了一絲安慰。

1932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要求中央蘇區的紅軍攻占南昌等中心城市。

對此,毛主席十分憂慮,當即找到周恩來,向他講述了以目前紅軍的力量不應打大城市,可以打一些地主土豪的寨子的意見。對此,周恩來表示認可,向中央說明紅軍目前攻打中心城市的困難。

然而,毛主席的意見沒有得到中央的采納。很快,紅軍便在攻打贛州的戰役中陷入了麻煩,由于久攻不克,敵人的援軍也已經到來,不得不撤了回來。想到毛主席的正確意見,周恩來便讓人去請毛主席。

在聽到“恩來同志請你下山”的口信時,毛主席不顧賀子珍要他等雨停了再走的勸告,冒著傾盆大雨,便匆匆地下山了。

3月,根據敵人情況的變化,毛主席向周恩來建議攻打漳州和泉州一帶,以開創革命根據地的新局面。

對于毛主席的建議,周恩來十分重視,親自前往長汀,負責調動兵力,籌集給養,保障前線需要,果然取得這次戰鬥的勝利,繳獲了大量物資。

一次又一次的事實證明,毛主席的建議是正確的,不聽毛主席的就要吃敗仗。

因此,在總結的時候,周恩來在軍事指揮能力上表現出了非常信任和倚重的態度,說:“澤東積年的經驗多偏于作戰,他的興趣亦在主持戰爭……毛澤東的經驗與長處,還須盡量使他發展……如在前方則可吸引他貢獻不少意見,對戰爭有幫助……有澤東負責,可能指揮適宜!”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期間,周恩來特別注意毛主席的位置。

11月,紅軍部隊來到湘江,進行爭分奪秒的搶渡。得知毛主席還沒有過江時,周恩來心裏十分著急,親自到隊伍的後面去尋找。

看到毛主席正在要求部隊丟掉不必要的一些辎重,輕裝過江的時候,周恩來立即走上前去。看見周恩來時,毛主席痛心地說:“再不能這樣走下去,也再不能這樣打下去了!”

聽了毛主席的話,周恩來點了點頭。從心裏認爲毛主席的話是對的。此後,周恩來便開始在心中醞釀著進行必要的改變。

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舉行了臨時會議,討論紅軍進軍方向問題。

會上,毛主席不同意博古和李德提出的向湘鄂西進軍的原定方案,並條理清楚地表達了改向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意見。

在激烈爭論的時候,周恩來站起來,和大多數同志一起支持了毛主席的正確意見,並堅定地說:“現在,必須按照大多數人的意見執行!”

很快,部隊按照毛主席意見,轉向貴州,拿下了黎平。

12月18日,周恩來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的黎平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毛主席闡述了他的改變行軍方向的主張,得到了周恩來的支持。會議決定,在揮師搶渡烏江後,向敵人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的貴州進軍。

後來,沒有參加會議的李德在聽到周恩來的通報,堅決不同意。爲此,兩人還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最終,周恩來氣得在桌子上一拍,將桌子上的馬燈震得跳起來,連燈火都熄滅了,這才將李德震住。

事實證明,在執行了毛主席的意見後,紅軍取得了重大勝利,贏得了主動,連戰連捷,極大地重振了士氣。

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周恩來和大多數人一樣,以其在黨內和軍內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威望堅決支持毛主席的正確主張,積極擁護確立毛主席在黨中央領導地位。

對于周恩來的支持,毛主席十分感激,後來還多次向他人提起這件事情,並肯定了周恩來在這次會議上的作用。

那時候,博古因爲會議的突然性而不得不進行了檢討,還失去了在黨內的地位,讓他很難適應,整天顯得悶悶不樂。

2月,周恩來主動找到博古,對他說:“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失敗,說明中國革命的源泉在農村,必須走農民戰爭道路。這以後,我就在考慮,我們黨必須找一個熟悉農村革命的人當領導,中國工農紅軍要取得勝利,必須找一個比我們這些人更有軍事才能的人當統帥。”

見博古不說話,周恩來又說:“我雖然長期做軍事工作,軍隊幹部也擁護我,但我有自知之明。你雖然有才華,但不懂軍事,很難領兵打仗。行伍出身的人不會服你。你和我都是做具體業務的人,不合適做領袖,當統帥。毛澤東很擅長農民運動,深知在中國幹革命,離開了農民將一事無成,農民戰爭是中國革命成功的基石。他經過井岡山鬥爭,總結出打遊擊戰、運動戰的經驗,很適合駕馭目前的戰爭。他喜歡曆史,善賦詩詞,文筆豪放,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帥才。我對他是到中央蘇區後,才了解到他打仗很有一手,每仗全勝,很是佩服。”

