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腿只給男孩?現在還有這種重男輕女的偏見麽

熙說民間事 2024-05-19 02:08:18

重男輕女的現象現在還有?熙熙想不明白,爲何還有這樣的父母。這或許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社會進步的大敵。近日,網上出現一個視頻,內容顯示是:“一女子質問母親爲什麽鴨腿只給男孩吃?”,這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熙熙倒是想問一下,這樣的性別偏見得有多深?

5月17日,安徽某地,一家人吃飯的飯桌上,女兒質問母親:在你的世界裏,鴨腿給兒子吃孫子吃,女兒就活該吃鴨翅膀?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的,30多年都是這麽過來的。女兒把筷子一扔,繼續質問:我就這麽饞要吃鴨腿嗎?我覺的就是你的態度問題。憑什麽鴨腿就要給兒子孫子吃?爲什麽?

不少網友認爲,這是媽媽偏心,養育孩子的時候有重男輕女思想,把好吃的留給男孩吃。也有人認爲,看來女兒還沒有做媽媽,等自己做了媽媽也許就會懂了。

事實上,在傳統觀念中,男性被賦予了更多權利和期望,這種思想根深蒂固,貫穿于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古至今,男尊女卑的觀念一直存在,女性往往被認爲是輔助性、次要的,而男性則被認爲是主導、主要的。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女性往往在資源分配上處于不利地位。

雖然,現代社會倡導男女平等,但性別歧視和不平等現象依然廣泛存在。從職場到家庭,性別刻板印象無處不在。比如在職場上,女性晉升的“玻璃天花板”問題;在家庭生活中,女性被默認承擔更多家務和育兒責任等。這些都反映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固有認知。

如何打破這層無形的障礙呢?

還是得從教育開始,培養人們的性別平等意識。從小學習尊重每個個體,無論性別,都應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同時,法律也應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通過立法保障男女平等權益,對性別歧視行爲進行懲處。

當然,最好還是每個人都應該是改變的推動者。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爲去影響周圍的人,無論是在家庭中公平地分配家務,還是在社交場合中尊重每個人的言論和選擇,都是向性別平等邁出的重要一步。在這個時代,每一個個體,無論性別,都應該被平等對待,享有同等的機會和權利。

那麽,你們覺得呢?

-1 阅读: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