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雞娃家長最終必將收獲一地雞毛的悲劇人生

人文之光 2024-05-25 11:30:06

本專家其實可以負責任表示,在當代社會,99%的雞娃家長和雞娃本身,必將收獲一地雞毛的悲劇人生。

本專家江湖人稱當代魯迅,說話是有依據的。之所以說多數雞娃的人生必將充滿悲劇,其實存在曆史依據和科學依據。

因爲本專家不光是教育博主,也是科學博主,因此說話非常負責,也非常講究科學依據。

1、80後雞娃的尴尬

其實雞娃並不是現在才有,早在1980年代的一線城市,都市家長就開始熱衷雞娃,也就是說,第一批雞娃是都市80後。所以根據都市80後的情況,可以判斷出雞娃的人生啥樣。

其實很多權威媒體都說過,很多80後雞娃家長在傾家蕩産情況下雞娃,但大部分結局都一地雞毛:上一代人的家産和積累在雞娃過程中消失殆盡,而雞娃本身也泯然衆人。

本專家認識一個1992年出生的女子,此女的人生就是典型:此女是北京人,本世紀初,她父親本著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把三環左右的一套房子賣了,供女兒學鋼琴,而該女子現在其實也就是普通打工人,想靠薪酬重新在北京買房已經不現實了。所以如今想一想,全是淚。

這樣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

2、當代家長的愚昧

當然80後雞娃的人生是不幸但又是幸運的。因爲即便是80後雞娃長大後一地雞毛,但是80後畢竟成長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年月裏。而對于當下的雞娃來說,則沒那麽好運了。因爲全球處于衰退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未來很多年月,大環境其實都是比較尴尬的。在大環境不好的年代裏,即便是把學曆刷的再好,其實也沒有太大意義:比如在埃及,在馬來西亞,大學普及率也很高,但是大學生依舊就業困難。菲律賓的女傭很多都是本碩學曆,但是,即便是研究生畢業的菲律賓女郎,也只能出來當女傭。這就是現實:大環境好的情況下,文憑確實能找個不錯的工作,但如果大環境不好了,文憑就是廢紙、空頭支票。

其實雞娃的更大悲劇,還來自家長的愚昧。比如昨天本專家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某人家裏出資500萬,從高中開始讓下一代去花旗國留學,一共讀到碩士畢業,然後回國後月薪7千。在評論區,一個河北人表示:如果沒有花500萬留學,怕是只能賺3千,賺不到七千。而有個廣東人回複: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了500萬,還上個毛班?

其實這個河北人的見識和智商,以及眼界格局,是千千萬萬雞娃牲口父母的縮影:那就是集愚昧、短視、固執于一體。甚至可以說,雞娃和雞娃家長將來的苦難,配得上他們的認知。

3、雞娃的人生縮影

其實多數雞娃即便是在家長一廂情願下開足馬力內卷,也改變不了泯然衆人的現實。而在未來,主流雞娃的特點就是:家裏不掌握資源,沒有生産資料,個人有一張不值錢的文憑,也沒有什麽特長,甚至常年雞娃導致大腦處于宕機狀態。所以雞娃結束學業以後,大概率也是一個廢柴。

這才是當代雞娃將來人生的真實寫照。

當然說到這很多雞娃家長不服:雞娃有文憑,最起碼就比沒有文憑的強。但問題是,當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將來的大學,差不多幾乎只要願意,人人都能去讀。畢竟,除了頭部院校之外,其余院校的文憑都沒啥競爭力。可能在2030年,普通院校的碩士,生態位也就相當于2000年的初高中——說白了,2000年的初高中畢業只能找個低端工作,2030年普通院校的碩士差不多也就這個求職選擇。

因爲將來比拼的,更多是家裏的資源。文憑嘛,人人都有也就不值錢了。

當然,女大學生還行,最起碼可以從事特殊的行業,就是男生慘了。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