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明朝百年的曆史名臣,爲什麽被殺害?

曆史世事 2024-03-27 06:22:14

今天我們來簡單的說一說,明朝第一名臣—于謙。

在《大明風華》這部劇裏,于謙的才能被朱棣發現的,但是朱棣認爲于謙忠的不是他們朱家,而是天下百姓,于謙這人直言進谏,是爲良臣,讓孫子朱瞻基好好用于謙。

曆史上的于謙不僅是明朝名臣,還是民族英雄。于謙的《石灰吟》在中小學課本裏頭也是“廣爲流傳”。

他是永樂帝年間的進士,當時因爲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頗得明宣宗朱瞻基的重用。

于謙從小志向高遠,仰望文天祥的氣節。高中進士後,便入仕。他兢兢業業,爲官也是非常清廉,從不貪功收斂錢財,一切以百姓爲重。

他的這種性格在官場,不免會得罪很多人。因此也是,收到不少同事的彈劾。但是,他的名聲收到當地百姓的贊譽,也算是聲名遠播。

明英宗時期,于謙被調回京師,任兵部侍郎。當時,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導致兵敗土木堡被俘。

朝野上下當時大爲震驚,有人提議南遷,于謙毅然決然堅持防守禦敵,因爲京師是朝廷根本,豈能舍棄。于謙走在北京保衛戰的最前沿,誓死保衛京師。

皇帝被俘,于謙輔佐明代宗朱祁钰爲帝,鏟除王振等一系列奸佞,輔助朝綱。京師在于謙爲的部署下,通過周邊百姓,加上調遣各地軍隊,軍民合力,成功擊退也先部,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也先部在北京議和,因爲這戰消耗了太多人力物力,于是便恢複與明朝的臣屬關系,釋放了明英宗。

之後,英宗爲太上皇,在景泰八年,發生奪門之變,英宗朱祁鎮複辟。在當時受于謙重用的石亨等將領的幫助下,廢掉當時病重的代宗皇帝朱祁钰,將于謙等一幹忠臣被捕入獄,造成當時的“第一冤案”。

因爲當時,有人進言,“不殺于謙,複辟就師出無名”,最終于謙落得個“斬絕”的下場。

據史料記載,于謙死後,在抄家的時候,于謙家裏家無余財,皇太後得知後,哀悼了好幾天。

1489年,明憲宗時期,于謙沉冤得雪,追贈于謙,谥號肅愍,並設立祠堂祭拜。

(圖片來源于網站)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