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東亞小孩,不想吃苦,不敢享福”|童漠男520直播

新世相 2024-05-18 12:10:45

這是 新世相 live 的直播預約

01

下周一是520,給你預告個有點意思的事:

我們決定把脫口秀演員童漠男帶到一間小學教室,辦場直播。

主要目標是,讓他聊聊畢業。

不是真的畢業,而是——

從焦慮裏畢業,從內耗裏畢業,從討好裏畢業,從吃苦裏畢業,從忍耐裏畢業,從“恨自己”裏畢業……

你完全可以代入一下童漠男的語氣:害!咱們怎麽就是享不了福啊!

5 月 20號,我們送他畢業,也送更多人從 “享不了福” 的狀態畢業。

順便一提,直播的教室長這樣:

當天很自由,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到處亂竄,課間休息,上黑板上亂寫亂畫……當然,也可能他和主持人倆人就踏踏實實坐著,跟你講講故事,聊聊天兒。

在這間教室裏,隨便你當個好學生或壞學生。

現在預約直播,你就不會錯過了。

02

老規矩,先講講主題這句話的由來。

童漠男,脫口秀演員,人生經曆可以由以下幾句話構成:

就讀于北下關小學,度過了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後來這學校被合並了,他爸打電話跟他說,漠男,你沒根兒啦!

當年他一直理解不了什麽叫奧林匹克數學,運動和學習到底是怎麽結合在一起的?

直到 18 歲那年,他考到了北京體育大學的外語系。那真是,跳健美操的都看不起他。

受羅永浩影響,步入社會後,他在教培行業當英語老師。後來,行業沒啦!

可能正是因爲這種倒黴勁兒,我特別喜歡看他微博。近期一條就是在講 “享福”,他用手機鏡頭怼著臉,笑嘻嘻地自嘲:

“就每一次俱樂部砸重金款待我的時候,上的全是我不愛吃的。

什麽帝王蟹呀,你把那地三鮮給我上上!結果那個店裏炒不了地三鮮。怎麽在東北當的廚子。”

“客戶斥巨資給我包商務座,我也享受不了。

叭在那兒一按,座椅一躺平,把我羽絨服給卷進去了。我還賠一件羽絨服,我羽絨服裂了!”

他一拍大腿,“我這人也真是太慘了,我就是享不了福!”

我一聽這幾個字就樂了,享不了福!東亞小孩的人生啊,盡在這幾個字之中。

在他身上,有太多年輕人共有的精神內核。

慫,是他自己親口承認的:

“無時無刻不在認慫。

見到個蟲子我也害怕,嘗試點什麽新的東西我也害怕。”

討好型人格,他親自蓋章的:

“作爲一個總想迎合別人的人,我內心特別敬佩有什麽說什麽的人。”

非常習慣延遲滿足:

“我們小時候學的最多的,就是延遲滿足。從小學延遲到了大學,從大學延遲到了工作,從工作延遲到了退休。

現在好了,終于迎來了延遲退休!”

還擁有害怕競爭、擅長焦慮的典型特征:

當年錄脫口秀大會,決賽都錄完半個月了,他還在做忘詞的噩夢。

聯想到高考結束多年仍然夢到交白卷的自己,我又覺得好笑,又像在照鏡子。

我們擅長努力,不擅長享福。

我們不想吃苦,又不敢享福。

哪怕福氣來了,都恐懼自己接不住。

03

這種專屬于年輕人的擰巴情緒,我可以用一句自嘲來概括——“我們這熊熊燃燒的東亞魂啊”。

真的,這句話太好用了。在生活裏,在社交網站上,類似的感慨比比皆是:

我們從來不能心安理得休息——

東亞小孩從不 gap,備考就是我們的 gap;

東亞小孩玩經營模擬類遊戲都卷得飛起;

燒個水都想進行時間管理,是不是同時把衣服洗了才算有效率。

我們不敢享受,我們哪兒敢浪費時間啊——

“五天沒學習沒工作,很不安。”

“事情一黃,我的東亞魂就對我耳提面命:到底我哪裏沒做好?”

