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心態確實難!心理學教你駕馭心態的實用技巧

問念心理 2024-05-11 21:46:40

俗話說:心態決定一切。看似一句唯心主義的話,但在心理學到科學認知角度而言,心態的確是人類諸多行爲成敗的關鍵因素。不過,難點在于,心態這個家夥常常是多變的,且彈性十足。此時此刻,到彼時彼刻,一旦周遭環境發生變化,心態的反應便隨即受到影響。

那麽,如何深入認知心態?有什麽方法能掌控與駕馭心態呢?心理學的一些建議,不妨了解一下。

心態如何影響我們

通常,對于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心態。假設您是一位管理者,正在召集您的團隊進行工作會議,以找到針對業務問題的解決方案。當他們進行視頻通話或聚集在會議桌旁時,您是否應該關心他們的心態?毋庸置疑,與會者心態各異,體現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自然千差萬別。

作爲與會者,你能夠明顯感覺到,那些心態好的人往往更有創造力,更善于提出解決方案去化解問題。與情緒消極的人相比,他們可以更容易發揮職業技能和認知思維的力量,展現更強的創造力。不僅是工作中,生活裏的處事態度,同樣會因爲心態的差異,造成思維模式和行爲方式的不同結果。

“心態”的科學解讀

心理學家在研究心態問題時,延伸出了更重要的一個人生話題——我們精神生活的支柱有哪些?研究發現,精神生活的支柱通常包括:注意力、感知、思想、開放性和情緒。這些內容相互聯系,一起轉換和改變。其中:

(1)注意力。

注意力是我們用來檢查環境的手電筒。借助“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句話,我們的注意力可以關注狹窄、具體的細節(樹木),或更抽象的“大局”(森林)。

(2)感知源。

感知源是我們的感官收集的信息,包括:視覺、味覺、觸覺、嗅覺和聽覺。這是“自下而上”的認知。感知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更多地由我們的記憶和期望驅動。

(3)對經驗的開放態度。

針對經驗的開放性,可以在“不加防範地探索”和冒險之間轉變,或者在謹慎行事和“只使用熟悉的東西”之間轉變。

以上這些構成因素,相互影響,並且要從一個整體上去認知和掌控。明智的做法是,客觀了解不同的心態會産生哪些不同的觀點和行爲,理性比較與自我分析。舉個生活中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時,如果你的心態消極,身邊的不確定性會引發焦慮與不安。但在開放或積極心態下,同樣的不確定性,卻會帶來某些令人興奮的感覺。到底如何選擇心態,其實是看你想達到什麽樣的旅遊目的。

駕馭心態的技巧

請記住,適合當下環境與特定情況的心態,才是最佳的心態!而不是單純只想積極,拒絕消極。有時候,我們的思維應該更寬廣一些。在特定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狹隘的思維。我們要充分認知,從開放心態轉變爲封閉心態的好處差異,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最後,我們可以開始有目的地將我們的心理狀態與所處境遇相匹配,從而達到理想狀態。

在許多方面,改變心態類似于心理學的重構概念。基本上,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情況,而我們選擇(或適應)看待它的方式,便可以影響我們對它的整個態度。當然,有時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會引發某種心態,例如目睹悲情事故或收到好消息。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來校准我們的心理狀態,並將其調整到從小到大的範圍。他們包括:

(1)練習了解自己的心態。

心理學中的正念冥想,是監控自己精神狀態的好方法。

(2)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嘗試去一個新的地方去探索,嘗試新鮮事物,或者嘗試一些可能讓你不舒服的東西。

(3)做一些能讓心情振奮的事情。

有時只需冰淇淋,一頓美食,或一部有趣的電影就可以解決心態問題。

(4)利用可控的精神狀態獲得更好的行爲表現。

幸福往往是一種很好的心態,可以達到非常規的方式解決問題。當我處于積極開放的心態時,我會尋求一項探索性活動來利用它,或者讓我的思緒徘徊,希望在工作中提出一些好的新想法。

【問念】小總結

雖說心態難于掌控,但通過認知提升與心理學技巧,其實是可以有效駕馭心態的。逐步養成以上優化心態的技巧,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態檢查成爲習慣,驚人的蛻變將一步步改變你的生活,趕快試試吧。

小程序搜索:問念心理——免費心理測試,自愈練習,音樂治愈,情感起訴...

0 阅读:20

問念心理

簡介:問心正念的專業心理服務,心理測試,性格分析,情感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