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孿生”嶽飛,一生專打硬仗,功蓋三朝,竟遭冤殺的中興名將!

史魔南歌子 2024-04-28 10:18:45

秦桧,江南東路江甯府人(今江蘇南京地界),他是南宋王朝初年著名的宰相,他在北宋末年,做禦史中丞的時候,一度還是非常“愛國”的,還曾經反對過宋欽宗趙桓割地給女真金國,又在宋高宗趙構面前提出過“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重大決策,也就是逼著逃到杭州臨安府的宋高宗揮師北伐,與金人決一死戰,迎回徽欽二帝,與父兄團聚,以全天子孝道,怎奈宋高宗懼怕金人“滿萬不可敵”的強勁兵鋒,不敢率南宋王師渡江北上決戰,于是就將秦桧貶斥出朝,並且表示不再複用。

可後來宋高宗依仗中興四將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嶽飛,打得金人哭爹喊娘,不敢南顧,這時候宋高宗又害怕這手握百萬雄兵的四大節帥會威脅到他的帝座龍椅,不得已又請出了秦桧來做宰相,一味構陷大將,巧奪兵權,排除異己,甚至不惜向金人屈膝乞和,張、劉、韓、嶽四大南宋中興名將,也先後受到了秦桧巨大的威脅和無情的陷害,嶽飛嶽元帥更是成爲了千古奇冤,爲後世之人所扼腕痛心。

而南宋中興其余三將張俊、劉光世、韓世忠,還是獲得了善終。比起另一組“中興四將”可算是幸運得多了。而這一組“中興四將”比起南宋四將名氣稍遜,而論戰功卻遠遠超過了張、劉、韓、嶽,只是嶽飛嶽元帥之死將南宋四將推到了頂流,看官們或許早已猜到小編所說的另一組中興四將是哪四人了!他們就是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李光弼、郭子儀、仆固懷恩、來瑱這位興複大唐的中興四將。

熟知曆史的朋友,聽到這四人名號,應該了解他們比起南宋四將可要厲害得多了,李光弼有平叛興唐第一功,郭子儀有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天子公認的再造大唐之功,仆固懷恩在安史之亂中打的硬仗惡仗最多,家中陣亡殉國的子弟也最多,打破安祿山、史思明巢穴的第一功也在他身上,來瑱也是沙場狠人,就連叛軍都稱他爲“來嚼鐵”,從來就沒有他打不下來的城池,也沒有他破不了敵陣。這四人可謂鐵骨铮铮、戰功赫赫的“中興四將”。

可他四人結局就比南宋那四位要淒慘得多了,除了郭子儀外,李光弼受到宦官魚朝恩陷害,嚇得擁兵在外,抗命不敢回朝,只能將老母作爲人質留在長安,直死沒有見上一面。仆固懷恩更是直接被宦官駱奉先逼得起兵自保,被迫叛亂,最後客死西陲絕域。最可憐的就是來瑱,受到皇帝猜忌之後,又被宦官程元振、宰相呂殷、同僚王仲昇、屬下裴某反複誣陷和逼迫,最後氣得他斬殺裴某,入朝謝罪,竟被唐代宗貶官賜死,嗚呼!

從李、郭、來、仆固四人的經曆來看,來瑱像極了嶽飛,他們也同樣是在襄陽爲社稷朝廷立下了不世之功,來瑱和嶽飛也一樣在四大將中資曆最淺,可爲什麽來瑱卻沒有嶽飛的名氣大呢?大唐中興四將中,郭子儀最會做人,想陷害他的人最後都成了他的粉絲,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最後都成了他的親家,吐蕃、回纥這樣的野蠻強敵見到郭元帥卻極講義氣,可見郭元帥古往今來真是無以倫比了。李光弼之所以還能保命,一來是他知道君臣間的利害,手中有兵權就是不交出去,所以皇帝拿他也沒辦法,還要替他贍養老娘,這是他名哲保身的高明之處,只不過由于他帶頭不交兵權,也造成了安史之亂後諸藩鎮都養成了這個惡習,最後導致唐朝直接走向了衰亡。

