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洪秀全不能成爲朱元璋,因爲他缺少這3個條件

聊聊曆史 2024-03-30 07:46:01

龍盤虎踞,六朝古都,人間天堂,長江天塹,秦淮河歌舞升平,這是人們對南京的印象。同樣定都南京,以驅逐鞑虜作爲旗幟,朱元璋能建立明朝,享國276年。洪秀全則失敗了,太平天國在南京只有11年,且一直處在清軍包圍之中。

那麽,爲何朱元璋成功,洪秀全卻在困苦中死去呢?洪天王不能成爲第二個洪武大帝,是因爲他缺少這3個條件,幾乎是無解。

第一個條件,主帥本人的素養與能力。

自古以來,想要創業成功,尤其是打江山這種高難度但收益大的行業,主帥個人的素養與能力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因爲,大家都在“改朝換代”,憑什麽讓麾下將士聽信自己?答案是威望。

威望從而來,當然是戰前的策劃與戰場上的指揮,能親自上陣更好。縱觀曆朝曆代雄主,在創業之初,都要自己規劃作戰方案,以及上陣指揮,從而在軍中樹立起絕對的威望。

東漢創業,劉秀除了在昆陽之戰中大展拳腳外,當了皇帝還要禦駕親征,討伐各地叛臣。唐朝剛建立,李世民也是親自上陣拼殺,多次陷入險境,差點被單雄信刺死。李世民爲何能發動玄武門之變,還不是靠征戰中積累下的資本。

戰前謀劃與戰場指揮,洪秀全與朱元璋的距離很大,中間隔著一個李世民或者劉秀。朱元璋的能力,應該是帝王中的天花板,洪秀全就差很多了。

元朝末年,天下紛爭,朱元璋是紅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奪取南京之前,朱元璋也是沖鋒陷陣,以此在軍中建立威望,尤其是在郭子興麾下效力時,更是勇猛無敵。

基地建立後,朱元璋也是策劃全局,從容部署,多次親征指揮戰鬥。例如,安豐之戰、洪都之戰、征討張士誠之戰、滅陳理之戰,朱元璋都是主帥,協調各路將士。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的多次北伐,也是朱元璋在策劃。如此,明朝的江山,就是朱元璋打下來的,誰敢不服?後來,朱元璋誅殺功臣,誰敢反對,誰又能反對呢?

反觀洪秀全,金田起義以來,既沒有沖鋒陷陣的勇武,又缺乏規劃能力,都是靠諸侯去打仗。長沙之戰前,軍務實際是西王蕭朝貴負責;蕭朝貴陣亡後,一切都是東王楊秀清。

至于說金田起義之前,是南王馮雲山在策劃,籌建拜上帝教。定都南京後,洪秀全躲進深宮之中,軍國政務一律交給東王,不出亂子才怪。

洪秀全“露面”不多,也沒拿得出手的戰役,或者說戰略規劃。如此,洪秀全在將士心中的地位並不高,他只是一個象征存在而已。洪秀全沒有樹立起絕對的威望,楊秀清就經常挑戰他的權威。

後來,石達開外出單幹,洪秀全還要求情,翼王卻不理會。如果是朱元璋,給石達開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負氣出走,被冷落也只能忍著。

第二個條件,一個強大的創業團隊,足以支撐王朝建立的班底。

打江山,不能只靠一個人,而是需要一個強大的班底。這個班底,既有謀略出衆的謀士,懂得治理國家的文官,還有沖鋒陷陣的猛將,以及優秀的主帥。

再則,這個班底還有具有強的凝聚力,服從首領的指揮。曆史上,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將”,李世民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趙匡胤的“義社兄弟”,忽必烈的“金蓮川幕府”,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將”以及“開國三十六功臣”,都是一個創業的強大班底。

朱元璋、洪秀全在班底建設上,也是差別很大。朱元璋的淮西班底雄厚,又吸納了以劉伯溫的首的浙東集團,綜合實力在“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上。

劉伯溫,號稱諸葛亮、張良,是朱元璋的核心智囊。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給朱元璋發展壯大贏得了時間。李善長堪比蕭何,搞好後勤工作的同時,還能協調淮西內部矛盾。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花雲、顧時、薛顯、湯和、廖永忠、俞通海、俞通源、朱亮祖、胡廷美、馮勝、傅友德、藍玉、王弼、沐英、鄧愈都是一代名將。

優秀主帥,徐達、常遇春、馮勝、傅友德、李文忠。騎兵猛將,薛顯、顧時、藍玉、王弼;山地作戰,沐英、藍玉、王弼;水師廖永忠,以及俞家軍;防守將領耿炳文、吳氏兄弟、朱文正,等等。可以說,大明的班底,是全面開花。

