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愚蠢:培養“聽話”的孩子,毀了他們前途

舒山有鹿 2024-05-20 09:42:23

網絡上有一個問題:父母培養了聽話的孩子,可孩子長大後,爲什麽不適應社會的生存環境?

這個問題,引起了無數人思考。有的人認爲,社會講究競爭,而聽話的孩子,都缺乏競爭力;有的人認爲,社會就是一個混沌場,老實人都很難出頭......

不論是缺乏競爭力,還是爲人老實,都只是表象,並沒有將背後的原因,完全說出來。

我們不妨思考三個問題:首先,爲什麽老師、家長,一定要求孩子聽話?其次,爲什麽聽話這種品質,不符合社會的生存之道?第三,既然不符合,爲什麽還要如此教育?

當我們想明白這三個問題,相信我們就能搞清楚,事情背後的真相了。

一、培養聽話的孩子,本質就是爲了“好管理”。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老師和家長,之所以培養聽話的孩子,就是爲了“好管理”,減少管理的精力和成本。

在一個班級當中,如果每個孩子都很有個性,那老師就不好管理班級。反之,磨滅孩子的個性,讓孩子乖乖聽話,老師就輕松了。

班級如此,學校也是如此。如果整間學校的學生,都各有各的個性,豈不是混亂了嗎?爲了不造成混亂,就只能磨滅孩子的個性。

家長,難道也是爲了好管理嗎?答案是肯定的。哪一個家長,會喜歡調皮、有個性的孩子呢?都不會喜歡。爲了少點操心,家長就會要求孩子“多聽話”。

過分要求孩子聽話,只會導致孩子缺乏“個性”。缺乏個性的孩子,就好比工廠生産的標准化産品,既沒有突出之處,也愈發平庸。

學校爲了好管理,而不得不教育孩子聽話。身爲家長,千萬不要磨滅孩子的個性。否則,孩子會貧窮一輩子。

二、孩子失去了個性,就會變得“毫無主見”。

回答第二個問題,聽話這種品質,之所以不符合社會的生存之道,就是因爲孩子變得毫無主見,缺乏理性,活成烏合之衆。

在《烏合之衆》一書中,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指出,人,一旦融入到群體當中,就容易被群體降智,失去理性,從而被群體操控。

說得直白一點,人,一旦失去理性,變得沒有主見,就會成爲“烏合之衆”。你想想,烏合之衆,哪有什麽前途呢?不過是行屍走肉的軀殼罷了。

見過很多家長,他們都很矛盾,既羨慕劉邦、朱元璋的白手起家,又希望孩子聽話,服服帖帖。這怎麽可能呢?

如果劉邦沒有主見,也失去理性,那他就無法白手起家,取得最後的成功。如果朱元璋缺乏主見,也失去理性,那他早就餓死了,怎麽可能有出頭的那一天?

對于孩子來說,主見才是最重要的。失去主見,就會成爲綿羊。唯有保持主見,才有機會活成“狼”的模樣。

三、孩子聽話如綿羊,就只能“淪爲底層”,很難翻身。

既然聽話的品質,不符合生存之道,爲什麽學校還要如此教育?上文談到了,是爲了好管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爲了培養更多的打工人。

如果你是年輕人,讀過大學,那你應該會感受到,不論是中小學教育,還是大學教育,並沒有教你賺錢的本事,只是教你如何找工作、如何打工。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爲這個世界,不需要大量的成功人士,而需要大量的打工人。比如說,需要大量的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洗盤子的服務員等等。

從小就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就只會按時按點結婚生子,按時按點打工賺錢,按時按點做別人都認爲正確的事兒。這,恰恰就是貧窮的根源。

爲什麽普通人缺乏“白手起家”的本事?因爲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打工學”,而不是“創業學”。一來缺乏勇氣,二來缺乏腦子,三來不懂變通,如何成功?

很多家長,都特別傻,認爲孩子聽話,就足夠了。殊不知,孩子越聽話,越會活成綿羊的樣子。而羊,是會被惡狼吃掉的。也就是當下談到的“割韭菜”。

寫到最後

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聽話的。也沒有一個財富自由的人,是老實巴交的。更沒有一個牛逼的人物,是缺乏主見的。

圈中有一個26歲的年輕人,讀大學的時候,就自己搞網店賺錢了。那時候,老師和同學都認爲他,不學無術。

大學畢業的時候,他23歲,網店已經月入過萬了,旺季的時候甚至更多。而他的同學,要麽大學畢業就失業,要麽當白領工資五六千。

如今,他26歲,已經在某二線城市買了房子、車子,財富自由了。而他以前的老師,還經常問他如何在網上創業,甚至誇贊他,年少有爲。

你還沒有成功,就是不學無術。你已經成功,就是年少有爲。這,就是人性。聽話不是重點,賺到錢,有事業,取得成功,才是關鍵。

文/舒山有鹿

4 阅读:207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