而仆固懷恩,由于他脾氣暴躁,眼裏容不下沙子,就連親生兒子做了幾天叛軍俘虜逃回來都被他給斬殺了,所以面對宦官和奸臣的逼迫,他毫不猶豫就起兵反抗,再加上他又是回纥可汗的老丈人,他和吐蕃大贊普又是好朋友,唐朝皇帝再怎麽忌憚他,也不敢向他下殺手,所以才由著他病死在了鳴沙城。只有來瑱既沒有郭元帥的圓融世故,又沒有李元帥的機警倔強,更沒有仆固懷恩的背景和狠絕,就像嶽元帥甘心身赴風波亭一樣,最終丟了性命,一縷忠魂痛哭千古。而他的後世英名卻遠輸于嶽飛嶽元帥,這是爲什麽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位比肩南宋嶽飛的大唐中興名將來瑱。

來瑱,他是邠州永壽縣人,其父名爲來曜,發迹于軍旅之中,唐玄宗開元十八年,來曜做了鴻胪卿同正員、安西副都護、持節碛西副大使、四鎮節度使,後來又做了右領軍大將軍、仗內五坊使等官職,一時間名震西陲,到了唐代宗寶應元年,由于其子來瑱的顯赫戰功,他也被追贈爲太子太保。

來瑱年少就崇尚名節,且慷慨有大志,又讀了許多經典書籍,到了唐玄宗天寶初年,來瑱跟著爸爸來曜跑到四鎮節帥府任職。天寶十一年,來瑱出任了左贊善大夫、殿中侍禦史,又兼任了伊西、北庭都護府行軍司馬。唐玄宗不久下诏命朝臣們舉薦智謀果決、才堪統衆的大將各一人。拾遺張鎬就向皇帝推薦了來瑱,說他有縱橫天下之才略,臨陣能斷事,可以肩負禦侮殺敵之任,後來他的母親去世,來瑱就立馬辭官回家守孝,他的孝名也很快名動天下。

後來安祿山謀反,張垍再次向唐玄宗舉薦來瑱,李隆基很快起用來瑱爲汝南郡太守,他還沒有起程,就被改任爲颍川太守,後來安祿山的燕軍強攻颍川,由于城中積糧太多,來瑱就立馬修繕城池,做好了非常好的戰備。燕軍很快沖到城下,來瑱立馬親自射殺敵軍,燕軍無不應弦而倒。安祿山很快派出唐朝降將畢思琛前去招降來瑱,這個畢思琛還是來瑱其父來曜的麾下故將,他在城下一邊跪拜一邊哭泣,哀求來瑱投降,來瑱卻不肯回應。並且還斬殺了許多燕軍叛衆,于是天下人都呼喊來瑱爲“來嚼鐵”,這是因爲他用兵凶猛,專打硬仗。

唐肅宗很快就晉升來瑱爲銀青光祿大夫,又兼任禦史大夫、颍川本郡防禦使及河南淮南等地招討使等軍職。很快大唐名將魯炅慘敗于葉縣,並且退守南陽,唐肅宗嚇得趕緊任命來瑱去做南陽太守,並兼任山南東道節度使、防禦處置使等職,來替代魯炅之職,不久唐肅宗又任命嗣虢王李巨爲禦史大夫、河南節度使,來瑱又奏請以魯炅守南陽來協助嗣虢王,唐玄宗便下诏命李巨、來瑱、魯炅各複本位。

這時燕軍又圍攻了南陽好幾個月,來瑱分兵與襄陽節度使魏仲犀前往救援南陽。魏仲犀立馬派出其弟魏孟馴帶兵沖到明府橋,結果唐軍望風敗走,燕軍拼了命地追殺,唐軍大敗而還。唐軍這時候兵馬本來就少,遇到這樣的挫敗,一時間人心恐懼,來瑱氣得趕緊跳 出來安撫將士,拼了命地訓練兵馬,這才使得燕軍不再輕易殺向唐軍。唐肅宗很快下诏任命來瑱爲淮南西道節度使,不久就收複了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唐肅宗將魯炅一並加封爲開府儀同三司,兼禦史大夫,封颍國公,食邑實封二百戶,其余已有官職如故。

乾元元年,唐肅宗把來瑱征召到了長安,任命爲殿中監。二年,又授予涼州刺史、河南節度使兼經略副大使之職。他還沒有赴任,他麾下的相州官軍卻被史思明所敗,洛陽大爲震駭。這時候元帥、司徒郭子儀鎮守在谷水縣,郭子儀就任命來瑱做了陝州刺史,同時兼任陝、虢等州節度使,還有潼關防禦、團練、鎮守使。乾元三年四月十三日,襄州將軍張維瑾、曹玠率衆謀亂,殺掉了刺史大人史翙,唐肅宗立馬以來瑱爲襄州刺史、兼禦史大夫,充山南東道之襄、鄧、均、房、金、商、隨、郢複十州節度使、觀察處置使。

