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台山上五位文殊菩薩

沃唐卡 2024-05-15 00:18:26

五台山原名清涼山,如今五台山的名稱因五台山由五大台頂環抱整個區域而來。五座山的台頂無林木且平坦寬闊,猶如磊土之台,故而得名。《名山志》有載:“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

作爲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的五個台頂分別建有東、西、南、北、中五座台頂寺廟,分別供奉著文殊五大法身。那麽文殊這五大法身有何特別之處呢,今天沃唐卡就來詳細聊聊五台山上這五尊文殊。

東台望海峰上建望海寺,供奉聰明文殊菩薩,又稱黃文殊。

黃文殊主司賜福,開啓智慧。他是開發空性智慧的法神。代表的是通達空性,破除執著,獲得內心的自在和灑脫。文殊手持智慧劍,便是象征以智慧斬煩惱。

南台錦繡峰上建普濟寺,供奉智慧文殊菩薩,又稱白文殊。

白文殊在藏傳佛教中又稱“智慧輪”文殊。在佛教中“聰明”與“智慧”是有所不同的。“聰明”一般指的是超強的記憶,智力發達,理解能力強,屬生存能力的體現。而“智慧”則是包括了聰明、創造力,辨析能力和較高的悟性,乃生存境界的體現。因此五台山上有聰明文殊又有智慧文殊便可以理解了。

而白文殊本身百年有賜予智慧的寓意,司增長記憶,加持敏捷,增加辯論能力和演講才華。

中台翠岩峰上建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菩薩,又稱紅黃文殊。

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爲“妙吉祥”;文殊或名曼殊,指的就是美妙、雅致、可愛……” 文殊菩薩時常會幻化形貌接近信衆,因此“文殊菩薩或處小兒叢,遊戲于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爲老病。”而天真浪漫的孩童總是會觸及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善意,報以會心的微笑。因此,“孺童文殊”正體現了文殊菩薩除聰明第一,還具有一顆童真的善心。而“孺童文殊”亦代表著開啓智慧,去除不良習性進而修心養性。

西台挂月峰上建法雷寺,供奉獅子文殊菩薩,又稱四臂文殊。

佛法中,獅子乃百獸之王,一聲獅吼,百獸腦裂,可祛除一切協和和負面的能量,震懾魔穢,還天地一片清甯。宋代釋心月的《文殊贊》便有“獅子吼,無畏說”之贊,由此獅子文殊體現的便是文殊菩薩智慧與剛猛的一面。

北台葉鬥峰上建靈應寺,供奉無垢文殊菩薩,又稱黑文殊。

陸贽詩《月臨鏡湖賦》雲:“至明洞幽,至清無垢。”此處“無垢”乃身心清淨,淨白無垢。因此無垢文殊可除魔障,行誅法,現威怒猛相狀,破除一切障礙。

北台葉鬥峰不僅是五台中最高的峰頂,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山峰。登臨頂峰,只見碧水綠茵映著藍天白雲,天地一片清潔純淨。因此,民間便有了“登北台,拜文殊,會讓心地純淨”的說法。

以上便是五台山上五座台頂所供奉的五尊文殊菩薩。《文殊經》上說“若人聞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便有福報,積累功德,超四果聖人”。

不過登頂五台山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室依次登上東南西北中五個台頂來朝拜五方文殊菩薩,稱爲大朝台。但是由于種種緣由,大朝台相對難得,因此人們也可以選擇直接登頂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稱小朝台。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沃唐卡編號爲157-116186的四臂觀音唐卡: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