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姬和洛神明明是兩個人,爲什麽把甄姬叫做洛神

化蝶遊三國 2024-03-30 23:49:19

甄姬和洛神明明是兩個人,爲什麽把甄姬叫做洛神,這個皮膚出錯了?

先上原因:

洛神指的是宓妃,相傳爲伏羲的女兒,因墜入洛河而死,成爲掌管洛河的水神。

曹植途徑洛水的時候,寫過一首《感甄賦》,後面甄姬的兒子曹叡稱帝後覺得這個名字不妥當,便將其改爲《洛神賦》。該賦文辭優美,想象細膩,影響極大。口口相傳之後,人們便把甄姬認定爲洛神。

人物背景:

甄姬家室地位顯赫,從西漢時期家族裏面名門輩出,從大將軍、丞相,到太傅、太師,親朋好友都在朝廷裏有著一官半職。在此家庭環境下,甄姬既美貌動人,也博學多識。

小故事:

卻說曹丕見二婦人啼哭,拔劍欲斬之。忽見紅光滿目,遂按劍而問曰:“汝何人也?”一婦人告曰:“妾乃袁將軍之妻劉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劉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鎮幽州,甄氏不肯遠行,故留于此。”丕拖此女近前,見披發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觀之,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遂對劉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願保汝家。汝勿憂慮。”道按劍坐于堂上。。。劉氏出拜曰:“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願就甄氏爲世子執箕帚。”操教喚出甄氏拜于前。操視之曰:“真吾兒婦也?”遂令曹丕納之。——《三國演義》

動作簡析:

1:主人公雙手自然舒展,左手朝前浮掌著水桃。這水桃與甄姬的台詞契合: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此句原是《紅樓夢》中用來形容王熙鳳的美貌,此處則用表明甄姬的質樸明媚,如出水芙蓉。

圖中甄姬俊俏美麗,妩媚清新,如三月的桃花,芬芳燦爛,如紅雲;高貴典雅,如九月菊花,以樸素、優雅取勝,百花齊放。美麗迷人,霜花盛開,西風不落。

2:右手在後彙聚四面八方的水流形成一個明珠。此處的靈感來源與曹植和洛神有關。當初曹植離開京城經過洛水的時候,甄後托夢向他訴說: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說完便消失不見,派人送來了一顆寶珠,東阿王則悲喜不能自勝。

“離合神光,有人分得陳思繡。流風回雪更驚鴻,髣髴還重觏。手把镂金帶枕,並明珠、洛川親授。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宮中甄後。”——《燭影搖紅•爲王阮亭題余氏女子繡洛神圖》清代董以甯

洛神雙腿微曲,推測應該是在水面之上,既表現出洛神的體態輕盈,如翩翩起舞的驚鴻,也展現出其行動舉止的若有如無,飄忽不定。

更留看,飄然月下淩波步。風流自許。——《摸魚子•真定城南異塵堂同諸公晚眺》白樸

台詞賞析:

1: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絲羅衣襟在春風裏飄舞,輕薄的裙紗隨風旋轉。出自曹植的《美女賦》

2: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顔。

西施的魅力流傳至今,連荷花見了她也會害羞。出自唐代李白的《詠苎蘿山》

服飾賞析:

甄姬整體身著紫色羅衣,頭上插著雀形金钗,秀發與衣襟隨風飄轉,腰間紅色綢緞搭配翠紫色寶石,動態與靜態巧妙融合,讓人物整體有一種輕盈靈動之感,再現洛神的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兩臂膀肘搭配是白色絨毛披帛,有一種厚重感,與甄姬纖柔的身體形成對比,襯托出主人公的身姿曼妙。

神情描寫:

圖中甄姬膚如凝脂,粉黛微施,大而傳神的雙眸似水含冰,又如春波顧水流盼。鼻若瓊瑤,朱唇微啓,齒如含貝。高貴靈韻自然流露,靈秀清雅的氣質難以掩蓋。

0 阅读:15

化蝶遊三國

簡介:熱愛三國,與您一起賞析遊戲內外的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