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萬億,一所浙江985跑出300家IPO

融資中國 2024-05-21 14:21:37

創、投、研全面發力

東海之濱,錢塘江畔,坐落著一所曆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浙江大學。

2024年5月21日,浙大迎來了127周年校慶,這一天不僅是對浙大悠久曆史的慶祝,更是對其在商業領域卓越成就的肯定。作爲一所雙一流大學,浙大不僅在學術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更在商業領域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校友企業家。

據最新媒體數據顯示,浙大校友企業家擔任上市公司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等關鍵職位的人數高達346人,他們管理或控制的上市公司總數達到310家。在這些上市公司中,不乏像拼多多這樣的超級獨角獸企業;除了企業家,浙大還孕育了衆多頂尖的投資人。紅杉中國、GGV紀源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中,不乏浙大校友的身影。他們不僅在投資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更以自己的方式回饋母校和社會。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浙大同樣走在了前列。學校出台了一系列改革舉措,鼓勵教師參與科技成果轉化,並通過整合校內機構資本,深化政産學研合作,構建了從原始創新到技術研發,再到成果轉化和孵化産業化的全鏈條轉化流程。

127周年校慶

2024年5月21日,浙大127歲了。

百年浙大擁有的不只是久遠的曆史和出色的學術水平,更有非常出色的商業能力。

據媒體數據截至2024年4月6日,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家擔任上市公司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等級別346人,管理或控制了310家上市公司,其中爲實際控制人的,175人控制165家上市公司。

這些上市公司中,不乏超級獨角獸,比如拼多多。

1998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峥從杭州外國語學校直接保送至浙江大學混合班,也就是浙大竺可桢學院前身,主修計算機專業。並很幸運地加入了由時任浙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領導的研究實驗室,致力于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也奠定了這位企業家之後的成名之路。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2018年就完成上市,只經曆了短短三年。作爲電商行業的後入局者拼多多的腳步是非常快的。以“性價比”爲定位切入電商行業之後,拼多多也一度因爲服務和産品質量備受質疑,但是隨著幾年來産品、物流、服務的升級,越來越多得人發覺拼多多很“香”。

“拼多多是在我給出中差評之後,也是平台聯系我跟進速度最快的一個平台,不是店家來聯系我改成好評而是平台聯系我對産品如何不滿意,如果可以就發起退款操作等等。”用戶沙拉(化名)這樣說道,“而且我發現很多商家都是多平台上線,産品是一樣的但是在拼多多上價格更便宜,尤其是農産品和鮮花,所以我現在非常喜歡拼多多。”

從2018年上市到去年,拼多多每個財年都保持著營收增速,總市值超過1900億美元。除了産品與服務質量的提升,也離不開背後資本的支持。在拼多多上市之前就已經進行了多輪融資,包括紅杉中國、高榕資本、騰訊投資都在其投資機構的名單上。

史玉柱則是浙大校友中的另一位明星企業家。22歲史玉柱從浙大數學系畢業,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統計局工作。27歲史玉柱下海創業,之後創辦了巨人科技。32歲開始投資保健品,之後做出了國民度堪比春晚的“過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經典産品,33歲史玉柱就被《福布斯》列爲內地富豪第8名。

2003年12月15日四通集團以11.7億港元收購了史玉柱的“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史玉柱出任四通控股的CEO;2004年,史玉柱開始進軍遊戲行業,他選擇了投資的手段,通過100%控股征途開始了遊戲産業的布局。

之後幾乎隱身在二線的史玉柱逐漸從C位舞台淡出,2017年,浙江大學120年校慶,史玉柱向母校捐贈5000萬元,支持學校建設。

黃峥和史玉柱只是浙大校友企業家中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除此之外同花順易峥、大華股份傅利泉均爲浙大校友。

據公開資料從浙大系市值100強上市公司行業分布上看,TOP 5分別爲信息技術、工業、醫療保健、新材料以及可選消費。其中信息技術領域(包含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産設備、技術硬件與設備、軟件與服務等高精尖領域)有37家,占比達37%。信息技術領域創業子領域包含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産設備、技術硬件與設備、軟件與服務等高精尖領域。

創新、執行、嗅覺,這些浙大校友都秉持著相似的品質,在創業領域前行。

企業家和投資人兩“開花”

創而優則投,對于浙大也是一樣,浙大不只有優秀的企業家,還有頂尖的投資人。

上文提到拼多多背後有紅杉中國的支持,而紅杉中國也有不少浙大的優秀校友。不只紅杉中國,整個投資圈有很多浙大校友的影子。

美團龍珠合夥人于紅就畢業于浙大,大學時期于紅就已經確定了要走VC這條路,起初在華興資本做FA,進行募資和並購,之後又進入GGV紀源資本,于紅在GGV從業的時間裏尤其擅長在線教育賽道的投資,投中了流利說、小站教育、作業幫、火花思維等。其中作業幫更是于紅主導投資的。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早在作業幫B輪融資的時候GGV就參與了作業幫的融資,之後作業幫完成了5輪融資,參與機構包括紅杉中國、高盛集團、君聯資本等明星機構,最後一輪融資完成的時候作業幫的估值已經超過了16億美元,成爲了不折不扣的獨角獸。