更重的是,這是文武、謀臣都服從朱元璋,不敢與主帥唱反調。反觀洪秀全,差遠了,本人能力不如,整個班底都比較差。

太平天國的班底,就是前期“首義五王”以及後期的陳玉成、李秀成,但彼此矛盾重重,拿得出手的不多。

東王楊秀清,能力還可以,但他憑借“天父下凡”獲取實權,而自己的家族背景很弱,諸侯王並不服。再則,楊秀清囂張跋扈,目無君王,死在韋昌輝手裏。

西王蕭朝貴,沖鋒陷陣第一人,卻也是靠“天兄下凡”起家。而且,爲了與楊秀清展開爭奪,重新奪取軍權,冒險攻打長沙,還親臨一線,被槍炮打死。

北王韋昌輝,家族背景強大,也是金田起義的最大股東。但是,韋昌輝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在天京事變中被洪秀全“當槍使”,擴大了事態,自己也被處死。

翼王石達開,少年有名氣,卻沒有大格局。天京事變,局勢萬分危急,卻公開鬧分裂,又不去救援林啓榮,導致九江陷落,自己人設也崩塌。

南王馮雲山,綜合實力強,也有智慧。遺憾的是,馮雲山過早陣亡,帶走了洪秀全的希望。

陳玉成、李秀成也是一代人傑,但後期太平天國局勢太差,而且洪秀全重用的是沒有什麽能力,形象還特別差的洪氏族人,導致內部離心離德。

此外,由于拜上帝教的原因,太平天國無法吸納知識分子,也得不士紳階層的支持。如此,太平軍打下的許多地方,都沒辦法進行治理,他們也不會治理,基層政權建設很糟糕。

第三個條件,外界環境,是否具備發展壯大的條件。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要順應時代潮流,不能逆勢而動。自古以來,成功的創業帝王,都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社會環境,借助時代浪潮登上九五之尊。

劉邦爲何勝利?很簡單,秦末農民起義,尤其是六國貴族的起兵,消滅了秦朝的主力,否則劉邦豈能有機會。沒有項羽對付秦軍精銳,劉邦早就被章邯滅掉。

黃巢、李自成爲何能縱橫中原,打穿唐朝、明朝,也是環境“良好”。黃巢面對的是藩鎮割據,中央集權衰敗的唐朝末年;李自成的“闖軍”,明朝一度還不把他當成主力,況且還有關外女真。

隋朝末年,李淵、李世民能在晉陽起兵,也是因爲天下大亂,隋朝已經陷入了崩潰,作爲臣子與親戚的李氏父子才能有機會。試想,如果李世民第一起兵,他的結局比楊玄感估計更慘。

朱元璋能力建立明朝,不否認他能力強悍,卻得天獨厚。元朝末年,天下群雄並起,北方的韓林兒、劉福通幫朱元璋擋住了元軍南下勢頭;張士誠、陳友諒也讓元朝焦頭爛額。

元朝內部,從忽必烈開始就沒停止過內鬥。此時,元順帝與奇皇後、太子的關系惡化,明爭暗鬥,並借助地方諸侯勢力。孛羅帖木兒、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孔興等人,也在朝廷鬥爭中選邊站,擴充自己力量,然後相互攻殺。

徐達北伐大軍殺入中原,元軍在幹嘛呢?答案是,元順帝下诏,讓李思齊出兵潼關收拾王保保,准備大戰一場。明軍來勢迅猛,雙方暫時和解,結果依然被徐達各個擊破,元順帝逃到沙漠。

相對朱元璋而言,洪秀全沒有發展壯大的條件與環境。金田起義時,清朝依然比較穩定,並沒出現農民起義的大浪潮。西北起義、西南起義、兩淮起義,都是小打小鬧而已,地方團練都能收拾他們。

從起義開始,清朝的全部力量都用來對付太平天國,這是此前農民起義所沒有遇到過的。再則,太平天國戰爭14年,清朝從未有過“招撫”的想法,而是非要將其消滅不可,一點退路都沒有。

晚清時期,八旗、綠營腐朽不堪,但清朝可利用的資源雄厚,足以在消耗戰中擊敗太平天國。如果不是天下大亂,朝廷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太平天國想要取得勝利,難度非常大。

再則,列強抛棄“中立”政策後,公開支持清朝鎮壓太平軍。近代時期,列強武器先進,國力雄厚且控制海關,能否得到他們支持,是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總而言之,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集團建設,或者外部環境,洪秀全都不如朱元璋。如此,洪秀全想要實現洪武大帝的奇迹,建立第二個明朝,難度很大。太平天國想要取得勝利,只能是在列強幹涉前,打亂清朝統治秩序,讓中原陷入群雄逐鹿狀態,然後尋找機會。

3 阅读:2018
评论列表
  • 2024-04-19 16:44

    機會還是有,只是洪神棍綜合能力實在是差了一些,政治上沒有提出一個能拉攏中上層漢人的主張,全靠軍事打仗肯定不行,還有內部矛盾無法得到解決。

    意外驚喜 回覆:
    比較中肯,主要馮雲山死的太早了,後面造成的內亂死了很多將才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