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衣”保障锂電池-79℃低溫環境高效放電

科教資訊 2024-05-25 17:58:25

記者23日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工程系劉凱課題組摒棄傳統電解液設計方式,研發出電場輔助超分子自組裝層技術。該技術仿佛給锂電池穿上一個穿脫自如的智能防護衣,有望解決電動車冬季“趴窩”問題。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

锂離子電池因壽命長、比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點,在市場上有廣泛應用。然而,其在低溫下性能下降的問題一直未能徹底解決,導致冬天手機“凍”關機、電動車“趴窩”等現象時有發生。

論文第一作者、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後章偉立介紹,當電池需要工作時,“防護衣”會自動套在锂電池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不僅能防止電解液在高電壓下分解,還能加速锂離子的傳輸,使電池在低溫下也能高效工作。當電池不工作時,“防護衣”又能自動脫下,讓電池恢複到常規狀態。“在‘防護衣’作用下,锂金屬電池在-79℃的低溫條件下仍可高效放電。”他說。

此外,該技術還將大大提升無人機性能。無人機等電動航空器對電池高比能、高功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在嚴寒低溫環境下飛行時,容易出現電壓驟降、飛行動力不足,甚至墜機等情況。造成這些問題的“罪魁禍首”是電解液。傳統電解液低溫下容易凝固,在電極之間的“穿梭”變得困難,特別是當锂離子從電解液到電極進行“跳躍”時阻力很大。

“電場輔助超分子自組裝層技術通過在電極表面上‘穿衣’,可以作爲跳板,輔助加速锂離子從電解液到電極的傳遞,從而提升锂電池在低溫下的續航裏程。實驗數據表明,該技術使無人機在-40℃也能高效飛行。”劉凱表示,這一技術突破爲寒冷地區的綠色出行和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低溫锂電池將廣泛應用于更多領域,産生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記者 姜靖)

(來源:新華網)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5-26 12:17

    看,降低經費有用!!!

科教資訊

簡介:走進生活資訊,服務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