“在折騰新東西的時候經常會自責:要是把這精力放在學習上……”

我們習慣等一等,習慣忍一忍——

“等上了重點中學就好了。”

“等工資漲一漲就能享福了。”

“等孩子再大一大就輕松了。”

我們過的是“關鍵”的一生——

4 歲很關鍵,不能輸在起跑線。

18 歲很關鍵,未來就靠跨過高考這一關。

22 歲很關鍵,時間不等人,社會不等人,要吃更多的苦,要走更難的路。

承認吧,我們根本不想吃苦,但我們根本不敢停——

“請假出去玩渾身不自在。”

“吃苦就會安心和自信,不吃苦就心虛,就惶恐”

“每次意識到自己太能適應環境、喜歡給吃苦找意義,就不得不承認魂還是東亞魂。”

連內卷都是自驅的。只要得到一點肯定,就開始瘋狂努力——

“被肯定是東亞人(不是說所有)的畢生追求。空腹宿醉去打拳,老師但凡看我一眼我就拼了命的打,她一句 good job 我再使出百分之兩百的力!”

“工作上隨便被表揚一下,我的東亞魂就會開始燃燒。什麽時候能真正認可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我們曾經發過一篇文章,標題是一個問句,一生愛做題的中國小孩,到底圖什麽?

有讀者留下一句挺讓人唏噓的評論:

這題的答案是:“求求你,表揚我。”

我們對幸福是如此不安。我們恨起自己來,根本不用學。

韓國作家崔恩榮在《明亮的夜晚》中寫:

“只要祖母說一句‘真好’‘真滿足’這類話,就會被曾祖母說晦氣。

她說孩子越漂亮就越是要說醜、越是幸福就越要少說自己幸福的話,這樣惡鬼才不會嫉妒。”

“祖母說,現在回想起來,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就是那些。

不能盡情地一起笑、一起開心、一起分享溫暖,而是深陷不安之中。”

04

基于以上種種背景,我們決定要做這場直播。

我們把地點選在了一間小學教室,寓意是童漠男的北下關。

北下關是童漠男上一個專場的名字,據他說,這是全北京最快樂的一所小學。他最近的新專場《尋找王醫生》,也是北下關故事的延續。

我必須講講他的童年經曆:他兒時曾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症),他當時還不知道自己是病了。

爲了解決他學習跟不上的問題,爸媽不斷把他轉到更好的學校。

從西城轉到海澱,轉到豐台,轉到朝陽,轉學 7 次。

小學三年級,他爸媽終于放棄了,“不如,就給漠男一個快樂童年吧!”

這所最快樂的小學什麽樣?

在隔壁小學校長口中,這是只有家長絕望了才會把孩子送過去的學校。

但在童漠男的講述中,這是下午三點就放學,讓人感到輕松快樂的地方,是一個不打算跟任何人競爭的地方,是一個陽光大好、令人安心的地方。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站在空蕩蕩的校園。我說,媽媽,就是這裏。到家了。”

兩年前,當他在台上講完這段故事,現已消失的北下關從此成爲一個美好到讓所有觀衆想流眼淚的地方。

但他其實還留了一個尾巴沒講:

“在北下關的三年,我享受到了一段沒什麽壓力的小學生活。但其實我段子裏沒講的是,我終歸要從小學畢業,進入到更高壓的應試教育中去。”

他用了一個詞形容北下關:“麻醉”。

“這不僅是我童年時期的一段 ‘麻醉’,還可能是我人生中僅有的一段‘麻醉’。”

但我想說的是,正是因爲有了這一段麻醉,才讓日後的清醒生活變得不那麽可怖。

那是我們走出的地方,是我們被塑造的地方,是我們給接下來的人生蓄力的地方。

我們看著過去的自己,羨慕自己那時還沒失去的。我們正是因此學會了渴望或者珍惜。

5 月 20 日晚八點,歡迎來直播間玩,跟童漠男一起調侃一句:“我們怎麽就過上了享不了福的人生啊。”

然後,繼續跨越接下來的一關。

撰稿:阿朱

責編:宋

“不是我不會享福,

是所有人都教我吃苦”

0 阅读:11

新世相

簡介: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