如果說于紅是浙大校友做投資人中,個人“勇闖天涯”的成功案例,那麽陳越孟則是一個專注浙江投資的投資人的成功典範。

1969年出生在浙江的陳越孟畢業于浙大中文系,後成爲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約研究員以及浙江省民建企業家協會會長,其創辦的浙商創投擁有近100人的專業管理團隊股東和LP隊伍彙集了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浙江省二輕集團、傳化集團、喜臨門集團、濱江集團、紅石梁集團、惠康集團、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物産集團、能源集團、青春寶集團、美好控股集團等,是全國首家實現反向混改,首家擁有創投中心的創投機構。

近年來,浙商創投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于新技術、新智造、大健康、新消費等領域,成功參與的投資項目包括虹軟科技、躍嶺股份每日優鮮、曹操出行、惠民網等。

正如浙商創投的名稱,其主要參與的投資項目都集中在浙江地區,這也是作爲浙大校友的陳越孟對家鄉最好的回饋。

另一位浙大校友中經曆頗有代表性的投資人則是線性資本創始人王淮,從浙大計算機獲得學士學位後,王淮又從斯坦福大學取得管理工程碩士學位,從俄亥俄州立大學取得大規模數據挖掘和工業應用碩士學位,之後在Facebook和雅虎都有從業經驗的他在回國之後做起了投資人。先後參與Rokid機器人、同盾、神策、Ayla、百姓網並且創立了線性資本。

從工程師到天使投資人再到投資機構創始人,王淮的經曆也是工科學生轉向投資的典型。據企查查信息線性資本關注泛智能、大數據領域的技術驅動型早期項目,並且已經參與了地平線、點融等30多個創業團隊,十分有趣的是,線性資本也參與了自媒體“飯桶戴老板”的投資。

于紅、陳越孟、王淮,三位浙大校友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探索了投資這條路,有的始終在買方和賣方之間積累對項目的判斷和眼光,有的通過國資的加持助力浙江本土企業,還有的從“打工人”轉換身份成爲投資人。

閱曆不同,選擇不同,相同的是他們背後折射出的屬于浙大的氣質。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創而優則投,投而優要做什麽呢?浙江大學也有自己的答案——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浙出台以及完善了系列改革舉措,鼓勵教師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印發《關于實施創新驅動促進成果轉化的若幹意見》,明確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的,對其中淨收益的70%用于對成果完成人的獎勵和報酬;印發《關于教師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管理暫行辦法》,支持教師因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的,可申請兼職或離崗創業。印發科技成果轉化審批細則,明確成果轉化不同、定價方式不同的具體審批流程;制定《關于發放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的實施細則》,規範學校科技成果完成人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繳納,確保現金獎勵相關信息公開、透明,等等。

並且,浙大也抓住了政策對“雙創”的支持,整合科學技術研討院、産業技術轉化研討院、國家大學科技園等校內機構資本,進一步深化政産學研合作,搭建“原始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孵化産業化”全鏈條轉化流程。

強化創新創業效力,搭建 “FOCUS”(全維度Full-Field、跨範疇Overarching、畢生制Career、全球化Universal、高賦能Stimulating);強化科技創新實踐訓練和創新創業教育,助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經過搭建“智能制造國家專業化衆創空間”“杭州大學生創業園(西湖-浙大科技園)”“e-WORKS創業實驗室”“杭州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紫金園區)”等,推動創業教育、創業理論,扶持自立創業,促進大學生在校轉化功效;建立校友總部經濟園等技術轉移終端平台,積極吸引校友企業和以校友企業爲紐帶的社會企業投資入駐,進一步打通學校創新鏈和産業創新鏈;與省科技廳共同發起成立浙江省知識産權交易中心,積極推進知識産權交易和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工作,提高學校知識産權策劃與服務能力,實現協議定價、挂牌、拍賣三大交易方式全覆蓋。

在創業和投資領域都有豐富人才的浙大自然也深谙資金與創業之間的共生關系,在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的同時,浙大也構建“浙大紫金創投同盟”、“紫興天使投資基金”等投融資效力平台,而且與金融機構建立“金融效力超市”,經過本錢效力,加速功效轉化。同時加速與甯波、南昌等地高校的合作,促進高新技術財富向地方輻射。

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浙大的科技成果轉化獲得了亮眼的成績——現有44個國家級科創基地、24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基地。知識産權交易中心截至2020年底,累計成交知識産權和科技成果産權3570項,總金額達9.7億元。

早在2020年,浙大就被認定爲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高校國家知識産權信息服務中心。同年,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風險防控機制、專業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及審批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工作被作爲典型經驗,由教育部科技司發文推廣。2023年浙江大學已與18家企業合力建設雙創示範基地,累計推動項目對接120余次,落地合作資金近1000萬元,帶動數千萬元投資和意向投資。

127年曆史、百余位優秀的企業家和投資人,浙大的故事,仍值得期待。

2 阅读:1750
评论列表
  • 2024-05-22 00:56

    你好意思說黃征是你那裏畢業的,僅退款也是從你那裏學習的

  • 2024-05-22 10:42

    浙大就算再沒有人才,也不會以黃铮爲榮吧!

  • 2024-05-22 09:55

    不如恒大

  • 2024-05-22 08:52

    黃铮就是中國敗類。硬把國人素質拉低了一個檔次

  • 2024-05-22 06:30

    現在大學都比拼公務員了,你還比拼那些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個的企業啊

融資中國

簡介:股權投資與産業投資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