上元三年,唐肅宗又征召來瑱回到長安,當時來瑱已經非常喜歡待在襄州了,他的麾下將士們也非常跟隨來瑱,于是來瑱就讓襄州將吏、州牧、縣宰紛紛上表請皇帝將他留在襄州,而他自己又假裝奉诏還京,走到鄧州的時候,突然接到聖旨要也歸鎮留在襄州。後來唐肅宗知道這都是他的計謀,從此就對他十分厭惡。後來宰相呂殷、淮西節度使王仲昇及宮中宦官都說來瑱在襄州廣布恩惠,皇帝就怕他得到當地將士和軍民之心,便轉任瑱去做鄧州刺史,充山南東道中的襄、鄧、唐、複、郢、隨等六州節度使,其余官職如故。

不久之後,淮西節度使王仲昇與燕將謝欽讓大戰于申州城下,結果他卻被燕軍所捉。起初,王仲昇被圍數月,呂丞相又在江陵生病不起,來瑱當時在襄州,可他又害怕王仲昇陷害他,就觀望而不發兵相救。等到他想明白出師的時候,王仲昇已落入了敵手。來瑱的行軍司馬裴某多次上表陳述了來瑱坐壁上觀之狀,並且還想謀奪來瑱的官位,就說來瑱善謀而勇,而且秉性倔強難制,宜早除之,可以突然發兵一戰而擒之!

唐肅宗認爲他們說的很對,就任命來瑱爲檢校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安州刺史,又充淮西地界的申、安、蕲、黃、光、沔等州節度使、觀察使,又兼河南地界的陳、豫、許、鄭、汴、曹、宋、颍、泗等十五州節度使、觀察使,對他外示尊崇,實則奪其兵權。肅宗天子又加授裴某爲禦史中丞、襄鄧等七州防禦使,來替代來瑱,來瑱接到聖旨之後,非常懼怕,忐忑不安,于是就上表言道:“淮西無糧饋軍,臣去年秋天耕種獲得了麥子,請等到今年收割了麥子以後,臣就赴京待罪!”他又指示手下屬吏請求留任,裴某則跑到商州召募兵馬,來窺伺老上司來瑱的去留。

寶應元年五月,唐代宗李豫坐上龍椅,再次授予來瑱襄州節度使、奉義軍渭北等兵馬使,來穩住他,可他又暗暗命裴某准備對來瑱動手。五月十九日,裴某率衆浮漢江而下,日暮之時,斥候跑來告訴來瑱,嚇得來瑱趕緊召集手下商議對策,副節度使薛南陽對他說道:“來尚書你奉诏留鎮,裴某率兵來代替你,這是出師無名啊!且裴某之智勇,完全不是來尚書你的對手,衆心都歸來尚書,不歸于老裴,如果他乘我們再在慌亂殺來,今晚就可以到達這裏,他們要是縱火直燒城池,我們的人馬必定懼怕而潰亂,他們再乘亂而擊之,這實在是太過堪憂了!如果等到明天早上他才趕到,尚書就可以大破其軍了!”

第二天早上,裴某才督促軍馬五千列陣于谷水河北,來瑱冷笑著率兵迎擊,他登高列陣,命將士們大呼告訴裴某人馬言道:“你們來這裏做什麽?”裴某人馬答道:“來尚書你不受王命,我們謹奉裴中丞之命來討伐罪人,若尚書接受裴中丞的更替,我們就立馬撤兵!”來瑱說道:“皇上恩旨命我恢複襄州的任職!”他又取出天子敕書給裴某軍馬看,裴某軍馬都叫道:“這是假的,我們承王命討伐君侯,豈能千裏空手而歸,富貴就在今日了!”于是爭相射箭,嚇得來瑱趕緊跑到自己的帥旗之下,薛南陽對他說道:“現在的情況太緊急了,末將請帶三百鐵騎作爲奇兵出擊,尚書你不要和他們交戰!”

