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瓞綿綿,閑趣說瓜子

大道知行 2024-03-02 13:29:59

瓜子不僅是家家戶戶逢年過節必吃的零食,也蘊含著“瓜瓞綿綿”的吉祥寓意。

宋代,隨著西瓜的廣泛種植,西瓜子沒有被浪費,加鹽炒熟後就是物美價廉的零食。人們還培育出了專門用來收獲瓜子的籽用西瓜,俗稱“打瓜”,瓜瓤酸澀,瓜子卻大而飽滿。打瓜瓜子有“南紅北黑”之譽,江西信豐的紅瓜子、甘肅蘭州的黑瓜子都是著名的土特産。

“尋常幾顆西瓜子,嗑向朱唇便耐看”,在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裏,大凡提到“瓜子”,指的基本都是西瓜子。小小的瓜子不易飽腹,尤其受到閨中女子的喜愛,既能閑時消遣,也能作爲兩情相悅的標志。“拾得春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越羅衫袖籠瓜子,玉齒分明度與人”,諸多旖旎情景,都和唇齒之間的瓜子密切相關。

《紅樓夢》裏寫到了“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兒笑”“(丫頭們)磕了一地的瓜子皮”等場景,但在第六十四回中出現的“瓜子兒”卻不是食物。“只見西邊炕上麝月、秋紋、碧痕、紫绡等正在那裏抓子兒贏瓜子兒呢,卻是芳官輸與晴雯,芳官不肯叫打,跑了出去”,這裏所寫的“瓜子兒”是遊戲贏家擊打輸家身體部位的懲罰手段,否則不會出現“芳官不肯叫打”的描寫。

《醒世姻緣傳》詳細地寫了“打瓜子”的玩法:“寄姐說:‘我輸了,給你一個錢;你輸了,打你一瓜子。’……一連擲了幾個對,把狄希陳的胳膊,寄姐一只手扯著,一只手伸著兩個指頭打。”

我們現在吃的“瓜子”,基本以向日葵的種子葵花籽爲主。向日葵原産于美洲,約在明代中期傳入中國,當時主要作爲觀賞花卉,到了清代中晚期,才有了食用葵花子的記載。

◎本文原載于《今晚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