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經過測算,認爲水星的體積還在縮小,原因何在?

人文之光 2024-05-20 16:25:19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裏,水星的體積是最小的。甚至很多太陽系的衛星體積都比水星大。科學家經過測算,還發現水星的體積居然不斷縮小,這其中原因何在?

1、水星的地理

1973年,人類發射了水10號探測器對水星進行探測。這個探測器曾先後三次進入水星上空,並搜集大量關于水星的探測數據。人類目前對水星地理地貌的了解,其實就在于這幾次對水星的探測。

科學家通過數據發現,水星存在者大量的懸崖和山脊,而且和地球上的山脊有不同的是,水星的山脊幾乎清一色是褶皺形狀。

所以水星的地理情況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于是科學家對這個情況的形成做出了很多基于科學理論的推測,這其中就包括這樣的猜想:那就是水星過去大概沒這麽小,只不過是後來因爲某些力學方面的因素變小了,于是出現了褶皺。

2004年,人類又發射了信使號探測器,專門對水星進行探測,直到2011年,探測器才進入水星軌道,並繼續搜集水星方面的數據,最終傳回的數據和科學家分析的意志:那就是水星確實在不斷縮小。而且,褶皺的高度從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這些褶皺形成的山脈,這綿延上千公裏。這對于體積不大的水星來說,無疑是相當大的比例。

2、水星爲何縮小

那麽,水星爲什麽會縮小?科學家根據數據做出來了一系列推測。有一種說法認爲,太陽系原本是經過星雲演化而來的。而星雲則是上一個星系的坍塌形成的。太陽系産生之初,太陽在星雲中心形成,而後其他的星雲物質開始形成太陽系內各個天體,這其中包括原始地球,也包括原始水星以及一些已經永遠消失了的天體(比如忒伊亞就撞擊到了原始地球上)。

水星誕生之初,整個水星處于一種熔融狀態。並且在水星冷卻的過程中,水星的一些放射性元素沉入到了水星的內核,這就給水星提供了大量的熱能。所以時至今日,水星的內核依舊沒有完全冷卻。

但是,和原始水星相比,水星的溫度還是有一定的下降,所以,熱脹冷縮之下,水星的體積也在不斷縮小。

其實,不光水星的體積和原始狀態相比有縮小,就算是月球和火星,也和原始狀態的體積有一定的出入。

3、水星的猜想

當然關于水星的猜想還有很多。

比如有科學家其實懷疑,水星一開始處于太陽系的外圍,因爲原始太陽系各大天體不斷碰撞,導致水星在遭遇撞擊以後,水星地表被撞碎,分散在了其他星球上,而殘余的水星軌道發生了改變,出現在了太陽附近,形成了當下的軌道。此外還有猜想認爲,水星其實原本是氣態星球的內核。比如木星那樣的天體。只不過因爲距離太陽太近,導致外圍的氣體和液體被太陽風吹散,最終形成了一個內核。

總之,科學研究是需要不斷糾錯的。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