兩軍相見,薛南陽就帶著本部兵馬沿著萬山偷摸到裴軍背後,然後與來瑱前後夾擊,裴軍大敗,投水而死者不計其數,裴某的人馬幾乎被來家軍全殲!裴某和他弟弟裴薦脫身北走,他的妻兒全都被來瑱捉住,來瑱對他們禮遇有加,然後他又上表謝罪,不久在申口捉住了裴某,並命人送往京師長安,唐代宗只好將裴某流放費州,然後又在藍田故驿將他賜死。

八月,來瑱親自入朝謝罪,唐代宗對他特加恩寵,異于常人,晉升他做了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于常務副宰相了,又讓他兼任以前的山南東道節度使、觀察使等職,又讓他替代了裴冕做了先帝肅宗的山陵使。當時宦官武將骠騎大將軍程元振很受唐代宗的恩寵,他就說了來瑱許多壞話,而這時王仲昇回到了長安,也說來瑱已經和叛軍勾結在了一起,這才使得自己被燕軍捉住關了三年之久,唐代宗爲這件事生氣了很久,于是下诏將來瑱貶官流放。

寶應二年正月,來瑱被貶到播州做縣尉員外郎,可第二天卻又將他賜死在了鄠縣,並抄沒了他的家財,來瑱被害之後,他的門客四散,只有一個校書郎殷亮來到他的身旁,獨自大哭于他的屍體旁邊。他又將自己所乘的驢子賣了,來給來瑱備好棺木和壽衣,然後夜裏跑到縣令長孫演處以實情相告,長孫演對他的義氣非常感動,就和他一起料理來瑱的後事。殷亮夜葬來瑱,並進行了祭奠,然後回到了京師,這時候唐代宗才省悟過來,知道是程元振誣陷了來瑱,于是給程元振算總帳,將他流放到溱州去了。

起先,來瑱的行軍司馬龐充統兵二千人開赴河南,到了汝州的時候,聽說來瑱冤死,麾下將士魚目等人回兵襲擊了襄州,襄州左兵馬使李昭嚇得趕緊抵禦,打不過只好跑到房州去了。李昭又和薛南陽,還有右兵馬使梁崇義合不來,相互算計,最後被梁崇義所殺。唐代宗只好任命梁崇義爲節度使、兼禦史中丞來替代來瑱,梁崇義爲來瑱隆重立祠,四時拜祭,他不敢居來瑱平日的正堂帥椅來管事,只在東廂下的一間小室起居理事,他又上書哀求皇上請來瑱好好收葬,唐代宗立馬下诏同意,到了廣德元年,唐代宗又追封來瑱,恢複了他生前所有的官職。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來瑱也像嶽飛一樣,受到了自己部下的陷害,可來瑱在申州之戰時,確實由于對自身的各種考量,沒有及時出兵馳援王仲昇,致使他淪落敵手,這是千真萬確的一道“坐壁上觀”的硬傷,加上當年給嶽飛定罪,宋高宗還是走了正規的司法程序,三司進行了會審,最後沒有找到嶽飛的罪狀,這才在秦桧的操作下有了“莫須有”的罪名,可當時由于經曆了“會審”,案件本身就已經在內外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所以同情嶽元帥的人就成片成片地蔓延開來了,就連韓世忠、胡铨這樣的大臣都親自跑到皇帝面前苦谏求情。

而反觀來瑱被敵軍稱爲“來嚼鐵”,嶽飛也被金人稱之爲“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可他被唐代宗貶官賜死,幾乎就像秦昭襄王時被賜死的白起一樣,是皇帝親自下令,而且沒有經過宰臣們居中處理的,這樣突然倉促的判決,根本使郭子儀、李光弼等同僚相救不及,所以這件事的影響還沒有擴散到朝野內外,來尚書就已經魂斷鄠縣了,加上宋高宗當時爲了與金人議和,再不得已殺嶽飛,給金人交“頭名狀”,這和當時安史之亂大體平定,天下太平,大多數人認爲皇帝和來瑱之間的猜忌不過是君臣內鬥而已,完全比不了南宋嶽飛被害時,那種家國大義尚在的氛圍下,宋高宗、秦桧居然“頂風作案”,反而將嶽飛嶽元帥的忠義氣節推到了雲霄太嶽,這自然是來瑱來嚼無法比擬的!只能說嗚呼惜哉!

1 阅读:2156