爲了說服博古,周恩來接著說:“甯都會議後,毛離開軍隊,使中央紅軍失去了一個帥才,這就像一塊石頭一直壓在我心裏。紅軍不能沒有他。從紅軍長征開始,我就在想辦法讓他盡快回到軍事領導崗位上來。黎平會議上,他有理有據地駁倒了李德的錯誤主張,使我下了決心要盡快“去李換毛”。我深信,以他的才能,一定能率領中央紅軍走出困境。所以在遵義會議上我力主他進入政治局常委會,參與軍事領導。”

後來,在提到打擊集中批評博古的事情時,周恩來說:“你的講話不檢討軍事路線錯誤,遭致很多人不滿,促使我不得不站出來檢討反‘圍剿’失敗的領導責任,批評你的錯誤。會議發展到集中批評你,是因爲大家憋了一肚子話要說,你應想開些。”

聽了周恩來開誠布公的話,博古也認識到了問題的根源,因此解開了思想疙瘩,並表示會服從革命的需要。

11月,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毛澤東爲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爲副主席。同時,周恩來負責中央組織局的工作。

長期作爲毛主席的親密助手,周恩來協助毛主席開展各項工作,兩人在私人關系上,也逐漸成爲了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革命戰友。

毛主席:恩來,你麽子時候見過這副對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恩來擔任了政務院總理,繼續以事無巨細的行事作風和毛主席密切配合,爲建設祖國努力!

後來,在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周恩來總理總是和毛主席站在一起,努力執行毛主席的決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成績。因此,在周恩來總理的心中,毛主席逐漸擁有了不容撼動的地位。

有一次,在和薄一波談話的時候,周恩來總理語重心長地告誡說:“一波呀,毛主席下決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對,但不要輕易表示反對。在曆史上,有幾次,我曾認爲主席的決策不對,表示反對,但過一段時間都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以後我就謹慎了,不輕易表示反對了。但後來又有一次,我確信主席錯了,我堅決表示反對,但實踐卻又證明是主席對了。因此,對主席的意見和決策,你可以反對,但不要輕易反對。”

周恩來總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有時候,毛主席的一些決策他一時難以理解,但還是堅決執行了。事後,在總結的時候才恍然大悟,佩服毛主席的雄才大略。

1960年5月,毛主席來到湖南考察農村工作。

隨後,周恩來總理也專程來到長沙,向毛主席彙報工作,並商討即將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那時候,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蓉園一直談了幾個小時。考慮到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身體健康,工作人員便建議他們到戶外去活動一下。對此,毛主席表示同意。

來到室外後,毛主席看到雨後明媚的陽光,便對周恩來總理說:“恩來,我們到橘子洲和天心閣去看一下子!這是我在湖南一師讀書時經常去的兩個地方。”

聽了毛主席的話,周恩來總理立即響應,和毛主席同乘一輛車便出發了。這便是開頭提到的那一幕:聽到毛主席出了上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周恩來總理就說:“主席,讓我慢慢想想。”

看到周恩來總理正在想下聯,毛主席又讓他上了汽車,向著天心閣駛去。

在汽車上,周恩來沒有放棄,一直在頭腦中思索下聯。很快,汽車在天心閣聽了下來,周恩來總理這才從思緒中回過神來,和毛主席一起走下汽車。

在天心閣前,周恩來總理陪著毛主席靜靜地站立,觀看著這座曆史古閣。過了許久,毛主席感慨地說:“風雨古閣,舊事難忘呀!”

毛主席的話落,突然一群野鴿從天心閣茶樓頂上“呼”的一聲飛起,沖向半空,盤旋兩周後相繼飛回樓頂,歡快地嬉戲起來。

看到這一幕,周恩來總理感到茅塞頓開,笑著對毛主席說:“主席,我的下聯有了。你的上聯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我的下聯可對:‘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

聽到周恩來總理對出的下聯,毛主席感到十分詫異,同時也佩服他的機巧靈敏,笑著說:“好啊,恩來,這是副古對聯,與‘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一樣有名。恩來,這是副古對聯,與‘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一樣有名。你能對出,學貫古今啊!”

周恩來總理謙虛地說:“哪裏哪裏,實在是主席提示得好啊,看水陸洲,上天心閣,聯想起來就成咯。”

緊接著,毛主席又問:“恩來,你麽子時候見過這副對聯?”周恩來總理回答說:“沒有,是天心閣茶樓上的鴿子啓發了我。”

聽了周恩來總理的回答,毛主席說:“武者同宗,詩者共韻,天下一脈。天心閣上曾經挂過一副明代名家作的對聯,內容大致如此。”

毛主席的話說完後,兩人對視了一眼,會意地笑了起來。隨後,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一起,進入了天心閣茶樓……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