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全球關注的天象——2024年北美日全食!

焦觸談時尚 2024-04-13 16:44:56

北京時間4月8-9日(當地時間4月8日中午至下午),在大洋彼岸的北美洲大地上將會上演本年度最精彩的一場天象——日全食。作爲衆多天象裏面,無論是壯觀還是罕見程度都排在前列的天象,每一次日全食的發生都吸引著全球的關注,像發生在我國的1997年日全食,2008年日全食,2009年長江流域大日食等,雖時過多年,至今仍然經常被廣大天文人提及,更何況當年發生之時的盛況。雖然此次日全食盛況我國無法欣賞,略顯遺憾,小編還是趁著這次日全食,在這裏與大家聊一下日食的那些知識。一、什麽是日食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從地球上某一些特定地區看起來,月球正好擋住了太陽的部分或者全部,就發生了日食天象。關于日食,有幾點要著重說一下:1、從成因上來看,日食發生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正好對應月相變化中的朔日時的情況,所以日食一定是發生在朔日,即農曆的初一。

2、由于月球運行軌道(天文學上稱之爲白道)與黃道之間存在一個大約5°09′的夾角,所以,並不是每個月的初一都會發生日食天象。只有月球在黃白交點附近,而又恰好是朔日才會發生日食天象。

二、日食的分類根據日食發生時的不同情形,可以把日食分爲日偏食,日環食,日全食幾類。而之所以會出現這幾類不同日食,是因爲在月球擋住太陽時,在月球後面影子的不同部位落在地球上造成的。

當月球的本影落在地球上,本影掃過的區域中會看到月球完全把太陽遮住的情況,便是日全食;而被月球半影掃過的區域看到的則是月球部分遮住太陽的情況,這種稱之爲日偏食。還有一類特殊情況是日環食:環食看起來是月球小于日面,使得月球即使在日面中央也不能完全遮住太陽,在月球外側有一個亮環,因此稱爲環食。

之所以會出現日環食這一種特殊的日食,是因爲月球具備一定的巧合因素。月球作爲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其直徑與太陽直徑的比值和地月平均距離與日地平均距離的比值恰好都是約1:400,這使得從地球上看起來,月球和太陽差不多大,因此通常月球可以把太陽完全遮住(日全食的情況)。但是由于月球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個橢圓,使得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並不是一個固定值。根據近大遠小的原理,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看起來會大一些,距離較遠時看起來會小一些。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又恰好發生日食的話,月球的本影無法落到地球上,只有僞本影會落到地球上,對于僞本影中的觀測者來說,月球的視直徑(看起來的大小)要小于太陽,無法把太陽完全遮住,便形成了日環食。

三、日食的幾個關鍵過程從日食發生的全過程來看,日全食過程包括“初虧”、“食既”、“食甚”、“生光”、“複圓”這五個時間節點。初虧:月面東邊緣與日面西邊緣(東西只是相對的,不是正東正西)相切,接下來會看到日面一點點被月面擋住,日食從這時正式開始。食既:月面自西向東剛剛完全進入到日面內,對于日全食,此階段會看到日面完全被遮住,並會出現貝利珠等現象,最震撼的階段開始。對于日環食,此階段稱之爲環食始,因爲此時開始太陽正式看起來是一個環。偏食沒有這個階段。食甚:月面進入到日面最深的時刻,日全食的情況下,會看到壯觀的日冕(食既階段也有可能看到日冕)。偏食的食甚是太陽缺的最多的時候。生光:月球即將離開日面,與日面相內切的時刻,之後,月球會離開日面,重新看到偏食,全食階段結束。日全食時此時刻會再次看到貝利珠。對于日環食,此階段爲環食終,環食階段結束。偏食不存在此階段。複圓:此階段月球完全離開月面,月面西邊緣與日面東邊緣相切,整個日食過程結束。

在以上幾個時間節點中,從食既(環食始)到生光(環食終)這段時間,是日全(環)食最精彩的一段時間。因爲上文提過的月球看起來的大小與太陽差不多,因此這幾個時間節點持續較短,短則幾十秒,長也不過幾分鍾(像這次北美日全食,全食階段最長爲4分28秒)。然而就是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可能體會過的人終生難忘:全食階段白天變晚上,氣溫會驟然下降,起風;在日冕儀發明以前全食階段是唯一看到日冕的機會……它給人帶來的震撼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有心靈上的。小編與大家一起聊了這麽多關于日食的知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獲和期待呢?雖然此次日食我國沒有辦法看到,但是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在互聯網上肯定會有相關直播爲大家呈現,大家不妨關注一下。如果您想親自體驗,那我們一起相約2035年9月2日,在中國大地感受日全食的壯觀場景。

0 阅读:11

焦觸談時尚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